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瑞北方戰爭

俄瑞北方戰爭1700—1721年,俄國為收復十七世紀初被瑞典占領的俄羅斯領土,和打通通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而與瑞典進行的爭奪波羅。

介紹

在北方戰爭的不同時期,先後加入俄國一方的有:丹麥、薩克森、波蘭國、普魯士和其它一些歐洲國家。英國則對俄國採取敵對立場,給予瑞典以外交上的支持和物質、軍事援助。瑞典在把俄國逐出波羅的海後,與波蘭、丹麥和德意志諸國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參見三十年戰爭),侵占了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利夫蘭、愛斯特蘭)、厄塞爾島和哥得蘭島,德意志北部的大片領土以及奧得河和易北河的通航河口,到十七世紀末將波羅的海變成了“瑞典的內湖”。俄國政府在十八世紀前二十五年的對外政策是根據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制訂的。貴族擁護收復俄羅斯領土,新興資產階級則尋求通向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因而,俄國的對外政策符合全民族的利益,客觀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鞏固了國家的安全。 十七世紀末,瑞典企圖占領諾夫哥羅德,普斯科夫,奧洛涅茨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為此在軍事和外交上採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加強陸軍和海軍(42艘戰列艦、12艘巡航艦),1698年與英國和荷蘭結盟(所謂“海上強國同盟”),隨後又與法國結盟。這樣,就能在戰時得到這些國家為其提供的物質、軍事和外交援助。瑞典稱霸海上及其侵略行徑引起波羅的海沿岸諸國的不滿和恐懼,這為建立反瑞同盟創造了客觀的前提,俄國外交則對這一點加以利用。在歐洲,最終引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的衝突已經醞釀成熟,這對俄國是有利的。1699年11—12月間,俄國與丹麥和薩克森在莫斯科締結了關於對瑞戰爭的條約(“北方同盟”),俄國答應待與土耳其締約後開始軍事行動。北方戰爭爆發前夕,由“新制”團、射擊軍和領地制騎兵組成的俄軍,已不符合戰爭的新要求。彼得一世軍事改革,在軍隊改編方面,始於十七世紀末,直到十八世紀前十年才完成。俄國的參戰部隊在兵力和裝備上遠不及瑞典,但就其戰鬥素質而言卻勝過被認為是西歐最優秀的瑞軍。 第一階段(1700—1706)。戰爭初期,同盟國由於軍事力量薄弱和行動不協調而招致了慘敗。當時,奧古斯特二世(薩克森選帝侯,自1697年起同時為波蘭國王)在尚未保證波蘭國(已答應加入同盟)參戰的情況下,就於1700年2月率領薩克森軍隊進入利夫蘭,並徒勞無功地包圍了里加,而丹麥人又於3月以其主力侵入瑞典盟國霍爾斯坦的領土。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在英荷聯合艦隊的積極支援下,派遣一支登入隊在哥本哈根登陸,迫使丹麥於1700年8月18日與其簽訂特拉文達爾和約。彼得一世直到同土耳其締結和約之後,才於1700年8月30日對瑞宣戰,將部隊(約3.5萬人,145門火炮)調往納爾瓦(對該城的包圍一直持續到深秋)。