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飛(1902~)
正文

俞振飛天賦佳嗓,大小嗓運用自如,轉換毫無痕跡。在唱曲藝術上,注重“字、音、氣、節”,精研音韻口法,講究吞吐虛實,並嚴格要求表達曲情,發展了“俞派”唱法,在江南一帶,影響很大。工冠生、巾生、窮生、雉尾生,尤以表演巾生儒雅清新的風格最為突出。他在唱念的聲情、表演的氣度以及動作的幅度、節奏上,處處注意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例如他表演李白、柳夢梅、潘必正等人物時,區分了豪邁俊逸與放蕩驕矜,風流倜儻與浮淺輕薄之間的界限,通過唱念、眼神、手勢、腳步各個方面,融成整體,顯出其“書卷氣”的特點。這種藝術特色的形成,是由於他擅長詩、書、畫,富有文化素養所致。他擅演的代表劇目,崑曲有《牡丹亭》(驚夢、拾畫、叫畫)、《長生殿》(驚變、埋玉、聞鈴、哭像)、《太白醉寫》、《荊釵記》(見娘)、《玉簪記》(琴挑)、《千忠戮》(慘睹)、《雷峰塔》(斷橋)、《牆頭馬上》等;京劇有《群英會》、《奇雙會》、《臨江會》、《狀元譜》、《鴻鸞禧》等。與梅蘭芳、言慧珠等合作演出的《驚夢》、《斷橋》、《牆頭馬上》三劇,已攝製成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