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1813年俄伊戰爭 起因是爭奪喬治亞。喬治亞原臣服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18世紀末因不滿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統治而轉向俄國,被阿迦·穆罕默德汗(1779~1797在位)出兵制止。1801年俄國兼併喬治亞。1804年俄軍進占岡扎,第一次俄伊戰爭開始。戰爭初期,俄軍補給困難,進展緩慢。後援軍抵達,占領南高加索大片地區。1812年俄軍在阿拉斯河畔的阿斯蘭杜茲大敗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軍。1813年10月12日,雙方在古利斯坦鎮簽訂和約。和約規定: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割讓傑爾賓特、巴庫、岡扎、庫賓、希爾凡、沙基、卡拉巴格和塔利什北部給予俄國,放棄對喬治亞和達吉斯坦的一切要求;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不得在裏海設定海軍;兩國商人自由經商;俄國保證支持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太子阿拔斯·米爾扎繼承王位。
1826~1828年俄伊戰爭 1825年俄軍占領古利斯坦和約中未定歸屬的哥卡。1826年 6月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對俄宣布“聖戰”。戰爭初期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獲勝,收復大片失地;後俄軍增援部隊到達,在岡扎附近的沙姆卡爾以炮隊擊敗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騎兵。1827年10月俄軍攻占葉里溫,進入亞塞拜然,占領大不里士等地,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求和。1828年 2月10日兩國在土庫曼查伊村簽訂停戰條約。條約規定: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割讓葉里溫和納赫奇凡給予俄國,兩國基本上以阿拉斯河為界;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賠款500萬土曼;同意不在裏海設定海軍;俄國可在伊朗(卡扎爾王朝,1794~1925)各大城市設立領事館。同時還簽訂了一項通商條約,規定關稅率為 5%,俄國領事有會審權及領事裁判權。
相關詞條
-
俄波戰爭
俄波戰爭(1918~1920),一戰之後波蘭重新獨立,企圖利用蘇俄內戰的時機奪取白俄羅斯、烏克蘭和立陶宛,恢復古代波蘭的疆界,得到了反蘇俄的協約國支持。...
戰爭進程 歷史淵源 雙方統帥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俄格戰爭
俄羅斯喬治亞戰爭,是2008年8月8日至8月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8...
歷史背景 戰爭經過 喬治亞退兵 傷亡情況 -
俄土戰爭
俄土戰爭(俄語:Русско-Турция Война,土耳其語:Rus-Türk Savaşı)是指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
總述 戰爭年代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第十次俄土戰爭
第十次俄土戰爭指1887-1888年俄土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爭。1877年4月24日,俄國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俄軍占領希普卡山口並攻克普列文。接著,雙方展開拉...
背景 計畫 過程 高加索前線 結局 -
俄瑞戰爭
俄瑞戰爭是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俄國和瑞典進行的多次戰爭的總稱。
俄瑞戰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
第六次俄土戰爭
1789年春,俄軍對土耳其作戰的部隊合編為南方集團軍,由波將金指揮。 1789年9月中旬,土軍主力進逼福克沙尼。 1790年10月中旬,俄軍向伊茲梅爾開進。
概述 經過 點評 -
俄瑞北方戰爭
俄瑞北方戰爭1700—1721年,俄國為收復十七世紀初被瑞典占領的俄羅斯領土,和打通通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而與瑞典進行的爭奪波羅。
介紹 -
伊土戰爭
伊土戰爭是在16至18世紀時期,發生在地處亞洲西部安納托利亞半島、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與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薩菲王朝之間的一場百年...
概述 起因 戰爭經過 戰爭結果 -
第四次俄土戰爭
1737年7月頓河集團軍在同區艦隊的協助下強渡錫瓦什湖,在薩爾吉爾河交戰中擊潰了克里木汗國的軍隊。 7月13日,第聶伯河集團軍攻克奧什科夫。 8月,第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