當查理十二世獲悉奧古斯特二世的軍隊從里加撤向科夫諾(考納斯)後,遂率部隊(約32500人、37門火炮)在佩爾諾夫(派爾努)登入,並於11月30日在納爾瓦戰役中戰敗俄軍。但彼得一世採取了有力措施,重建了俄軍(達4萬人、800門火炮)。查理十二世決定在入侵俄國之前使薩克森退出戰爭,並與波蘭結盟。1701年夏,他在利夫蘭(里加附近)擊敗薩克森軍隊。與此同時,一支瑞典分艦隊(5艘巡航艦、2艘尖底帆船)駛入白海,企圖占領阿爾漢格爾斯克,但其衝擊被俄軍炮火擊退。查理十二世在波羅的海沿岸留下總數約1.5萬人的幾支監視軍(見監視軍)後,未經宣戰即以其主力侵入波蘭。查理十二世先後占領了華沙、克拉科夫、托倫,並在克利舒夫附近再次戰勝(1702年夏)薩克森人,繼而廢黜了奧古斯特二世,宣布瑞典人的傀儡斯坦尼斯瓦夫·萊什琴斯基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的擁護者在盧布林召開的國會上通過決議:加入俄國軍事同盟,並對瑞宣戰。根據納爾瓦盟約(1704),俄國和波蘭於8月30日互相保證不單獨與瑞典媾和。於是,查理十二世在波蘭的處境變得困難了:奧古斯特二世的擁護者仍擁有薩克森軍隊;瑞典殘酷的鎮壓和苛刻的軍稅政策激起波蘭人的積極反抗。 彼得一世正確地分析了敵人在波蘭的困難處境後,採取了堅決的行動。1701年12月21日,舍列梅捷夫的幾個龍騎兵團於埃雷斯特費爾第一次戰勝施利彭巴赫將軍的瑞典軍。1702年7月30日,舍列梅捷夫再次重創施利彭巴赫於古梅利斯戈夫。瑞軍殘部躲進佩爾諾夫。同時,阿普拉克辛所部迫使瑞軍退出俄國軍事基地新拉多加,將其擊潰於伊若拉河畔,並迫使其退向涅瓦河口的尼延尚茨(坎齊)要塞。特爾托夫率領帆槳船區艦隊分別在拉多加湖、凱克斯霍爾姆(普里奧焦爾斯克)附近擊敗瑞典戰艦,迫其退向維堡。1702年10月22日,彼得一世奪占了諾特堡要塞。翌年春,他又占領尼延尚茨、揚堡和科波里耶。彼得一世為了切斷瑞典艦隊駛入涅瓦河的通道,在科特林島附近的河口南航道上修築了喀琅施洛特要塞。1704年夏,俄軍攻占了強大的多爾帕特(塔爾圖)和納爾瓦要塞及伊萬哥羅德。由於薩克森軍隊有被瑞典和斯坦尼斯瓦夫,萊什琴斯基兩軍的優勢兵力殲滅的危險,彼得一世於1705年夏使主力部隊(約3.5萬人)進至涅曼河畔的格羅德諾,在此與奧古斯特二世的部隊(約1萬人)會合。此時,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則粉碎了瑞典分艦隊突入涅瓦河的企圖。 彼得一世把總指揮權交給奧古斯特二世,把步兵和騎兵指揮權分別交給奧吉利維元帥(以列普寧將軍為監軍)和緬希科夫後,於1705年12月離開格羅德諾返回莫斯科。 1706年1月,查理十二世率2萬軍隊從華沙以急行軍疾進至格羅德諾。瑞軍強行渡過涅曼河,迫使緬什科夫的騎兵部隊退向明斯克,企圖從行進間攻占格羅德諾設防工事,但未能得逞,於是將被困在工事裡的同盟軍包圍了起來。奧吉利維元帥無視俄軍的建議,只顧奧古斯特二世的利益,力圖把駐在格羅德諾的部隊一直留到夏季,甚至要進軍華沙與薩克森軍隊會合。 薩克森一個軍於1706年2月在弗勞什塔特附近的戰役中被瑞軍擊潰後,3月23日,彼得一世下令將部隊從格羅德諾撤往基輔。彼得不信任奧吉利維而將執行周密計畫的任務交給緬希科夫。1706年3月底,在涅曼河即將解凍的情況下,俄軍從預先架好的橋上渡河,並巧妙地利用流冰和春汛甩掉了敵人。5月初,俄軍集中在基輔地區,那裡的一些大型築壘工事已經竣工。查理十二世由於未能追上俄軍, 也未能迫使俄軍在不利條件下交戰,便率領瑞軍自平斯克經盧茨克、盧布林向德勒斯登推進。彼得一世解除了奧吉利維元帥及一批與他有聯繫的軍官和將軍的職務,將陸軍最高統率權交給舍列梅捷夫和緬希科夫,將海軍最高統率權交給阿普拉克辛。1706年10月29日,緬希科夫部隊(約4萬人)在卡利什戰役中大敗邁爾菲爾德將軍的軍隊(瑞典軍隊8千人、萊什琴斯基的波蘭軍隊2萬人)。