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平台支持下教學過程重建課例集

信息技術平台支持下教學過程重建課例集

今天,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教育教學改革正以浸潤的方式滲透到了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學校,它正在悄悄地變革著學校的教學、管理和生活,改變著師生的工作和學習方式、認知觀念、行為習慣,乃至學校的文化。

基本信息

主編的話

當今我們去認識教育與教學,必須將資訊時代的到來作為前提,社會在發生改變,學生在發生改變,學習的形態與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信息數據不僅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也是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發展的重要的戰略性資源。面對海量信息的迅猛產生,我們教育機構、學校應該思考,今天的學校應如何改造,今天的教育教學與以往會有何不同。回望過去的教學,教師在信息量占有方面明顯比學生有優勢,只要教師認真備課,肯花功夫,是比較容易把課上好的。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資源對大眾來說呈現出冗餘與混雜的狀態,學生所占有的信息量並不比教師少,學生的信息技術套用意識與水平也並不比教師低,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在套用信息技術方面比教師更有優勢。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以適應資訊時代教育教學的要求成為每位教師都應思考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正由於信息量過度,使得學生對基礎的、有用的知識信息往往掌握得不紮實、不牢固,學生對現有課程、教材及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的興趣和熱情正在降低,學生對大量知識的淺顯了解成為他們對知識系統深入認識和掌握的絆腳石。而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大量信息,不愁沒有講課內容,但也會出現與學生了解掌握的信息產生對沖現象,由於信息過多、過濫,常出現思考不深入、教學目標不清晰、學生的學習特點把握不準等情況,導致教學效果也常常不太理想。因此,在這裡我想要說明的是,在資訊時代,教師在提升自身的基本素養,尤其是基本的信息素養的同時,應以深入思考、準確把握為要義,來開展信息化時代的教學改革,來建設信息化時代的教學環境。教師要深入思考和準確把握教學的目標、教學的內容(教什麼?學什麼?)、時代的特點、技術與策略的套用(怎樣教?怎樣學?)、學生的特點和興趣,以及信息的編碼和信息的簡潔等,要合理有效地選擇使用信息技術平台和工具,為新的課程教材改革、新的教學流程及新的環境與文化建立創造新的天地。
閔行二中在資金短缺的1999年,就以租用外部伺服器方式,初建學校校園網站平台,並在學校建設了第一套多媒體微機教室,將學校原有的27台286、386微機調撥出去,升級為586微機。2000年,學校自力更生,利用頻寬僅512K的ADSL建設了簡易校園網,聯通了學校信息處、圖書館、教研組電子備課室及其他部分場所,網際網路的套用開始進入學校。
2002年至2003年,隨著閔行區“校校通”工程的建設,學校改造了原有網路系統,光纖連線到各個辦公樓,光纜千兆模組轉進校園,百兆線纜進辦公室和教室,實現了學校處處、室室有網路節點,有電腦掛網;每個教室都配置了數字投影儀、實物投影展台和電腦;校園網站系統、資源系統、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辦公系統、數字鑰匙等建設,保證了學校網路基本功能的基礎服務,使學校數字信息流動平台的建設和渠道的暢通有了充分的保障。
2003年,學校的信息技術套用工作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工作受到上海市、閔行區行政部門的表彰,在學校會議室,學校代表閔行區通過視頻遠程向上海市市長、市政府領導們匯報學校信息化工作;學校對引入課程平台進行了規劃,以探索在信息技術平台上的各項套用工作。
2004年,學校為了促進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適應新時代學生的培養要求,以及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學服務,引入了Blackboard課程教學管理平台(下文簡稱Bb平台,或畢博平台),並完成了全員教師培訓,同時圍繞新課程教學理念和課改要求,從教學需要切入,改善學校教育服務,開始在學校進行課程重建和教學過程重建的初步階段。
2004年至2006年,CRP管理涵蓋更多方面。教師全員進行課程重建和教學過程重建,形成網路課程,記載教學過程,教師嘗試在教學設計中體現課前、課中、課後的完整教學過程的設計,部分課程開始有完整的教學過程記載;學生成長電子檔案袋記載進入學校德育工作流程;學校全面使用討論區論壇功能,師生的網路互動日趨增多,討論區真正成為師生開展學習討論的空間;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在Bb平台上提供學習資源,介紹學習方法,開展學習輔導,了解學生需求。我校學生則通過網路享受到符合學生本人實際、有校本特點的學習服務,與教學互動成為現實,學生因通過網路學到了由自己的教師所提供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指導而倍感親切,網路學習始有熱情;學校通過網路平台的套用來促進教、學方式的改變與改善開始邁出步子。
2005年,學校建立了用於教學情景實錄的網路教室,為上海市、閔行區實錄了部分“862”培訓課程,推動了學校教研工作;學校在Bb平台上建立了教學總教研、德育總教研、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課題與項目管理、教務管理、總務管理、校務公開等視窗,日常過程性平台的記載、公示、展示、互動、共享等,成為學校的常態工作和常態文化。
2006年,學校幫助全體教師在Bb平台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過程管理,全面推進在Bb平台支持下的課程重建和教學過程重建,教師在Bb平台自己的課程中開始建設基礎、拓展、研究型三類課程。
學校在面上推進過程中,選擇在點上進行實驗研究。2006年下半年,學校在2006級高中學生中開展平台套用的實驗項目研究,不僅推進Bb平台套用研究,而且還進行年級部落格及學案研究實驗,通過分班級、分階段推進、研討、開課、開博,以及建精品課程,形成了一些精品案例。
