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良[植物病理學家和農學家]

1921年10月26日季良生於瀋陽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原名梁守珩。1939年 畢業於瀋陽南滿中學,同年考取偽滿官費留日,進入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學實科(農學專業)。畢業後又進入該校農學部農業生物學科植物病理學教室,師從日本著名真菌學家伊藤誠哉、病毒學家福斯貞吉和植物病理學家櫪內吉彥等專修植物病理學。留日期間,他曾在《札幌農林學報》上發表了《春化處理與小麥斑點病的關係》的論文,從生理生態角度分析了春化處理、土壤酸鹼度對小麥長蠕孢菌抗病性的影響。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季良在留學日本期間受同學馬之林的影響,與另外三個同學共同組織了馬列主義學習小組,除學習馬列主義著作外,還將一些進步書籍秘密帶回國內。1945年季良回國後經當時北平城工部介紹到晉察冀邊區政府參加革命。根據組織建議,他改名季良,被分配到

季良 季良

沙嶺子農事試驗場負責植物病蟲害研究工作。當年適逢小麥鏽病大發生,他赴冀西一帶進行考察並發現了小麥耐銹現象。1946年底,晉察冀邊區政府撤離張家口轉到阜平,季良被調到晉察冀邊區政府實業處並駐唐縣調查小麥病害,曾研究和推廣了鹽水、泥水選種防治小麥線蟲病和三開一涼溫水浸種防治小麥黑穗病的技術。1947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農業技術推廣隊,季良擔任技術隊長,在唐縣、曲陽一帶研究和推廣了棗步曲和梨星毛蟲防治技術。在此期間,他發現並調查了棗瘋病,發現該病具有傳染性,認為可能是一種病毒病害。

石家莊解放後,季良擔任了華北農場技士兼技術室主任,並於1948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51年華北農場下放河北省,改建為河北農業試驗場。1956年又改建為河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他先後擔任副場長兼病蟲害系主任,所長兼病害室主任。在此期間,季良系統地研究了小麥鏽病和馬鈴薯病毒病,同時還進行了小麥稈黑粉病、穀子白髮病、穀子黑穗病、大白菜軟腐病等的品種抗病性鑑定和防治技術的研究;選出了抗稈黑粉病的“石家莊407”小麥,該品種曾在冀中南、魯南、豫北、蘇北等地的稈黑粉病的發生區大量推廣;另外還提供了可以降低大白菜軟腐病發生率的播種適期;分析了河北各地穀子白髮病菌的生理小種。

小麥鏽病 小麥鏽病

1958年,季良參加組建河北省農業科學院,先後擔任總農藝師、秘書長、副院長兼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等職。在省農科院工作期間,季良非常重視農業技術政策的科學依據。為了掌握河北省自然和農業生產情況,他研究了全省農業技術發展方向、農業科研規劃和制定農業技術政策等。在此期間,他發表的論文有:《河北省農業自然區劃》、《冀中南棉麥高產區輪作制》、《旱薄低產地區的作物布局問題》等。他還曾向河北省領導提出了實現農業“四化”途徑的建議書。他主持河北全省小麥高產技術及理論研究,從物質生產積累和分配的角度研究了小麥高產的理論和技術。1962年,他參加了全國農業科學規劃會議,在范長江領導下參加了規劃的起草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季良受到迫害,並被長期隔離審查,1973年才恢復組織關係,並下放到河北省保定地區任科委副主任。1973-1976年間,他長年住在容城、定縣等地農村,研究並推廣小麥增產技術,提出了六項技術改革,並使試點的定縣吳洋平大隊長期徘徊在100-125公斤的低產小麥在一年內增產一倍,畝產達250公斤。這些經驗引起各地重視,被地區委任為種麥指揮部副總指揮,在全地區推廣了這些經驗。