但是,奧古斯特二世已於1706年9月24日與查理十二世在阿爾特蘭施泰特單獨媾和,根據和約,他放棄了波蘭王位,把它讓給萊什琴斯基,這就使俄國失去了最後一個盟國。 第二階段(1707—1709)。查理十二世在入侵俄國之前,將其軍隊擴充到9.5萬一10萬人。瑞典艦隊依然掌握著波羅的海的制海權,因為它無論在艦船的數量上,還是在艦船的武器裝備上均比俄國海軍占優勢。瑞典把極大的希望首先寄予同烏克蘭蓋特曼馬澤帕的秘密談判上,他在查理十二世遠征前就已蓄謀倒向瑞典,其次寄希望予俄國內部政局的不穩:巴什基爾起義、阿斯特拉罕起義(1705—1706)、布拉溫起義(1707—1709)、反動的封建貴族階層和高級僧侶階層對彼得一世的進步改革不滿,等等。國際局勢同樣也有利於查理十二世的征服計畫。英國外交界直接慫恿瑞典國王出征俄國。查理十二世的政治目的是:擊潰俄軍,迫使俄國接受“薩克森式”的和約(即接受徹底投降的條件),最後奪取俄國出海口。軍事行動開始前,俄國武裝力量(10萬餘人)在兵力上略比瑞軍占優勢。俄國統帥部為了準備擊退瑞典的入侵,制訂了“必要時,將在本土進行交戰”的作戰計畫。用樹幹鹿砦構築了築壘地帶和修建了野戰工事,加固並修補了基輔—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普斯科夫一線的要塞,補給了新的火炮,建立了糧秣“庫”(倉庫),以保障部隊的供給,軍隊補充了以步兵和騎兵編成的預備團隊,還號召居民實行堅壁清野,武裝抗敵。反對瑞典入侵的鬥爭已具有民族獨立戰爭的性質。 瑞軍於1707年秋自薩克森出發,直到1708年初才進至格羅德諾,同年6月強渡別列津納河,逼近俄國邊界。俄軍於1708年7月14日在戈洛夫欽(位於巴比奇河畔的莫吉廖夫西北)戰役中受挫,退到第聶伯河對岸,集中在戈爾基鎮附近的築壘兵營內。6月,萊文豪普特將軍的軍(1.6萬人)攜帶大批糧食和彈藥從里加出發,前來與主力部隊會合。查理十二世未等該軍到達,就於8月自莫吉廖夫向斯摩棱斯克推進。但是,瑞軍先頭部隊分別於9月10日、9月20—21日在多布羅耶村和拉耶夫卡村附近的戰鬥中戰敗,約5OOO人被擊斃。查理十二世希望得到馬澤帕的援助,期待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對俄作戰,因而放棄了對斯摩棱斯克的進攻,而轉向烏克蘭。9月底,瑞軍沿通往斯塔羅杜布的道路前出到科斯捷尼奇,停下來等候萊文豪普特軍到達。但是,萊文豪普特軍所部16000人於1708年10月9日被彼得一世親率遊動隊在列斯納亞村附近的戰役中擊潰。此時,來自愛沙尼亞的斯特龍貝里所部2000人和來自維堡的呂克軍12000人(在安克爾施特恩海軍上將的分艦隊22艘艦船的海上支援下)對彼得堡的進攻也都遭到失敗。俄軍涅瓦河大捷為進一步增強波羅的海艦隊的力量創造了條件,使鮑爾將軍的軍和防守彼得堡的阿普拉克辛部隊的8個正規步兵團和騎兵團得以與主力部隊會合。 舍列梅捷夫趕在瑞軍前衛隊之前到達波切普、斯塔羅杜布和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等城,從而使這些城市沒有被敵占領。各城居民都參加了守城。蓋特曼馬澤帕的叛變使軍事行動的進程複雜化了,但並未引起彼得一世和俄軍將領的驚慌。緬希科夫果敢地襲擊了巴圖林城(馬澤帕府邸所在地),毀掉了那裡為敵人儲備的糧食、武器和彈藥,運出全部火炮(約300門)。戈利岑占領了馬澤帕的另一個大型據點白采爾科維,因而使自波蘭增援查理十二世的部隊難於到達。烏克蘭農民和市民到處反抗侵略者,居民嚴懲“馬澤帕叛軍”(在盧布內和波爾塔瓦等地),烏克蘭軍隊絕大多數人忠於同俄國的結盟,米爾哥羅德團團長阿波斯托爾和奇吉林團團長加拉甘等人都很快率部背棄馬澤帕,加入烏克蘭軍隊,這一切暴露了馬澤帕和查理十二世的政治和軍事策略不得人心。 