2007年,在2007級同樣開闢了Bb與部落格兩個平台開展項目研究,同時進行具有年級特色的教學經歷卡、學習經歷卡的實驗項目研究,診斷教育教學過程,學生也參與學習的過程記載。學校開始使用學生情況和學習成績跟蹤系統的程式包,期望形成能進行科學評價和指導的過程,並初步使教學工作的科學分析有了完整的數據資料基礎與依據,使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分析成為可能。
2008年,在2008級開設了兩個實驗班,每2名學生一台筆記本電腦,年級中進行部落格建設和學習知識管理項目的實驗研究。
2009年,在2008級繼續開設了兩個實驗班,學生每人一台筆記本電腦。年級中進行部落格建設的同時,進行每生一博記載學生成長和學科自增長電子資源包建設項目研究。學校教師在教室使用電子互動白板和觸摸式大螢幕顯示器成為現實。
學校在平台建設、完善和套用推動過程中,始終堅持服務保障、支持研究、發展完善的理念,堅持面向信息化的特徵、面向信息化的世界、面向信息化的未來。在信息化背景下,逐步轉變師生觀念,改變和改善教師、學生教與學的方式,改變學校的管理機制,改變學校的許多工作流程,改變師生在校的工作、學習、甚至一些生活的方式與習慣,增加交流和互動的信息通道與方法途徑,從而以信息化逐步對學校加以改造。在此過程中,學校還始終以規劃、項目為引領,推進數位化實驗學校建設,建校園網,配置各類資源,搭課程教學平台,改變工作流程,加強各類培訓;面上推動,點上實驗,點面結合,逐步推進;項目實踐與套用研究組織化實施、組織化推進,形成組織化接力發展。幾年來,始終將這些工作與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著眼於建設一支育人意識強、學科能力強、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強、整合能力強、學生信賴的新型的專業基礎紮實、符合時代發展要求、適應新課程教材改革趨勢的教師專業隊伍。
同時,學校在著力於實踐套用、項目推進、課題研究與提高套用實效上,使常態套用、有效套用成為學校師生的習慣。信息技術套用,互動平台交流,成為學校學習、工作的常態,進而形成學校文化。這些促進了學校在新的要求背景下,不斷向著“師生品德提高、教學品質提升、辦學品位提升、學校品牌做強”這一學校內涵建設要求的方向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的師生人才。
在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學校始終把打造一支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優秀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隨著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隨著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的呼喚,給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了新的挑戰與機遇。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充要條件已經形成,一方面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已切切實實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已經搭建好的信息化平台上,不斷提高信息素養,持有積極的態度、行為與習慣,提升信息技術套用能力,具有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的能力,具備在信息技術平台上學習工作、協作互動、反思提高和與他人分享的能力,形成具有信息技術和網路套用特徵的新的良好品德等,已經成為不僅是優秀教師,而且也是新時代合格教師的必要條件;而不斷建設、日益完善的信息化環境,方便使用的各種電腦、網路、多媒體設備及各種相關資源,各種基於信息技術平台的學習、工作、互動、研究方式等,也為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由此看到,教師在基於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信息化環境中進行專業發展,不僅是現實的要求,也是歷史的必然。
閔行二中的教師經過多年的學習、實踐和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套用與項目推進,經歷了學習熱情高漲、實際套用負擔加重、到逐步輕車熟路、形成習慣,再到現在所有的工作和教學已離不開信息技術環境與支持這樣的局面,經歷了入門、洗禮、轉變、提高等過程,經歷了師生關係、管理中的相互關係逐步走向平等、民主、互動、合作、共享、共贏的現代學校制度下、信息化環境下的學校文化形成過程。教師正努力成為能自覺具備在信息化環境下專業發展能力的新型教師,學生也正努力成為在信息化環境下能自律、自主發展的新型學生。
教師們在實踐、套用方面所做的探索、研究和工作有很多,涉及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評價和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書只是摘取教師在課例推進工作方面的一些片斷,反映了學校信息化環境建設、平台使用、媒體選擇、資源建設、師生互動、異步教學、學案導學、互動學習等一些項目探索的點面情況,這裡有Bb平台和部落格平台的套用;有學案導學、教學經歷卡、學習日誌記載;有在Bb平台支持下的課前、課中、課後教學過程;有線上測試、線上輔導、線上異步學習、線上統計與評價;有電子互動白板使用、各種多媒體技術套用等,但值得讓讀者注意的是,教師的所有這些套用和所有這些課例,都有他們在我校Bb平台上進行的課程重建與教學過程重建的大量寶貴工作的支持,有他們多年來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轉變理念、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及他們專業發展的積累,儘管大量的艱辛探索工作換來的進步從這些文章看,似乎是一小步,但其後台的積累、其意義和為今後帶來的變革是巨大的,我們想以此信息化環境下的課例集作為助推,推進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師生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改善及學校工作、學校文化的改造。

