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傣族自古就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認為人與自然必須和諧相
處,人與自然的排列順序是林、水、田、山、人。傣族人民對生態平衡有深刻認識,人與動植物、動物與植物、動物與動物、植物與植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全書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其一綜述傣族的源流、人口分布及自然環境。其二,探討生態文化的由來和內涵。其三,從傣族的稻作、服飾、飲食、居住、宗教、文學、音樂舞蹈等七個方面分析傣族生態文化的內容。其四,闡述傣族生態文化包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五,論述傣族生態文化對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的借鑑意義,進一步提出傣族聚居地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作者簡介
劉榮昆,男,1980年生,雲南省富源縣人。2006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保山學院政史系講師、骨幹教師。主持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滇越鐵路旅遊文化策劃”、“雲南怒族生態文化研究——以貢山縣為例”,參與國家級、省級、校級課題多項。在《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紅河學院學報》、《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四川環境》、《小城鎮建設》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7篇。主要研究方向為雲南地方史和民族生態文化。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傣族概況
二、生態文化的由來及內涵
第一章 傣族稻作生產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 傣族稻作文化的起源
第二節 耕作技術
一、傣族天文曆法與農業的關聯性
二、選種及耕作技術
三、水利灌溉
四、休耕及病蟲害防治
第三節 稻作禮俗
一、原始宗教中的農耕禮俗
二、佛教活動中的農耕禮俗
第二章 傣族飲食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 傣族的生存環境與飲食的關係
一、綠色食品
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第二節 生態炊具、餐具
一、竹木餐具
二、以葉為包裝
第三章傣族服飾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傣族服飾的發展演變
第二節 傣族服飾與生存環境和諧統
第四章 傣族村寨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 傣寨的結構和布局
一、萬物有靈觀影響下的傣寨格局
二、傣寨濃烈的空間觀念
第二節 充滿自然情韻的傣族村寨
一、環境優美的村寨
二、花園般的傣家庭院
第三節 竹樓的生態意蘊
一、竹樓小史
二、竹樓的生態適用性
三、竹樓選材及防蛀、防腐技術
四、傣族種竹、護竹習俗
第五章 傣族宗教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 原始宗教中的生態文化
一、萬物有靈
二、試與天商量——天神崇拜
三、水崇拜
四、森林崇拜
五、動植物崇拜
六、植物民俗
第二節 佛教中的生態文化
一、水文化中的佛教意蘊
二、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內涵的植物
第六章 傣族文學、藝術、工藝中的生態文化
第一節 充滿自然情韻的文學作品
一、傣族文學中的自然氣息
二、敘事詩中的生態情韻
三、傣族諺語中的生態情結
第二節 效法自然的音樂舞蹈
一、傣族音樂源於大自然的啟發
二、傣族舞蹈中的自然靈性
第三節 傣族工藝中的自然氣息
一、傣族工藝概況
二、傣族工藝中的自然元素
第七章 傣族生態文化的特徵及現實意義
第一節 貫穿“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天人合一”的內涵及演化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傣族生態文化中的具體表現
第二節 傣族生態文化的現實意義
一、生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
二、傣族地區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三、傣族生態文化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四、傣族生態文化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借鑑意義
附錄一:從生態文明的視野看雲南少數民族原始宗教
附錄二:生態文明視閾中的高黎貢山少數民族原始宗教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