1979年,季良調到農業部任植物保護局副局長兼植物檢疫實驗所所長。在此期間,他主要進行該所的重新組建工作;在只有7間平房的基礎上很快建成一些配備有現代化儀器設備的試驗室;制定了該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務;採取邊籌建、邊工作的方針,從1980-1985年的五年間組織了12項重點課題,均獲得了優異成果。先後共得到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個,農業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個,農業局一、三等獎3個,動植物檢疫總所一、二、三等獎3個。季良本人直接主持了“危險性病蟲雜草檢疫重要性研究”並研究了套用單克隆抗體分析菸草花葉病毒抗原決定簇及抗原性與基因型的相關性。與此同時,他還研究了中國植物檢疫的法規和體制,分析比較針對性檢疫與全面檢疫的區別及利弊,提出了增補檢疫對象名單、擴大作物保護面、儘快制定禁止進口植物名單、加強進口種苗管理、禁止從國外大量進口直接用於種植的種子苗木、對科研用種質資源限量引進、對危險性病蟲採取分類管理、進出口檢疫與國內檢疫聯合協同作戰的改革意見,並建議儘快建立隔離檢疫苗圃。以及在入境口岸廣泛建立大型熏蒸設施,為逐步推進全面檢疫創造條件,還提出建立隔離檢疫站的構想的方案,並爭取澳大利亞無償援助我國建立了現代化的雙橋植物檢疫苗圃。

噴灑農藥防治小麥鏽病 噴灑農藥防治小麥鏽病

1985年季良離休後,繼續發揮餘熱,先後編寫了有6萬詞條的日、英、拉、漢四種文字的植物保護詞典;收集了自1928年以來我國發表的3000多篇有關植物病毒的論文,編定了《中國植物病毒文獻題錄》和《中國植物病毒志》;還參加了由日本、蘇聯、南韓、中國、中國台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一些學者共同組織的《亞洲植物病毒志》的編寫工作。

季良還曾先後擔任河北省第二至六屆政協委員、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副理事長、顧問,河北省農學會副理事長,河北省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植物病理學報》副主編等職。

個人成就

在小麥條鏽病研究上的貢獻

馬鈴薯 馬鈴薯

季良在1946年和1950年對小麥鏽病的考察中發現,有的小麥品種雖屬感染型但其產量損失不多,似有耐病現象。經研究發現,這類耐病品種比一般感病品種潛育期長2—3天,日均普遍率及嚴重率增長速度慢,達到高度流行(病情指數80以上)的日期遲10天以上。在流行年份千粒重的降低率少73%,穗粒數降低率少43.8%,減產率少48.8%,而且在不同年份均較穩定。他提出的耐病性的概念與其後溫德普蘭克(Van derplank)於1963年所提出水平抗性內容基本相同。同時,他還提出了鑑定耐病性的標準並選出“石特14”和蚰子麥等耐銹品種。在50年代當“碧瑪一號”喪失抗病性後,這些品種在冀中南麥區曾種植近千萬畝,對防病保產起到了一定作用。

此外,他還研究了小麥鏽病流行規律及其測報技術,確認河北省為該病的偶發區,鏽菌在當地不能越夏,無本地菌源,主要是外地鏽菌隨氣流而來,侵染秋播麥苗並在病葉內越冬,翌春逐步蔓延積累到一定程度而暴發流行。越冬菌源的多少是決定翌年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一個越冬病點翌春在適宜條件下可使60m2的小麥造成嚴重流行。在諸多氣象因素中,溫度與鏽病流行無相關關係,雨量、雨露日數及水分積累指標與流行具有明顯正相關。據此他提出了不同流行年度的菌量及水分條件指標,擬定了預測流行程度的模型。同時還提出不同流行年度的流行曲線及其回歸方程式和開花乳熟期病情指數與理論減產率的回歸式,以據此預測可能構成的損失和確定藥劑防治的時間及經濟標準。

綜合上述研究,他提出了因地制宜種植抗病、耐病品種,避免過早播種,消滅早春菌源,普遍建立測報點,根據預報在點片發生病情末期,適時噴藥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並在河北大名縣示範取得了較好效果。季良對小麥鏽病的研究曾獲得全中國科技大會獎和河北省科技成果獎。

