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1、傑出異常的人。
《宋書·顏延之傳》:“黃門郎殷景仁亦謂之曰:‘所謂俗惡俊異,世疵文雅。’”
唐·杜甫《宿鑿石浦》詩:“窮途多俊異,亂世少恩惠。”
唐 元稹 《祭亡友文》:“泥濜珠玉,糞土名位;瞪目凡流,傾心俊異。”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出世辭》:“于越故稱無敵於天下,海岳精液,善生俊異,後先絡繹,展其殊才。”
2、卓異,非比尋常。
宋·王讜 《唐語林·方正》:“ 太宗得鷂子俊異,私自臂之,望見魏公,乃藏於懷。”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四章:“但,《高僧傳》,謂其七曜五行、醫方異術以至鳥獸之聲,無不綜達,故俊異之聲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