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黨參、黃芪各30克,代赭石、白朮、山藥各15克,當歸、炮姜、白芍、吳茱萸各12克,木香、烏梅炭、山楂炭、川芎、半夏各9克,黃連、甘草各6克。
套用方法
每日1劑,水煎取濃藥汁2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連服20劑為1個療程。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氣,和中降逆,理氣止痛,養血生肌。主治慢性胃炎。
臨床療效
用本方治療慢性胃炎60例,結果痊癒42例,顯效11例,好轉5例,無效2例。
黨參、黃芪各30克,代赭石、白朮、山藥各15克,當歸、炮姜、白芍、吳茱萸各12克,木香、烏梅炭、山楂炭、川芎、半夏各9克,黃連、甘草各6克。主治功能:健脾益氣,和中降逆,理氣止痛,養血生肌。主治慢性胃炎。
黨參、黃芪各30克,代赭石、白朮、山藥各15克,當歸、炮姜、白芍、吳茱萸各12克,木香、烏梅炭、山楂炭、川芎、半夏各9克,黃連、甘草各6克。
每日1劑,水煎取濃藥汁2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連服20劑為1個療程。
健脾益氣,和中降逆,理氣止痛,養血生肌。主治慢性胃炎。
用本方治療慢性胃炎60例,結果痊癒42例,顯效11例,好轉5例,無效2例。
本方適用於脾胃不和,升降不利所致的胃脘疼痛、脅肋氣脹、噯氣納差等病證。取黨參、白朮益氣健脾;厚朴、大腹皮、木香、枳殼行氣消脹;蓽茇溫胃和中;川楝子疏肝以...
藥物組成: 適應證: 點評: 其他中藥方健脾調肝湯是一道美食,主要原料為麥、谷芽各30克,黨參、山藥各15克,木蝴蝶、川厚朴、茯苓、佛手、赤芍各9克,制香附、蘇梗、陳皮各6克,甘草3克。
【功效與用法】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半夏、生薑、黃芩、黃連寒溫並用、辛開苦降。 以除寒熱、消痞滿;與神曲、枳實相伍,和中消痞作用尤佳。
【處方與加減】 【功效與用法】理腸調胃安神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功效用於胃腸神經官能症及胃腸神經功能紊亂。
基本信息 主治病症 適應病症 研製單位調肝健脾湯可治慢性腸炎。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除濕健脾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萬病回春》卷三。具有健脾除濕之功效。主治久瀉,色蒼而齒疏,倦怠,食減下墜。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義疏肝健脾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功效用於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方藥 用法 功效 案例 臨床調胃昇陽湯用於孕婦吐瀉垂脫,脈未脫者。
名稱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調氣和胃湯用水煎服即可,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全方共用以達調和胃氣之功。
【處方與加減】 【功效與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