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上的成就

皮棉 皮棉

馬鈴薯退化病的研究對馬鈴薯退化的病因,在50年代初期受李森科等人的影響,國內外有很多不同觀點,季良針對這些進行了一系列試驗,證明馬鈴薯退化不是由於塊莖過度成熟或萌動芽眼衰老所引起的生理病變,而是傳染性的病毒病。指出高寒地區的種薯,在平原地區種植時加重退化,主要是因為平原地區病毒種類多,介體昆蟲數量大,由蚜蟲傳布了新的病毒,產生複合侵染的結果。並分離到一種蚜傳的新病毒—馬鈴薯脈帶病毒。提出了繁育無病毒種薯、隔離病源、嚴格淘汰病株、套用有機磷內吸劑浸漬種薯和藥液塗莖防治蚜蟲控制病毒傳播,以及春播早收(五月中旬)、夏播晚種(八月上旬)兩季栽培留種的綜合防治措施。在河北省大名縣示範比一般留種增產1.7倍以上。此項工作為中國馬鈴薯退化的研究和防治打下了基礎。

菸草花葉病毒抗原決定簇分析及抗原性與基因型相關性的研究 1984年,農業部植物檢疫實驗所血清研究室在季良的領導與指導下,在國內首次建立了菸草花葉病毒雜交瘤細胞株,獲得10株單克隆抗體,用以分析來自國內9省、市的菸草花葉病毒分離物,發現了8個抗原決定簇,並將14個分離物分成6個抗原型。另外,套用佩海姆(Peiham)的具有抗菸草花葉病毒基因的蕃茄,將14個分離物劃分為五個基因型,並將兩者互相比較,在14個分離物中有11個表現了抗原型與基因型完全一致,但有3個不完全一致。他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決定菸草花葉病毒抗原性及致病性的物質基礎不同所致。當病毒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時,決定致病性的核酸與決定免疫性的外殼蛋白抗原決定簇也相對穩定,因此,其抗原型與基因型一致。當病毒因各種因素的影響發生變異時,有的核酸或外殼蛋白發生變化即可能出現不一致現象。隨後他將其寫成論文,在1986年中日生物技術討論會上宣讀,得到好評。此項研究和菸草花葉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建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植物病毒的檢疫重要性評價研究 對可經種子和其他繁殖材料傳播的408種病毒,他收集了有關其自然寄主、人工接種可侵染的植物種類、可以傳毒的種苗、傳毒介體,以及它們在國內外的分布和國外的檢疫情況等方面的資料,並根據其自然寄主在國內種植面積、經濟上的重要性、可能構成的損失大小,國內對可傳毒的種苗引種情況及傳入機率大小,除種苗外有無其他傳播途徑、介體的種類多少和活動能力,在國內的適存條件、有無紮根擴大蔓延的可能,防治或根治的難易等方面的情況,採取分級定分綜合評價的方法,逐一分析了各病毒在檢疫上的重要程度,分為禁止進口檢疫對象、限制進口檢疫對象、一般進口檢疫對象和國內檢疫對象四類,並分別提出各類對象的檢疫措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主持了包括細菌、真菌、線蟲、害蟲和雜草在內的危險性有害生物檢疫重要性評價研究,為中國植物檢疫打下了科學基礎。

在農學上的成就

季良對中國農業發展及技術政策非常關心並從巨觀上研究了這些問題。

棗瘋病 棗瘋病

他研究了河北省農業區劃。根據與農業生產關係最大的熱量條件結合耕作制的顯著區別,將河北全省劃為5個農業主區(熱量區),根據水分條件劃分為7個副區(水文區),再根據主要土壤種類、地勢和作物分布劃為17個分區(土壤區),並提出劃分的具體指標及各區農業生產特點和發展方向。這是中國在進行綜合性農業區劃研究的首次嘗試,對因地制宜制定農業發展規劃和科研長期規劃具有指導意義。此項農業區劃至今仍在河北省沿用。

