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協和會
偽滿協和會的前身為“滿洲協和黨”。對於“黨”字,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有反感,溥儀也因革命黨推翻了清朝而感到恐懼。1932年7月25日,在解散了“滿洲協和黨”後偽滿協和會正式成立,由偽滿皇帝溥儀任名譽總裁,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任名譽顧問。會長由偽滿總理鄭孝胥和張景惠相繼擔任。協和會是由日本關東軍控制的一個與偽滿政權互為表里的政治組織,“協和會並非政府之從屬機關,實為政府精神之母體,政府及由建國精神即協和會精神基礎之上組成之機關,協和會員均應在政治上、思想上、經濟上以建國精神為指導,致力於全體國民之動員,以期王道政治的實現”。協和會直接參與到偽滿洲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活動,它鼓吹“建國精神”、“日滿一德一心”、“民族協和”、“萬邦協和”,妄圖以“協和主義”來“統一世界文化”,征服亞洲乃至全世界。其宗旨是“遵守建國精神,以王道為主義,致力民族協和”,為日本帝國主義奴役和統治東北人民服務。歷史事件
1936年12月,偽滿協和會中央本部設立“排共特別委員會”,不僅進行反共宣傳,而且從事策反招降、蒐集情報,廣泛進行各種政治陰謀活動。
1937年1月,協和會發布了《青年訓練規定》,設立了48個青年訓練所,對6000名青年進行訓練,讓他們參加修築鐵路,開墾耕地,入廠“奉仕”等各種勞動,企圖訓練一批為殖民統治、掠奪政策服務的力量。不久,協和會成立了義勇奉公隊,隊員均為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他們除了接受精神訓練,技術訓練和軍事訓練外,還以“勤勞奉仕”的名義負擔大量勞役。
1941年4月1日,協和會機構與偽滿政府實行“二位一體”制,省長、省次長(日本人)即是協和會本部長、副部長,市、縣、旗實行同樣制度。偽滿協和會為配合日本殖民統治需要,進行時事宣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偽滿協和會更是瘋狂至極,積極為日本侵略者發動的侵略戰爭搖旗吶喊,把侵略戰爭吹捧成“大東亞聖戰”。
1944年1月,為支持日本軍國主義作垂死掙扎,協和會舉行全滿代表大會,決定開展“戰時緊急國民儲蓄增強運動”。是年分會達5185個,會員達400餘萬人。
1945年2月20日,偽滿協和會召開了它的最後一次動員大會,頒了《戰時行動綱領》,總計15條,要求所有會員要竭盡全力為“大東亞共存共榮”而挺身奉公,以圖挽救日本戰敗的命運。
不管偽滿協和會再怎樣殫精竭慮地為日偽統治搖旗吶喊,也終究改變不了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自己隨偽滿洲國一起滅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