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成癮

信息成癮

所謂“信息成癮”,就是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的表現。

概念

“信息成癮”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的孫彼得教授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

症狀

信息成癮信息成癮

“信息成癮”多發於年齡在25歲到40歲之間的高學歷者,具體症狀是,每天都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誌上,但心裡還是不踏實,總覺得漏掉了信息。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路堵塞、電視斷電、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就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同時還會出現軀體症狀,比如失眠、頭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

相關人群

從事與信息關聯密切的人員最容易患“信息成癮”。從日常生活上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的人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廣告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間諜等都是該症的高發人群。這類職業的工作節奏快,信息更新頻率遠高於其他行業,因此從業人員通常會強迫自己去不斷收集信息以保證工作質量。

特徵

1、職業上的重複行為。與化學物質成癮一樣,行為成癮者也會重複做一件事情而自己無法克制,比如不能控制自己去不停地上網,或者不停地收集某種東西。信息成癮,不僅在行為上成癮,而且在心理上也已經成癮。成癮者對於瀏覽信息有著極強的心理需要,不停地重複著收集信息這一行為。一旦被迫中止,就會產生痛苦、焦慮的情緒,還出現了軀體症狀。
2、查閱信息時沒有明確的目標,生活沒有明確追求。如果在查閱信息時有明確的目標,我們就能夠鎖定查閱的範圍。如果沒有明確的查閱目標,我們就會無限地瀏覽信息,查到任何時候都不夠,心理上也得不到獲得所需信息後的成就感,只有不停地查下去。這在客觀上就導致了不斷重複同一行為,使大腦內部發生變化,最終形成“信息成癮”。也有小部分成癮者瀏覽信息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他們的工作比較清閒,對於事業沒有追求,只有在不停瀏覽信息的時候,他們才感覺自己是充實的,一旦停下來,他們就不知道乾什麼才好,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

發病原因

人的大腦有三分之一的結構屬於行為強化系統。反覆做一件事情,就會使行為強化系統過度興奮,交感神經系統高度變化,這樣人便會對反覆從事的行為成癮。當成癮的行為模式受到挫折而不能進行下去的時候,就會產生與吸食鴉片的人突然被強制戒毒時類似的反應。
“信息成癮”的患者很可能苯丙胺分泌過盛。大腦神經學研究人員曾經做過實驗,給大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苯丙胺,然後觀察大白鼠的行為。結果表明,所有被注射了苯丙胺的大白鼠在注射時進行的行為都得到了強化。苯丙胺也是競技體育中最早的違禁藥物,服用了這種藥物,人們會大量地出現“刻板行為”,也就是不斷重複某種行為,而自己根本無法用意志來控制。

測試

1.你是否一睜開眼睛就會先檢查手機是否開著,是否有簡訊息或者未接來電?
2.你是否一起床就會打開電腦上網?
3.你每天是否買三份以上不同的報紙?
4.你是否把每天大部分時間用於上網、看報刊雜誌並收集信息上?
5.當你忘記帶手機時,是否會十分焦慮?
6.當網路出現問題而不能瀏覽網頁時,你是否坐立不安?
你如果有其中一到兩條,就有了“信息成癮”傾向,如果有4條以上那就有“信息成癮症”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