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孔子一匹夫而創二百四十年之《春秋》(5),知我惟命,罪我為命,夫誰得而奪之?若其墮三都,卻萊夷,沐浴而告三子,直俠中之餘事耳。太史公慷慨為李將軍遊說,下蠶室,一時無賢豪可緩爭(6),雅慕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俯仰悲悼,作《遊俠傳》(7)。說者謂此等儒不道、吏不赦,使儒夫曲士貌聖賢之虛名(8),而不是爆然一見豪傑非常之作用,有卿雲甘露(9),無迅雷疾霆(10),豈天之化工也哉(11)!人生精神意氣,識量膽決,相輔而行,相軋而出:子俠乃孝,臣俠乃忠,婦俠乃烈,友俠乃信。貧賤非俠不振,患難百俠不赴,斗鬩非俠不解(12),怨非俠不報,恩非俠不酬,冤非俠不伸,情非俠不合,禍亂非俠不克。古來自伊尹、孔孟而後,上至纓緌(13),下至岩谷(14),以及婦人女子笄髽之流(15),何代無俠,何俠不奇,特未有拈出之以振世人之耳目者。此洪世恬《俠林》之所由作也。
世恬,新安有道士也,家貧而行潔,博學而好奇,辛苦數十年,纂成《俠林》若干卷,徒步走雲間以示陳子(16)。陳子曰:“人心平,雷不鳴;吏得職,俠不出;客有俠,俠有林,似非世道之幸也。吾私憂竊有二:慕聖賢者,學中行不得(17),流而為鄉愿(18),又流而為鄙夫;慕豪傑者,學任俠不得,流而為奸雄,又流而為盜賊。君獨無此慮乎?”世恬曰:“此正余之志也。余纂是書,為真俠提榜樣,正為偽俠峻提防耳。自世之有偽俠也,小則鬥雞走狗,呼盧擊鞠(19),洶囂叫嘯,為市井白徒惡少年;大則探丸發冢(20),煮海鑄錢(21),結游徼為聲援(22),倚巨室為庇陰,亡命山海,流言輦轂(23),刺奸司直(24),莫可誰何!而甚有士大夫非狷非狂,不夷不惠,外若披膽,內實負心,經此命俠,乃郭解、魯朱家鬼所唾也。俠以忠孝廉潔為根,以言必信、行必果為乾,以不矜其能、不伐其德、始英雄、終神仙為果。雖未必事事步趨聖賢,若以豪傑識豪傑,則索之俠林而有餘矣。善乎古之壯俠也,曰俠氣,曰俠腸,曰俠骨。深沉揫斂(25),如老氏之處柔,伏生之不鬥,而一然諾萬人必往,一叱吒千人自廢;惟天壤間大有心人,正大有力人。今虬髯蝟張,鳩眼鷹視,浮態盈於大宅(28),惡聲沸於滿座,吾得而相之,吾亦得而易視之(29)。此不足以泚文士之筆鋒(30),膏傑士之劍血,適以決裂四維(31),牴觸三尺而已(32)。俠云乎哉?俠云乎哉?”
余少好任俠,老覺身心如死灰。頃讀《俠林》,類廬岳道人,聽下界霹靂斗,僅同嬰兒啼,了不為異,然人間多有怖而失箸者(33),則《俠從》震世之力大矣。故諾洪君之請而為之序。
作品注釋
(1)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傳說伊尹出身奴隸,原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湯先用他為“小臣”,後來任以國政。他幫助湯攻滅夏桀。湯去世後,繼續輔佐卜丙、仲壬二王執政。仲任死後,其侄太甲繼位。太甲破壞商湯法制,不理國政,伊尹遂流放太甲。三年後太甲悔過,伊尹又把他接回,復位。
(2)子輿:指孟子。名軻,字子輿。
(3)昉:天方明,引申為開始。
(4)“孔子曰”句:出自《論語·子罕》。
(5)《春秋》:相傳為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的編年體史書,所記起於前722年(魯隱公元年),迄於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記有十二位君王,二百四十二年,敘事多極簡,以用字為褒貶。
(6)太史公:指司馬遷。司馬遷為李陵投降匈奴事辨解,觸怒漢武帝,被判腐刑。當時無人解救他的危難。
(7)作《遊俠傳》:司馬遷被任命為太史令後,有感於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誠必諾,不愛其軀”的果敢行為,而在《史記》中專作《遊俠列傳》一篇。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都是《遊俠列傳》中所記敘的西漢時的俠士。
(8)曲士:寡聞陋見的人。
(9)卿雲甘露:卿雲,亦作“慶雲”,“景雲”,古人以為祥瑞。甘露,甘美的雨。《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古人亦以降甘露為太平之瑞兆。
(10)迅雷疾霆:迅疾猛烈的雷霆。《論語·鄉黨》:“迅雷風烈必變。”古人迷信,以雷霆為上天示警。
(11)化工:自然的創造力。
(12)斗鬩:指家庭內兄弟間的爭執。
(13)纓緌:冠帶與冠飾,借指有聲望的封建士大夫。
(14)岩谷:指在野的士人及平民。
(15)笄髽(jí zhuō):笄是簪子,女子成年時所戴:髽,是婦人的喪髻。此處藉以指代不同微分的婦女。
(16)雲間:明代江蘇松江府,別稱雲間。陳繼儒為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故稱其籍為雲間。陳子,陳繼儒自稱。
(17)中行:中庸之道。
(18)鄉愿:外博謙謹之名,實與流俗合污的偽善者。
(19)呼盧擊鞠:古代一種賭博叫樗蒲,削木為子,共五個,一子兩面,一面塗黑畫年犢,一面塗白畫雉。五子都黑叫盧,得頭彩。擲子時高聲大喊,希望得到全黑,所以叫呼盧。鞠,古代用革製成的皮球。擊鞠,也是古代一種博戲。
(20)探丸發冢:探丸,猶抓鬮。《漢書·尹賞傳》:“長安中奸滑浸多,閭里少年,群輩殺吏,受賕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故探丸指行兇殺人。發冢,盜墓。
(21)煮海鑄錢:煮海,煮製私鹽;鑄錢,偽造錢幣。
(22)游徼(jiǎo):鄉官名,掌管一鄉的察捕奸盜事。
(23)輦轂:京城。
(24)刺奸司直:負責偵緝和斷刑治獄的官吏。
(25)揫(jiū)斂:揫,聚。揫斂,不外露。
(26)老氏:指老子。老子主張虛靜,守靜篤,以柔克剛。
(27)伏生:濟南人,名勝,字子賤,秦時博士。始皇焚書,伏生將《尚書》藏於屋壁中。其後因戰亂流亡。漢朝開國後,伏生尋找他以前的藏書,僅得二十九卷,就用這本書來在齊魯一帶講學。
(28)浮態:輕浮狂妄之態。
(29)易視:輕視。
(30) 泚文士之筆鋒:泚(cǐ),用筆蘸墨。泚文士之筆鋒,指書寫記載。
(31)四維:指禮、義、廉、恥,古以為立國之綱。
(32)三尺: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也稱法律為三尺。
(33)怖而失箸:《三國志·蜀先主傳》:“先生(劉備)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嘗誅曹公(曹操)。先主未發。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匕箸。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云:於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復。’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後因以失箸形容精神受到震動而失態。
作者簡介
陳繼儒(1558—1639),松江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明代諸生。隱居崑山,後來在東余山築室隱居,閉門著述。工詩,善於寫文章和小詞,作品極有風致。書法學蘇軾、米芾,也能繪畫,名重一時。曾收集傳聞軼事編輯成書,遠近爭相購寫。卒年八十二歲,有《眉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