他根據冀中南棉麥高產區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條件,在河北省農科所800畝耕地上試行了六區八作輪作、複種指數133、糧棉各占50%的耕地。1955——1960年六年的實際產量、糧食畝產522.5公斤、籽棉畝產216.2公斤,比當時石家莊地區的產量均高出一倍以上。此項輪作自給性生產與商品性生產並重,糧油自給有餘,並可為城市及工業提供大量商品糧、油、肉、皮棉及澱粉等商品;農牧結合、以地養地、不斷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輪灌、提高水利利用率;合理安排勞力、有利農副結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季良的這項研究把農業科學技術、經營管理和農業經濟相結合,在國內尚屬首次嘗試。

他研究了旱薄低產地區的作物布局,根據該區乾旱缺水、地薄缺肥、耕作粗放、缺少勞力和畜力的特點,分析了34個年度的降雨資料,提出春旱、五月旱、夏旱、秋旱4種類型和特點及其發生頻率,研究了各種乾旱類型對當地主要作物的影響,提出了有利抗旱節肥養地、增加飼料肥源、緩解農忙用工集中的作物布局,對該區實現穩產增產具有一定作用。

季良非常關心農業現代化問題,通過大量資料的分析,指出美、蘇、加等地廣人稀的國家,其初期發展農業的途徑,主要是靠擴大種植面積,美國1866——1946年的80年間增加的糧食70%是靠擴大耕地得到的。其四化過程是先機械化、電氣化,後水利化、化學化。日、荷、德等人多地少的國家,則主要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日本從1909——1960年的51年間,糧田減少3%,而單位面積產量卻提高93%。其四化過程是先水利化、化學化,後機械化、電氣化。另外還分析比較了水利、化肥、農藥、機械、電力等各自的增產作用及投資效益,證明水利、化學優於機械與電力。季良還根據河北省京山、京漢沿線高產區和壩上及津浦沿線低產區的特點,分別提出各區實行四化的途徑。

季良除主持並參加課題研究外,他還長期以較多的精力擔任科研機關的業務行政組織管理工作。他經手創建的科研單位就很多,有河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河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園田化所和栽培生理研究室以及農業部的植物檢疫實驗所等。他在組織管理工作中重視基礎工作和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因而使上述單位的工作都能生氣勃勃地開展,取得了應有的成績。他在管理方面重視勤儉建設,注意改善與充實科研條件(如添置儀器設備,購置書刊資料),而儘量壓縮與科研無關的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季良不愧是一個內行的組織管理專家。應該說,這也是他為祖國農業科學事業做出貢獻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方面也凝聚了他的辛勤勞動。

季良對社會主義堅信不移,對工作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勤勤懇懇忘我工作,嚴謹治學,開拓進取,注意更新觀念和在工作中努力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重視發現和培養人材。注意調查研究,在制定科研規劃和選題方面不僅注意當前,還特別注意研究發展趨勢。他為人作風正派,不謀私利,生活樸素,待人誠懇、直爽,胸襟坦白。

個人履歷

1921年10月26日 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

1942年 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學實科。

1945年 畢業於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業生物學科植物病理學教室。

1946年 晉察冀邊區政府沙嶺子農事試驗場。

1947年 晉察冀邊區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隊任技術隊長。

1948-1951年 任華北人民政府華北農場技士、技術室主任。

1952-1956年 任河北省農業試驗場副場長、病蟲害系主任。

1956-1957年 任河北省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病害研究室主任。

1958-1966年 任河北省農業科學院秘書長、副院長、總農藝師、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

1973-1978年 任河北省保定地區科委副主任。

1979-1985年 任農業部植物保護局副局長、植物檢疫實驗所所長、研究員。

1986年至今 任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顧問、河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顧問。

主要論著

馬鈴薯病毒病 馬鈴薯病毒病

1 櫪內吉彥,梁守珩.春化處理與小麥斑點病的關係(日文).札幌農林學報,1945,93-103.

2 季良.1950年石家莊地區的小麥條鏽病.農業推廣,1950(4):11-15.

3 季良.棗瘋病介紹.河北農業,1950年.

4 季良,賀志甌.粟白髮病品種抗病力區域變化試驗.河北農業試驗場試驗報告,1950,67-69.