因馬澤帕叛變而重建的烏克蘭軍隊,在新蓋特曼斯科羅帕茨基和從流放中歸來的素孚眾望的白采爾科維團團長帕利的率領下,於1708年底就已在第聶伯河左岸的烏克蘭地區對瑞軍作戰。為了切斷查理十二世軍隊與波蘭的聯繫,彼得一世於1707年12月將戈利茨將軍所屬各團調往第聶伯河對岸,逼近波蘭邊境,將七個龍騎兵團調往立陶宛以加強奧古斯特二世追隨者的部隊和俄國盟友蓋特曼九西尼亞夫斯基的部隊。由於俄軍和斯科羅帕茨基各團巧妙地實施機動而造成的烏克蘭軍事和政治形勢,以及彼得一世所採取的以亞速海艦隊軍事示威為後盾的外交行動,迫使土耳其和克里木汗中斷了與查理十二世特使的秘密談判,放棄了加入瑞典一方參戰的企圖。1708—1709年間的冬季,瑞軍駐紮在普里盧基、加佳奇、羅姆內和洛赫維察地域。1708年11月,由於當地居民在俄軍正規部隊協助下進行積極的抵抗,瑞軍擴大這一進攻基地的企圖被粉碎。烏克蘭居民拒絕執行馬澤帕向瑞軍提供糧秣的命令,而與俄軍士兵一起守衛江河的徒涉場和渡口,在路旁和森林裡伏擊敵人。查理十二世和馬澤帕沒有預料到事態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於是對當地居民實行殘酷的鎮壓,但其結果卻激起了居民對侵略者的更大規模和更加堅決的抵抗。 俄軍主力為封鎖瑞軍從哈爾科夫至別爾戈羅德的道路,集結在博戈杜霍夫、阿赫特爾卡、列別金和蘇梅地域。瑞軍的糧秣嚴重匱乏,迫使查理十二世於1709年春轉向南方,侵入尚未遭受戰爭蹂躪的波爾塔瓦地區。1709年4月,瑞軍集中在波爾塔瓦地域。他們先是企圖從行進間奪取波爾塔瓦,隨後又進行多次反覆強攻,但均因遭到要塞駐防軍和居民的英勇抵抗而未獲成功。1709年7月8日,在波爾塔瓦戰役中,俄軍在彼得一世指揮下擊潰了瑞軍。6月30日,查理十二世的殘部在佩列沃洛奇納被緬希科夫所部各團追及,不戰而降,而國王和馬澤帕則率少數隨從逃往土耳其。波爾塔瓦的勝利是北方戰爭的轉折點,它預先注定了戰爭的結局將有利於俄國。 第三階段(1710—1718)。俄軍在烏克蘭擊潰查理十二世的精銳部隊後,於1710年占領里加、雷瓦爾、凱克斯霍爾姆、維堡和厄塞爾島。奧古斯特二世重新獲得了波蘭王位,他的軍隊在緬希科夫軍團的協助下將克拉索夫團和列辛斯基團逐到波美拉尼亞。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強國,首先是英國,所採取的敵對的外交行動,使北方戰爭的進程複雜化了。英國不僅企圖分裂“北方同盟”,而且於1710年春在海牙與奧地利和荷蘭簽訂了保持“中立”的協定。同時,查理十二世還在英國和奧地利的外交援助下,成功地使土耳其也加入了北方戰爭。1710年,土耳其對俄宣戰。彼得一世雖然在對普魯特河的遠征(1711)中受挫,但他以割讓亞速城的代價與土耳其達成停戰協定。然而,在締結阿德里安堡和約(1713)之前,俄國還不得不在烏克蘭保持龐大的軍事力量。1713年,彼得一世以一個獨立的英格曼蘭軍(6.5萬餘人)的兵力,在大橈戰船分艦隊(200餘艘艦隻,裝備有870門火炮)和帆船隊(7艘戰列艦、4艘巡航艦及其它艦船,共裝備有900門火炮)的協同下,對芬蘭境內的瑞軍發起了堅決的進攻。1713年夏,先後占領赫爾辛福斯(赫爾辛基)和奧布(圖爾庫),並於同年10月17日在佩爾基納(佩爾肯·皮亞利基亞涅)村附近的戰役中重創瑞軍。1714年2(3)月,戈利岑在拉波拉村附近擊潰瑞軍,繼而占領瓦扎城(瓦沙)。由於俄國橈槳戰船隊在漢科角海戰(1714)中獲勝,瑞軍被徹底逐出芬蘭。 爭奪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結束後,列強對北方戰爭進程的干涉加強了。