目錄

語文學科

乘信息技術東風,讓作文教學飛翔——高一作文教學
借信息平台,唱文化大戲——高二“胡同文化”
在信息天地里詩意吟唱——高一“過華清宮”
用信息超市去教學——高二“南州六月荔枝丹”
善用Bb平台,創新作文講評——高一語文作文講評
快樂語文,畢博踐行——高一散文賞析“小溪巴赫
網路環境下的語文讀寫結合課——高二“拿來主義”
網路環境下的學案課——高三“蘭亭集序”
網路平台上的“詩情畫意”——高一“夢遊天姥吟留別”鑑賞研究

數學學科

信息技術讓課堂“節外生枝”——高一“函式的圖像及套用”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重建——高一“三角函式值域(最值)的常用求法(二)”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研究——高一“最簡三角方程”
依託信息平台,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最佳化整合——高二“圓的標準方程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高二“直線與雙曲線的位置關係”
讓信息技術改進數學課堂教學——高二“魔術師”
在信息技術引領下開展課堂教學的探究——高二“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三複習課效率——高三專題“向量與解析幾何”
沿著信息化的數軸向正方向前進——高二“直線與圓”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研究——高一“最簡三角方程”
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提高數學教學效率——高一“正弦函式和餘弦函式的單調性”

英語學科

一節網路環境下的英語報刊課堂教學——高一拓展閱讀課“The 2010 Shanghai EXPO”
利用網路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高一語法課“賓語從句”
依託先進的信息技術平台,建構新的語法教學模式——高一語法課“定語從句”
利用Bb平台,提升閱讀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高一閱讀課“Great Minds”
網路環境下的高中英語課例研究——高三語法複習課“非謂語動詞”
依託先進的信息技術平台,探索閱讀教學——高二閱讀課“A Practical Joke”
探究Bb平台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套用——高一拓展閱讀課“A Letter from the School Councellor”

