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img/2/c76/nBnauM3XwAzMxkTOykTOwYDN1MTM4ATN2cDOwADMwAzMxAzL5k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卡-50(原編號為卡-136或卡-34)是前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研製的新型共軸反轉鏇翼武裝直升機,北約組織給予綽號“噱頭”(hokum)。卡-50於1977年完成設計,原型機於1982年7月27日進行首次飛行,1984年首次公布,1991年開始交付使用,1992年底獲得初步作戰能力,1993年,卡-50齣現在世界著名的法思伯勒航空展上,這是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的新型武裝直升機首次公開亮相。
研製背景
![卡-50](/img/e/2f1/nBnauM3XyAjN1gTMwczM3k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3M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決定利用他們在越南戰爭中獲得的經驗,研製一種新的戰鬥直升機,並公布了AH-64先進攻擊直升機的若干技術要求。相比之下,當時的蘇制米-24武裝直升機的檔次要低得多,為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俄羅斯陸軍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種新型戰鬥直升機以取代老式的米-24主力攻擊直機。
1977年12月,卡莫夫設計局向蘇聯當局提出研製一種新戰鬥直升機,並以AH-64為假定作戰對象,提出了首批技術要求。1980年5月完成了模型樣機的評審,定下了設計方案及各項設計指標。
卡-50的研製工作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最初的項目代號為V-80。按照設計者最初的構想,該機的性能應全面超越美國的AH-64D“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研製過程中,俄羅斯的直升機專家們幾乎運用了所有最先進的設計理念,為卡-50配備了最強大的武器裝置和高精度的導航系統。除此之外,該機還擁有極高的爬升率和機動性,能夠在山區和高溫條件下高效率地執行作戰任務,並且具備一定的空戰能力。
卡-50採用的是單駕駛布局。
1982年6月17日,卡-50原型機進行首飛。1992年,卡-50獲得初步作戰能力。
性能特點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img/7/a8b/nBnauM3XwcTO2kDO2MjMyYDN1MTMxYzMyQzMwADMwAzMxAzLz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就整體性能來說,卡-50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共軸雙鏇翼布局使其具備出色的懸停能力,能夠在保持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向各個方向射擊。其鏇翼的所有重要部件都有輕裝甲進行保護,可抵抗12.7毫米子彈的打擊。防爆油箱和俄專家獨創的彈射座椅可顯著提升飛行員在戰場上的生存率。此外,該機的武器配置也非常強大,除了裝備有與米-24相同的非制導火箭和高速機槍,其還可使用反坦克和近程空對空飛彈(最初是R-73,後來更換為配備紅外導引頭的“針”式)。
在1984年,“黑鯊”最終被前蘇聯政府確定為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主力機型。該機的所有技術指標均超越了前輩米-24:卡-50擁有強大的火力,具備全天候飛行能力,即能夠執行偵察任務,也可對敵方裝甲目標和有生力量實施打擊。此外,其還可對敵方直升機進行攻擊。
設計
機身結構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img/d/a0c/nBnauM3XyMzMxUDO2QjMyYDN1MTMxYzMyQzMwADMwAzMxAzL0I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機身機身較窄,具有很好的流線型,機頭呈錐形,機頭前部裝皮托管和為火控計算機提供數據的感測器。機頭下方裝有探測器艙。機身兩側有短翼,每側短翼下有2個掛架,可掛飛彈或火箭彈,也可吊掛外部油箱。機身的主結構部件是1個1米寬1米高的盒形梁,鏇翼減速器和發動機都裝在樑上。後機身上有帶端板的水平尾翼。後機身/尾梁逐漸變細,末端裝有較高的垂尾。尾梁是不承載結構。卡-50結構重量的35%由碳纖維複合材料組成。
尾部裝置平尾裝在尾梁中部,有3個垂直安定面。
著陸裝置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減震能力是俄羅斯標準直升機起落架的3倍。
動力系統
動力裝置兩台克里莫夫設計局TV3-117BK渦輪軸發動機,功率2×1618千瓦(2×2200軸馬力)。
座艙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img/7/ee1/nBnauM3X4MzMykjNyETMwgjM4ITM0ADNwYTNwADMwAzMxAzLxE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機載設備
機載設備裝有紅外抑制器,紅外假目標投放器,防彈裝甲。駕駛艙內裝有平視顯示器和頭盔瞄準器。卡莫夫設計局還採用了一體化的飛行與火力控制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自動化飛行與導航、目標瞄準、武器發射等。卡-50座艙內裝置有米格-29的頭盔顯示器及其他儀表,包括飛行員頭盔上的瞄準系統。另外,在儀錶板中央裝設了低光度電視螢幕,它可以配合夜視裝備使卡-50具有夜間飛行能力。
武器系統
武器機身右下側短翼下炮塔內裝一門單管2A42型30毫米機炮。短翼掛架上最多可載16枚雷射制導AT-9“鏇風”反坦克飛彈,射程8~10公里,或80枚S-8無制導火箭彈。
特色
首款單座直升機
