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農業

佛教農業是一個佛教辭彙,是寺院為了僧侶的生產生活而增設的一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包括傳統農業模式,自然生態模式,環保模式。

佛教農業類型及創建模式

寺院是僧人修學、住持、弘揚佛法的道場,是保存、發揚佛教文化的場所,是僧人從事服務社會、造福人類活動的基地,具體在佛教農業建設上,可採取兩大類型六種具體的創建模式:
一、 莊嚴國土型
莊嚴國土型,重在強調利用自然的、生態的、環保的農業生產優勢,不斷綠化、美化、淨化寺院環境,創造美好的人間淨土。包括傳統農業模式,自然生態模式,環保模式。
1)傳統農業模式:
主要表現為村廟,村廟一般位於村落的中心地帶, 據調查,村廟是一個多種文化的綜合體,村莊是原始農業文明的產物。而佛教僧侶,參予村莊的管理,指導影響人民的生活。僧侶和村廟是村莊的中心。除了傳佛音,解佛法等之外,僧侶也參加世俗的活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2)自然生態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所體現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是自然山川與建築、綠化的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將審美活動引申到哲學高度,導引人們進入禪境。作為遊人、香客,從佛寺的一草一木、一經一偈都可體會到常住的良苦用心,他們正是通過此種親切的感受來認識佛教。佛寺自然景觀是其形式,佛教的信仰、教化則是其基礎。
3)環保模式:
基於佛陀所說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的理念,佛教主張在環境尚未被破壞之前,就應該進行互利共生的措施。亦即從事環保不是為了爭取生存空間,而是希望擁有平衡的自然生態。現代的佛教界,也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而有種種實際的環保運動與措施。
二、弘法利生型
弘法利生型,重在強調佛教中慈悲的、濟世的、利眾的人文思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改善環境,提升農產品的文化品位,從而在勞作之中淨化世道人心。包括產業化模式,素食文化模式,扶貧救困模式。
1)產業化模式:
佛教禪寺多在高山叢林,禪僧務農,大都因地制宜,採茶製藥,以資生息。許多名茶,最初皆出於禪僧之手;許多珍品,最初皆出於禪僧之口。如九華佛茶,即為禪僧所命名;地藏黃精,即依禪僧而得名。其於茶之種植、採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黃精之採集、選用,多有創造。中國佛教不僅開創了自身特有的禪文化,且使茶禪融為一體,使黃精與成佛合二為一,成熟了中國本有的茶文化、黃精文化的產業化。
2)素食文化模式:
眾所周知,佛教是講慈悲戒殺生的,但在傳入我國初期,僧人還允許吃三淨肉。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梁武帝篤信佛教,嚴禁僧人食一切肉,從此全國成千上萬的佛寺一律素食,可以說正是由於佛教對素食的提倡與需要,才使中華素食體系得以形成並大放異彩。兩千多年來,它一直以田園生活的清新氣息和佛道兩教的濃郁色彩,活躍在名山古剎的齋堂和南北都會的素菜館中,深受中外僧、俗人士的喜愛。
3) 扶貧救困模式:
僧團要在社會上立穩腳跟,除了內部的建設,還當謹記六祖名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本著濟世利人的大乘精神,深入社會,切實做好扶貧救困的工作。一座寺院,地處一村、一鎮、一路、一區之中,就可為這一村、一鎮、一路、一區的老百姓做些有益的福利事業。特別是在農村,與其農業生產相結合,在文化科技信息方面對農民有所幫助,讓廣大農民實際收益,老百姓最看實際,只有密切聯繫民眾,服務世人,才能博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和讚譽。

佛教農業的意義

從政企合一的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有一個幾十年的陣痛期。這期間價值失范,利益重組,宗教的作用日益發揮,成功者和失落者,都會到宗教中去尋求慰藉。中國佛教在歷史上就是從城市走向農村才有廣闊的發展天地,現在依然如此。目前佛教不過是在大城市和旅遊線上保有觀光性的寺院,農村卻是神漢巫婆的天下。中國的大部分佛教信眾在農村,農村建設成敗是國家現代化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在農村地區寺院的僧人不能在文化科技信息方面對農民有所幫助,那么他們所從事的佛教事業也就難以進展。中國佛教精神的復甦,唯有向廣大農村傳播才能使佛教返樸歸真。佛教農業重新將道德因素引入農業,將佛教思想尤其是其思維方式引入農業理念和實踐,它不但有利於農業本身的發展,而且在農業實踐中,對於現代佛教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的提高,更是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它將對整個人類和其生存環境的和平共處與和諧發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