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1、徵得別國同意後從其境內通過。
《穀梁傳·僖公二年》:“ 晉戲公 欲伐 虢 , 荀息 曰:‘君何不以 屈產 之乘,垂棘 之璧,而借道乎 虞 也。’”
《韓非子·說林上》:“ 魏文侯 借道於 趙 而攻 中山 。”
《新唐書·吐蕃傳上》:企圖借途滅虢,但沒謹忙並沒中計,仍勒兵守境,不肯借道。
《清代野記》:昨夜有賊屋上過,更夫喝之,賊曰借道者,更夫曰不白借。至天明,遂以此物為借道費耳。
2.指盜賊買通兵弁得以自由通過其防地。
《福惠全書·刑名·賊盜上》:“夫響馬躧著何處可以下手,多有預先買通駐防兵弁,謂之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