傳統命理

傳統命理

傳統命理是指前人既有的世代相傳的已經達成共識並具備一定體制和準則的成體系的系統性命理,屬於中華傳統國學術數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命理書籍中,以宋代《淵海子平》流傳最廣。

概念釋義

傳統命理是指前人既有的世代相傳的已經達成共識並具備一定體制和準則的成體系的系統性命理。
考究傳統,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傳統”概念的原義和內涵。
傳,古代指驛站所備的車,有傳遞,轉授之意。統,《說文》曰:統,紀也。本義為絲的頭緒;指統紀,體統,統系,準則;統,既反映事物的一種連續關係,又表示一種始終貫穿的、世代相繼的具備一定準則的系統。因此,傳統就是世代傳承的前人既有的社會經驗、概念、精神、體制、格局、規矩等方面的共識系統。
傳統命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解析人生命運的一種學術理論,自其產生至今也存在著一個世代相傳的共識系統。

六大要素

傳統命理的六大要素:
1、世代相傳
2、前人既有
3、已達成共識
4、具備一定體制和準則
5、成體系
6、系統性
傳統命理屬於中國傳統文化,歸屬中國古代“四部”典籍“子部”中的“術數類”,以四部典籍“經部”中的《易經》理論為理論總樞,以“史部”中所記載的歷代方士“傳記”為傳承,散見於“集部”中的別集、小說等各種文學體裁中。
至現代,命理界流派紛呈,只有在嚴格繼承傳統命理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的命理流派或命理書籍,才是傳統命理的發展和承續!任何否定前人已達成共識的理論或與傳統命理體系相去甚遠的新理論,都是有失傳統命理之統緒的。

三大特點

傳統命理有三大特點:
1、道理巨觀,考究格局。考究格局,是講求命理研究必須從巨觀上重點把握格局,少言細節或乾脆不言細節。
2、經文雅馴,措辭簡練。傳統命理多以“命理口訣”形式傳承,而且大多言簡意賅,一般人沒有師承或不經明師指點,很難徹悟。
3、師徒相傳,法脈隱顯。傳統命理法脈時隱時顯,一直以師徒結義的形式在民間延續相傳。
基於傳統命理的諸多特點,傳統命理雖然為現代命理研究愛好者所共享,但也每每因為很多隱性的東西和細節性的算法沒有公開出來而備受後人詬病。很多人抱著濃厚興趣一頭鑽進去賣力研究,然浸淫多年後仍是一頭霧水,於是便帶著疑惑跳出來對傳統命理進行無情批判!很多人不認為自己沒吃透傳統命理的微妙之處,或在自修自學過程中自己運用不靈便說傳統命理有很多破綻;自己弄不明白便歸咎於古人的東西有缺陷或有誤區,或沒有解釋清楚。顯然,這些看法和心態都是不正確的。

相關內容

傳統命理的內容體系,歷代命書延續相傳。諸如格局用神、旺衰喜忌、六親十神、吉凶神煞、生肖納音、乾支類象、年月日時、四柱宮限、大運流年以及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刑沖合害、義理象數……等等,皆屬傳統命理之範疇。
格局用神與旺衰喜忌是研究傳統命理的兩大要點,也是難點。現代命理流派平派命理云:
不知用神,何知格局?
不知旺衰,何知喜忌?
不知喜忌,何知吉凶?
不知吉凶,如何趨避?
古人云:《易》不能為人趨吉避凶,聖人作易何用?
載於明代官板《淵海子平》一書中的“喜忌篇”就是先賢祖師針對日元旺衰而分明喜忌的理論專述。希望研究傳統命理“旺衰喜忌”的專家學者不要輕棄“旺衰”、“喜忌”,更不能隨便否定之。在平派命理學中,日元的“旺衰喜忌”與“格局用神”有著極其微妙的襟帶關係。

研究價值

學習研究傳統命理的價值意義:
1、認識命運的真相,知命改命,積極轉化和改變人生現實中的生活矛盾,不為“命運”所轉,不為“命運”所困。
2、認識自己,了解自身命運的天賦才能和性格才情的優缺點,通過發揮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缺陷,積極主動地去改良自身命運的現實處境。
3、明確自身命運的社會價值取向,從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並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取得最大成功。
4、了解自身命運的軌跡和趨勢,積極順應自身命運的發展規律,把自己的人生潛能發揮到最高境界,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利益最大化。
5、通過研究傳統命理學的哲學價值認識宇宙真理,認知人生意義,超越命運,回歸自然。

古代書籍

在中國傳統命理文化長河中,上自戰國,下至明清民國,命理先賢代有人出,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典書籍。其中,以宋代《淵海子平》流傳最廣。
1、《鬼谷遺文》——(戰國)鬼谷子
2、《玉照神應真經》——(晉)郭璞
3、《三命抄略》——(南朝)陶弘景
4、《李虛中命書》——(唐)李虛中
5、《徐氏珞琭子賦注》——(宋)徐子平
6、《五行精紀》——(宋)廖中
7、《子平三命淵源通變》——(宋)徐大升
8、《滴天髓》——(明)劉基
9、《三命通會》——(明)萬民英
10、《蘭台妙選》——(明)西窗老人
11、《神峰通考》——(明)張神峰
12、《淵海子平》——(宋)徐升編(明)楊淙增校
13、《星平會海》——(明)武當山月金山人/水中龍
14、《窮通寶鑑》——(清)余春台
15、《御定子平》——(清)康熙/御定
16、《子平真詮》——(清)沈孝瞻
17、《命理約言》——(清)陳素庵
18、《命理探源》——(民國)袁樹珊
19、《千里命稿》——(民國)韋千里
20、《子平粹言》——(民國)徐樂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