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粵劇

佛山粵劇

粵劇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使用粵方言地區的城鄉。明末清初,弋陽腔、崑腔傳入廣東。清代鹹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已改用廣州方言,表演體系日趨完善,開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調,並改假聲演唱為“平喉”演唱。 ​

粵劇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 廣東 · 佛山
文化遺產名稱:粵劇
遺產編號:Ⅳ—36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東省佛山市
遺產級別: 國家
粵劇的傳統劇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進士》、《五登科》等所謂“江湖十八本”,後又出現《黃花山》、《西河會》、《雙結緣》、《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蘇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場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劇目還有《白金龍》、《火燒阿房宮》、《平貴別窯》、《寶蓮燈》、《羅成寫書》、《鳳儀亭》等。粵劇基本聲腔為梆子、二簧,兼有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說唱、小曲雜調等。粵劇樂隊最初由二弦、月琴、三弦、竹提琴、簫“五架頭”組成,後又陸續吸收了其他一些新式樂器。 粵劇原有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十大行當,後精簡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六類。粵劇表演帶有質樸粗獷的特色,有單腳、滑索、運眼、小跳、拗腰等絕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靶子、手橋、少林拳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都十分出色。粵劇化裝簡練,色彩濃艷,服裝多採用廣繡,精美華麗,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粵劇廣泛吸收廣東音樂、廣繡、牙雕、陶瓷、灰塑等地方藝術形式,充分體現了廣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傳統,輻射範圍遍及全球各地,在世界華人中具有極強的文化凝聚力。但面對現代都市文化的猛烈衝擊,粵劇的生存空間已大為收縮,處於瀕危狀態,必須儘快投入力量對之進行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