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

作物布局亦稱“作物配置”。是指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個生產單位內種植作物的種類及其面積比例與區域配置或田塊配置。作物布局是種植制度的主要內容,與複種、輪作、連作、間作、套作等互相聯繫。合理的作物布局以自然條件 (如熱量、水分、地貌等) 和社會經濟條件 (如國家、集體、個人對農產品的需要、人均耕地、水肥條件等) 為依據。它對農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定義

作物布局是指農作物的地域分布。指農作物在一定的地區內及不同地區間的地域分布,也包括一個生產單位(如農場)種植作物的種類、面積與田塊配置。各種作物都有其生態適應性和技術加工特性,對自然生態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有不同要求,作物布局必須綜合考慮自然因素(如熱量、水分、光照、土質、地貌等)、社會經濟因素(如人口與勞動力、交通運輸、技術加工、市場需要等)及技術進步因素(如品種改良和地膜覆蓋推廣等)對作物布局的影響。做到講求經濟實效,增產增收,並注意合理輪作,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趨利避害,最終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合理的作物布局可充分發揮各地區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的優勢,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布局原則

糧食生產是其他各類經濟作物合理布局的基礎。中國人多耕地少,正確處理好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關係,是作物布局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此外,還要在妥善安排糧食生產的同時,根據一個地區影響作物布局的各種因素,並根據對於各種作物生產的有利和不利條件,因地制宜,發揮地區優勢,合理調整各種經濟作物的布局。

經濟作物的生態適應和耕作技術要求較高,必須因地制宜,適當集中,各地區不能強求自給。如布局分散,必然導致產品產量和質量下降,商品率不高。其布局調整的基本原則是:①向自然生態條件適宜、土地資源比較豐富、生產潛力大的地區集中;②儘量向生產基礎和技術基礎比較好,基本生產條件改造建設容易、投資少、見效快的地區集中;③集中地區在種植某一經濟作物為主的同時,在作物組合上要考慮與糧食作物及綠肥或豆科作物的合理輪作倒茬,使用地和養地相結合,商品性生產與自給性生產相結合,考慮糧食自給的保證程度,或調劑的可能性;④逐步適當擴大經營規模,並儘可能使同種經濟作物種植區相連成片,以利於採用先進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和組織加工運輸,逐步向區域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影響因素

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等各類不同農作物,儘管它們有某些共性,但是各自有不同的適生條件。如同是糖料作物,甘蔗是熱帶、亞熱帶作物,具有喜高溫、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長期長等特點,對熱量要求嚴格,日均溫低於10℃就停止生長,冬季最低溫低於0℃可能遭受凍害;甜菜則喜溫涼氣候,具有耐寒、耐旱、耐鹽鹼特性,能耐-3~-4℃低溫,幼苗期和成熟期需水少,土壤耕作層含鹽量在0.33~0.65%尚能生長。這表明作物布局深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制約。而且,作物的不同品種可以適應不同的自然條件,因此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種也影響作物布局。再則,各類作物布局與經濟技術條件也密切關聯。如人口密度大小、勞畜力多寡、種植經營的原有基礎、技術裝備程度、交通運輸條件、農產品加工工業布局,以至於收購價格等,對物作合理布局都有很大影響。

發展前景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作物布局不斷進行調整並日趨合理。根據“因地制宜,適當集中,合理布局”的原則調整作物布局,首先改變了小農經濟分散的作物布局,發展糧、經和熱帶作物的集中產區,糾正片面強調糧食生產,忽視多種經營和不顧生態條件盲目引種的偏向,集中建設了一批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商品生產基地。

中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農作物布局以小農經濟自給性的糧食作物占主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隨著生產條件的不斷改善,調整和加強了原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產,開闢了新的商品糧、棉、麻、糖料以及橡膠等作物基地;隨著城市工礦區的發展,分別建立了蔬菜等副食品基地,從而使中國作物布局有了比較合理的分工。不少地區還開展了以提高糧食耕地複種指數、改種高產作物為主要內容的耕作制度的改革,使作物組合發生新的變化。然而由於中國人口多,農村人口比例大,耕地又少,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糧食商品率還不高,加之交通運輸條件較落後,所以在作物布局上,一方面必須加快進行商品糧基地的建設,另一方面對多災、低產的缺糧區要加強綜合治理,以儘快改變它們的廣種薄收習慣,力求多數地區做到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今後在改革耕作制度的過程中,要考慮當地的自然和經濟技術條件,合理地安排種植最適宜或比較適宜的農作物,以較少的工本,獲得優質高產。儘可能做到合理布局,通過一個較長的過程逐步實行社會化、區域化、專業化生產,堅持用地與養地相結合,趨利避害,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

國內許多學者都針對作物布局等課題做出了許多探索和研究,並取得了一些成果,于格等(2003)通過比較不同地區小麥與耕地競爭作物成本收益率、小麥品質和國家政策等影響因素,指出我國小麥播種面積下降的原因。程葉青等(2005)以東北地區糧食生產中產量和播種面積兩個指標為基礎,基於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法,對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麥的綜合比較優勢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糧食生產結構調整對策。劉宏曼等(2006)採用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法,測算了黑龍江省7種代表性作物的綜合優勢指數,並確立了以上各種作物在該省的區域布局。溫曉霞等(2006)分別採用單產比較優勢、區位比較優勢和綜合比較優勢三種方法,將西部各省區的11類主要農作物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比較優勢的衡量,並進行了排名,用來為地區作物布局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張落成等(2009)從氣候、水資源、土壤和水域等方面對九江農業生產進行了探討,指出要想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必須保證一定數量的農田,並且合理調整作物布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