物理學科

信息技術平台支持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課例——高二“功和能複習”
信息技術點亮物理課堂——高一“氣體體積與壓強關係”
信息技術平台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課例——高三專題複習“如何分析求解物理計算題”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平台開展物理課堂教學——高一“機械能守恆定律”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高一“機械能守恆定律”

化學學科

利用Bb平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高二專題複習“主要鏈烴及其衍生物的相互關係”
信息技術平台支持下的高中化學課例——高二“鋁和鋁合金的崛起(第一課時)”
利用Bb平台和學校部落格平台整合套用資源的探討——高一“探究電解質溶液的性質”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教學——高一“揭秘鹽溶液的酸鹼性”

生命科學學科

信息技術促進高中生物學概念理解——高二“基因突變”
合理套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生命科學課堂教學效率——高二“伴性遺傳”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優質生命科學教學情境——高二“生命多樣性(第一課時)”

政治學科

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意識——高一複習課“國家財政與依法納稅”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高二“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
Bb平台支撐下的政治課教學探究——高二“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地理學科

基於Bb平台的學案教學——高一“洋流”
基於Bb平台的網路化地理學習——高一複習課“工業區位條件”
基於Bb平台的地理教學——高一複習課“行星風系”
基於Bb平台的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的嘗試——高一“颱風”

歷史學科

基於Bb平台的高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嘗試——高一“商朝與青銅文化”
信息技術技術輔助下新課堂模式與學生能力成長——高一“封邦建國與禮樂文化”
依託信息技術支持,培養學生自主複習能力——高三專題複習課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歷史教學實踐——高二“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

體育與健身學科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體育教學探索——高一男生“籃球運動理論知識”
讓體育教學也插上信息技術的翅膀——高一體育與健身
信息技術支持下高中女生技巧學習中糾錯能力的培養——高二女生“單肩後滾翻成單膝跪撐
信息技術平台套用下體育課堂上的教與學——高二男生“蹲踞式跳遠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體育教學探索——高二女生“單槓屈體倒懸垂”

藝術學科

將藝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一節課——高一“公益環保海報創意設計”
傳統文化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實踐——高二“中國古代書法欣賞”
信息技術與藝術學科的整合實踐——高一“中國京劇”

勞動技術學科

CAXA軟體教學與Bb平台整合的創新魅力——高一“自定義二維截面並延展成三維造型——拉伸特徵”

信息科技學科

網路“教”與“學”環境集成下的自主學習——高二“主機規劃方案”
巧用信息技術,讓枯燥變神奇——高一“動畫短片創意設計之角色動態效果的設計與實現”
依託Bb平台,讓信息科技學科綻放新亮點——高一“Flash中遮罩效果的製作與運用”
利用Bb平台提高學生信息處理的綜合能力——高一“利用Word郵件合併功能製作運動會獎狀”

心理學科

信息環境下的體驗式教學——高一“放飛自信”

理化生實驗

DIS實驗讓信息技術成為改變實驗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高一物理“機械能守恆定律”DIS探究實驗
DIS實驗轉變了實驗課的教學方式——高一物理“氣體的壓強與體積的關係”探究實驗
DIS實驗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高二物理學習包“模組機器人”實驗
信息技術平台支持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課例——高一物理“DIS探究牛頓第二定律”
DIS實驗在磁場教學領域的初探實驗課例——高二物理“用DIS研究通電螺線管的磁感應強度”
尋求信息技術環境下化學實驗教學的科學策略——高一化學“噴泉實驗
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例——高二化學“結晶水合物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
在信息技術平台上重建和創新化學實驗教學的探究——高一化學“水的消毒和漂粉精”
數碼互動實驗室中的合作學習——高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
套用數碼顯微實驗平台提高生命科學課堂教學效率——高二生命科學“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觀察”
數碼互動實驗室中的生命科學實驗教學——高二生命科學“探究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