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條參1錢,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六曲1錢半,砂仁1錢半,陳皮1錢半,懷藥1錢半,棗皮1錢半,芡實1錢半,車前1錢半,青皮1錢,建瀉1錢,甘草3分。
主治
酒傷瘦弱,飲食減少,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
中藥方劑之健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健脾和胃湯用於酒傷瘦弱,飲食減少,四肢麻木。
條參1錢,白朮1錢半,茯苓1錢半,六曲1錢半,砂仁1錢半,陳皮1錢半,懷藥1錢半,棗皮1錢半,芡實1錢半,車前1錢半,青皮1錢,建瀉1錢,甘草3分。
酒傷瘦弱,飲食減少,四肢麻木。
生薑、大棗為引,水煎服。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健脾和胃,治法。針對脾胃虛弱、脾胃不和之證,採用補益脾氣,調和脾胃之氣,達到脾升胃降的治法。適用於胃脘痞滿,隱痛綿綿,食入不化,便溏等。常用藥物有人參、...
簡介 基本內容黨參、黃芪各30克,代赭石、白朮、山藥各15克,當歸、炮姜、白芍、吳茱萸各12克,木香、烏梅炭、山楂炭、川芎、半夏各9克,黃連、甘草各6克。主治功能:健...
藥物組成 套用方法 功能主治 臨床療效 方劑來源脾胃虛弱,中脘疼痛,嘔惡泛酸,精神疲乏,納食減少,脈濡細或虛而無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慢性胃炎等偏於脾胃虛寒者。
清熱散寒,活 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效,消除胃部炎症,兼以補脾溫腎,補益中氣,驅邪扶正,恢復胃腸功能。
百科簡介 胃炎解析 中醫解析慢性胃炎的病因 產品解析 成分解析健脾保和湯,主要材料有黨參,白朮、雲茯苓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等功效的菜譜。
【功效與用法】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半夏、生薑、黃芩、黃連寒溫並用、辛開苦降。 以除寒熱、消痞滿;與神曲、枳實相伍,和中消痞作用尤佳。
【處方與加減】 【功效與用法】健脾湯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用於健脾和胃,緩急止痛,降逆止嘔。
和胃消炎湯,中藥湯類。【主要成分】桔梗,薏仁、海螵蛸,枳實,木香,甘草、神曲等。【性狀規格】飲片及藥粉,袋裝,390g/付。
成分 簡介 效用 飲食健脾養胃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功效用於健脾活血、理氣和胃、清熱散結。
簡介 功效與用法 主要成分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