5 季良,賀志甌,傅秋舫.大名紅皮馬鈴薯退化原因的初步試驗報告.植病知識,1957(4):20-24.

6 季良,賀志甌,傅秋舫.套用1059防止馬鈴薯傳毒媒介(桃綠蚜蟲)的初步研究.華北農業科學,1957,1(3):290-297.

7 季良,賀志甌,傅秋舫.套用選種早收方法防治大名紅皮馬鈴薯毒病的研究.河北農業科學,1958,1(3):16-20.

8 季良.關於河北省冬麥區小麥條鏽病防治方策的商榷.植病知識,1958,(4):228-234.

9 季良,張緒振,賴惠玉.棉花鈴腐病研究初報.河北農業科學,1958,(1):37-43.

10 季良.關於冀中南棉麥高產輪作制度的商榷.中國農業科學,1961 (11):46-56.

11 季良.旱薄低產地區的作物布局問題.中國農報,1961(12):2-7.

12 季良,阮壽康.小麥條鏽病的流行預測.河北農學報,1962,1(2)50-58.

13 季良,阮壽康,凌佩蘭.小麥耐銹品種的特性及其套用.中國農業科學,1962,(5):10-15.

14 陳善銘,季良等.小麥品種對條鏽病抗病性遺傳規律研究初報.植物病理學報,1963,6(2):197-207.

15 季良,劉國鎔,阮壽康.新殺菌劑冀保農防治農作物病害的研究(第二報:防治小麥條鏽病的研究).河北農學報,1963,2(2):53-58.

16 季良.關於河北省農業自然區劃的商榷.河北農學報,1963,2(2):1-12.

17 季良,阮壽康,凌佩蘭.小麥條鏽病藥劑防治研究總結.河北農學報,1964,3(4):1-12.

18 季良,賀志甌,陳巽禎.從馬鈴薯上分離出一種脈暗病毒.植物病理學報,1964,7(2):109-116.

19 季良,凌佩蘭,賀志甌.馬鈴薯病毒性退化類型的病情記載及損失估計方法.植物保護,1964,(2):176-178.

20 季良,凌佩蘭,賀志甌.馬鈴薯病毒性退化與溫度的關係及冀中南平原的留種技術.植物保護學報,1964,3(3):249-254.

21 季良.關於我省實現農業現代化途徑的商榷.給河北省農業廳的報告,1964.

22 季良,阮壽康.小麥條鏽病綜合防治中間試驗報告.河北農學報,1965,4(1):53-58.

23 季良等.冬小麥高產綜合栽培技術及理論.作物學報,1966,5(1):41-50.

24 季良.小麥高產試驗總結.保定地區科技通訊,1974,7-14.

原名梁守珩。1939 年畢業於瀋陽南滿中學,同年留日,進入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學實科 ( 農學專業 ) 。畢業後又進入該校農學部農業生物學科植物病理學教室。 1945 年他回國後經當時北平城工部介紹到晉察冀邊區政府參加革命。

1947 年,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農業技術推廣隊,他擔任技術隊長,在唐縣、曲陽—帶研究和推廣丁棗步曲和梨星毛蟲防治技術。在此期間,他發現並調查了棗瘋病,發現該病具有傳染性,認為可能是一種病毒病害。

1958 年,他參加組建河北省農業科學院,先後擔任總農藝師、秘書長、副院長兼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等職。 1979 年,他被調到農業部任植物保護局副局長兼植物檢疫實驗所所長。先後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3 個,農業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10 個,農業局一、三等獎 3 個,動植物檢疫總所一、二、三等獎 3 個。先後編寫了有 6 萬詞條的日、英、拉、漢 4 種文字的植物保護詞典;收集了自 1928 年以來我國發表的 3000 多篇有關植物病毒的論文,編定了《中國植物病毒文獻題錄》和《中國植物病毒志》;還參加了由日本、原蘇聯、韓國、中國、中國台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等一些學者共同組織的《亞洲植物病毒志》的編寫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