俄國在外交上巧妙地利用了列強之間的矛盾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積極對抗他們的敵對行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彼得一世保留了從瑞典手中奪取的一些城市(里加和雷瓦爾等)的貿易和其它特權,俄國於1713年與漢堡、呂貝克和但澤(格但斯克)當局簽定了協定,使他們在波羅的海享有與俄國進行“自由貿易”的權利,以及俄法普三國締結了同盟和友好的阿姆斯特丹條約(1717)。彼得一世外交方針的大膽改變,使瑞典的外交形勢急劇惡化,迫使查理十二世向俄國求和。儘管受到英國和漢諾瓦的外交壓力和軍事威脅,但俄瑞間的和約條款仍於1718—1719年在奧蘭會議上達成協定。可是,查理十二世的突然去世和烏爾里卡·埃萊奧諾拉女王(英國的追隨者)取得瑞典政權,致使重啟戰端。 結束階段(1719—1721)。英國為了不使俄國在波羅的海沿岸站穩腳跟,於1719年8月同瑞典簽訂條約。根據條約,英國承擔下述義務,即一旦俄國拒絕英國強行提出的由英國“調停”俄瑞兩國關係的建議時,就給予瑞典軍事援助。此後,漢諾瓦、普魯土、薩克森和丹麥也在英國外交壓力之下,與瑞典締結了和約。英國雖未對俄宣戰,但卻把俄國大使逐出倫敦,並三次(1719—1721)將諾里斯海軍上將的分艦隊派往波羅的海,企圖挑起與俄國艦隊的衝突並將其殲滅。但彼得一世採取了外交措施,得以防止同英國發生戰爭,粉碎了英國將其它國家拉入對俄戰爭的企圖。諾里斯未能殲滅在海岸炮兵防衛下隱蔽在港灣和宕島群的俄國艦隊。同時,俄國艦隊在厄塞爾海戰(1719)和格連加姆島附近的交戰(1720)中取得輝煌勝利,表明了俄國海軍較之瑞典海軍已占極大優勢。瑞典海軍在遭到重大損失後,已無力保衛本土,阻止俄國強大的登入兵登入(1720—1721)。1720年,瑞典同俄國恢復和談,締結了尼施塔特和約(1721)。 點評:俄國在北方戰爭中取得勝利,圓滿地結束了它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而進行的長期鬥爭,這些勝利與彼得一世實行重大的內部改革一起使俄國成為一個強由於彼得一世實行軍事改革的結果而建立的俄國正規陸軍和海軍在戰爭過程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戰鬥素質。俄軍戰略的特點是達到目的的決心堅定、鬥爭樣式靈活。彼得一世力求在野戰中殲滅敵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占要塞。他反對在敵交通線上實施徒勞無功的機動,反對採用警戒線作戰體系。俄軍準確地選擇主要突擊方向,採取改進武裝鬥爭機動方式的方針來發展戰略。正規軍的行動與居民的游擊活動相結合。廣泛使用遊動隊和實施獨立支隊襲擊,以及經常派遣騎兵騷擾敵後和殲滅孤立之敵。成功地組織了陸海軍同時在數個方向上的聯合行動,不斷探索在同海上勁敵作戰中海軍的使用方法並加以採用。在北方戰爭中,線式戰術達到了發展的高峰。同時,出現了淘汰這一戰術的趨勢——開始在戰鬥隊形的兩翼集中兵力。更有效地利用多面堡和築壘兵營內的各種火器。預備隊的作用大大提高,擲彈兵作為步兵的一個新的兵種被劃分出來,騎兵得到了統一(統一成龍騎兵)。炮兵第一次出現團的編制,工程兵也首次有了固定的分隊編制。在步兵和騎兵中出現了兵團(旅、師、軍)的編制。裝備有60—80門火炮的戰列艦成為艦隊的基本戰鬥單位,而總隊(33艘大橈戰船)成為橈槳戰船隊的最高兵團。陸海軍的中央指揮機關在編制上固定下來了。軍事委員會在制訂戰爭計畫和指揮戰爭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提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