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夾,從兩個相反方向夾持之意;承漿抄,經穴名。因該兩穴位於承漿兩側自,有夾持之勢,故名互。
功能作用
疏風,清熱
定位
在面部動。距頦唇溝正中1寸兩側凹陷處,即任脈承漿穴旁開1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
在口輪匝肌及下唇方肌中,當下頜骨頦孔處。有頦動脈,頦下動、靜脈分支;布有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齒槽神經的末支(頦神經)。本穴在承漿穴兩旁各一寸之頜體上、下緣連線的中點,距正中線約為25毫米處,頦孔呈卵圓形,開口向後上方,有頦神經和血管穿行,分布於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主治
三叉神經痛、面肌麻痹、面肌痙攣、下牙痛、面頰浮腫、急性胃痛、齒齦炎。
操作
1、毫針法
(1)直刺:以30號1寸毫針,選準穴區後直刺0.1~0.3寸。局部脹痛。
(2)斜刺:以28~30號1.5寸毫針,斜向前下方30°~45°角刺入0.5~1寸,以局部明顯酸脹並有觸電感傳至下唇為宜。但斜刺時應注意針刺不宜過深或反覆搗針強刺激,以免刺中與眶下神經伴行的血管,引起皮下出血,隔日1次或每周2次。本法主要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
(3)透刺:28號2寸毫針由一側俠承漿穴向另一側俠承漿穴快速透刺,進針約1.5寸,留針20~30分鐘,間歇捻轉2~3次。局部有明顯的酸脹感。本法主要用於治療急性胃部疼痛。一般於發作時針。
2、電針法
以30號1.5寸毫針從俠承漿兩側斜刺,進針1寸左右,至局部有酸脹感,接通電針儀,連續波,強度以局部出現肌肉抽動且患者可耐受為度。留針30分鐘。隔日1次或每周2次。
臨床運用
現在主要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面肌麻痹、面肌痙攣、下牙痛、面頰浮腫、急性胃痛、齒齦炎等
配伍
配下關治三叉神經痛(主治第三支痛);配合谷、下關、頰車治下牙痛;配足三里治急性胃痛;配四白、陽白、翳風治面肌癱瘓。
附註
1、本穴別名“下地倉”,見於現代的《針灸學》一書,別名“頦髎”見於《中華口腔科雜誌》。
2、本穴歷代多用於以治療局部急性感染性病症,但現代臨床有關這方面的報導很少。
3、本穴大部分書籍稱禁灸或不言灸,但《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載“灸三壯”,《哈爾濱中醫》亦稱“灸三至五壯”。因該穴位於頦唇溝上,為避免影響收唇功能以及破壞面容,我們認為以不灸為妥,絕對禁止瘢痕灸。如病當灸,只可酌情選用艾條溫和灸。
4、《哈爾濱中醫》1959年第7期曾載“痛關”穴以及《針灸經外奇穴圖譜》所載頦髎(頦點)穴均位於頦孔處。但《圖譜》又列一夾承漿穴,認為兩者定位不同。據考證以及從臨床實踐來看,夾承漿應位於頦孔處。上述各穴位置同夾承漿,無區分之必要。痛關、頦點、頦髎均應作夾承漿穴的別名。
相關論述
《備急千金要方》:“夾承漿穴,去承漿兩旁各一寸,治馬黃急疫等病。”
《針灸經外奇穴治療決》:“夾承漿,承漿穴兩旁各一寸,主治齒齦潰爛、唇口疔瘡、面頰浮腫,針二分,不灸。”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夾承漿,奇穴。承漿穴左右旁開約一寸。針一至三分,灸三壯。主治馬黃急疫(齒齦潰爛),亦治口角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