單座殲擊機已經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了。而在直升機領域中,單座即僅有一名駕駛員的攻擊直升機確是前所未聞。而只有一名駕駛員的卡-50的問世掀開了直升機歷史新的一頁。駕駛員不僅要駕駛操縱直升機飛行,還要搜尋、跟蹤目標,並發射反坦克飛彈實施攻擊。
最安全的直升機
![k-37彈射座騎](/img/a/5c9/nBnauM3XzIDO2gzNxgTOwYDN1MTM4ATN2cDOwADMwAzMxAzL4k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卡-50的飛行員可以說是當今世界上最“安全”的飛行員,因為這是第一個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彈射救生系統(K-37彈射座椅)投入武裝直升機的飛機。這種彈射裝置是由俄專門生產彈射座椅的齊威達公司費時7年才研製出來的。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拉動座椅下方的雙把手,啟動彈射系統,鏇翼上的爆炸螺栓首先爆炸,將全部6片鏇翼同時炸離,緊接著座艙罩被彈射開,座椅上方的火箭點火射出座艙,而幾乎在同一時間,飛行員與座椅分離,火箭下端的繩索系在飛行員軀體上,借火箭向上的拉力將飛行員拉出座艙,然後開啟降落傘。整個逃生過程只有2.5秒。
莫夫設計局花了整整7年時間研製直升機飛行員彈射救生系統終於獲得成功,開創了世界上直升機彈射跳傘的先河。這個系統可以在零高度、零速度(即停在地面不動)條件下彈射救生。卡-50在彈射救生時,必須離開友機150米以外,否則散落的葉片可能傷害友機。
第一架共軸式武裝直升機
![雙鏇翼](/img/d/89c/nBnauM3X2cjMxgjNzYzM3kzNzITM1UzM3AzMwADMwAzMxAzL2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卡-50總體設計先進,是世界上第一架共軸式武裝直升機。採用了兩具共軸反向鏇翼,各鏇翼的鏇轉作用力相互抵消,因而不需要尾槳。機尾的存在純粹是為了平衡全機的空氣動力和改善操縱性。所以即使整個尾部被打掉,卡-50仍能安全著陸,不像一般的直升機,一旦尾部或尾鏇翼被擊中,即失去平穩,造成整架直升機墜毀。
特殊材質
為了提高卡-50的生存能力,駕駛艙裝有混合鋼裝甲,其表面還加裝了55毫米的高壓玻璃,使飛機具有很強的抗毀性。油箱內裝有泡沫填充物,油箱外敷有自密封保護層,機內裝有防火設備,發動機裝有熱排氣禁止裝置。
缺陷
和世界其它現役武裝直升機相比,卡-50與眾不同的獨特結構,為它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但該機也存在嚴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又恰恰出現在它引以為豪的三個世界記錄上(世界第一架採用單人座艙的武裝直升機;第一架採用同軸反轉鏇翼的武裝直升機第一架裝備彈射救生座椅的直升機)。
例如在航電設備不夠先進的情況下,由一名飛行員兼顧超低空高速飛行和對地攻擊,是極為困難的。另一個問題則是兩個共軸鏇翼在高機動飛行時容易發生互相碰撞,並已直接導致若干嚴重飛行事故的發生。
最為致命的問題在於俄羅斯缺乏必要的經費完成該機及其改型的研製工作,裝備時間一退再退,這些推遲直接導致了該機大幅度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實際上再批量裝備部隊也已經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了。
改進型
卡-50-2 Erdogan
1997,以色列航空工業局(IAI)和卡莫夫設計局聯手競標土耳其145架(後來減為50架)攻擊直升機的40億美金契約。新設計為卡-50-2Erdogan,可以說是卡-50現代化後雙座版,以色列加裝了全數位化的"玻璃駕駛艙"和側邊可摺疊式30mm機炮。(類似義大利原本要推銷給Ka-50的槍塔。)Erdogan贏過歐洲之虎直升機和AH-64,但是輸給改良版AH-1眼鏡蛇。最後義大利的A-129Mangusta還是勝出贏得契約。之後俄羅斯也決定自己不購買,卡莫夫至今還是積極找尋買方。
卡-52
![卡-52](/img/d/ce8/nBnauM3X4cTO3EzM2IDMxYDN1MTM4ATN2cDOwADMwAzMxAzLyA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卡-52是另一種卡-50改裝版。特徵是並列式雙駕駛員和加強空對空作戰(直升機之間)。類似原始卡-50,機鼻線條較圓滑以容納兩名駕駛,減少了一些駕駛艙裝甲和機頭雷達罩空間。卡-52保留了側面機炮和六個飛彈掛載點的設計。
服役情況
2001年1月,卡-50展開第一次實戰任務攻擊車臣。之後還進行多項任務,雖然它不像Mi-24數量那么多但是反而更適合進行反游擊戰。
到2011年為止,俄空軍總共獲得過約10架卡-50,但現在能夠升空飛行的不超過6架,其餘的要么已被裁減,要么被用於新型機載設備的測試。2011年9月10日報導,俄羅斯空軍已決定不再採購單座型的卡-50攻擊直升機。而導致俄空軍拒絕卡-50的主要原因在於該機的單座設計:一名飛行員無法在操控直升機飛行的同時進行準確射擊。而目前機載自動化設備的水平還不足以保障將武器的控制工作完全交給計算機。
世界著名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攻擊性武器裝備,它的問世使軍用直升機從戰場後勤的二線走到戰鬥前沿,由不具備攻擊力的“和平鴿”成為在樹梢高度搏擊獵物的“雄鷹”。武裝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與作用。 |
俄羅斯米格-24雌鹿武裝直升機 | 歐洲虎式武裝直升機 | 義大利A-129貓鼬武裝直升機 | 法國小羚羊武裝直升機 | 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 美國RAH-66科曼奇直升機 | 美國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卡-50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卡-52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米-24母鹿武裝直升機 | 南非CSH-2ROOIVALK石茶隼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 | 中國武直-10直升機 | 中國直9武裝直升機 | 南非CSH-2石茶隼武裝直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