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10月15日上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廣東省分公司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和市郵政公司承辦的《粵劇》特種郵票首發活動在佛山祖廟萬福台舉行。這是繼2007年《石灣陶瓷》郵票後,第二套以獨立個體形式榮登“國家名片”的佛山題材郵票。她的發行,對戲曲的傳承保護,對文化佛山的提升具有特殊意義。中共佛山市委副書記、佛山市人民政府市長朱偉,中國集郵總公司總經理鄧慧國、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俞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廣東省分公司總經理熊勇武等領導出席首發式。
約500多名市民、集藏愛好者應邀現場見證了《粵劇》特種郵票的首發儀式。據介紹,《粵劇》特種郵票1套3枚。三枚郵票分別表現頗具嶺南特色的《香花山大賀壽》《六國大封相》《玉皇登殿》三出粵劇傳統例戲,《天姬送子》則在郵票大版的邊飾上呈現。
選材
該套郵票選材講究,表現了建國後由佛山粵劇院重排,被廣東省戲工室整理保存的粵劇“四件寶”,是粵劇集傳 統大成的完整體系。2015年起,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粵劇院)啟動粵劇“四件寶”的保護傳承工作程,2017年3月成功復排公演《香花山大賀壽》,引起省港澳桂的轟動,成為廣東省非遺保護中心直接參與的粵劇非遺搶救性項目。該套郵票採用中國工筆重彩技法繪製,線條採用傳統的“高古遊絲描”與“釘頭鼠尾描”結合,全部依據佛山粵劇院演員穿戴傳統廣繡戲服造型手繪,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用色方面,著重在粵劇舞台服裝的基礎上適當加入中國畫重彩元素,使整體畫面更具傳統審美韻味。
基於對佛山粵劇“四件寶”的文化自信,佛山市人民政府、省市郵政領導和粵劇專家極力向郵票發行部爭取在郵票的版式中完整呈現粵劇“四件寶”並且融入粵劇發源地佛山的元素。最終成功將第四部例戲《天姬送子》與佛山祖廟萬福台元素融入郵票大版設計中,這是中國戲曲題材郵票大版中唯一採用過橋設計,並體現戲曲發源地元素的郵票,展示了粵劇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為粵劇發源地佛山爭取了唯一性,讓“佛山粵劇”這張名片走向全世界。
現場
在此次首發活動上,主辦方邀請佛山粵劇院的年青演員重披手工專制的原裝粵繡戲服,重新演繹四大例戲 《香花山大賀壽》之觀音十八變、韋馱架,《六國大封相》之推車、坐車,《玉皇登殿》之日月架以及《天姬送子》之送子等典型排場和精湛功架,再現《粵劇》郵票設計的經典造型。此外,現場設定了“瓊花小舞台”和粵劇文化展覽體驗區,讓市民客串過足戲癮,領略“南國紅豆”的獨特魅力。同時邀請佛山粵劇院郵票造型演員身穿戲服與市民互動交流、拍照留念,與到場的《粵劇》郵票設計師一道,為廣大集郵愛好者現場簽名,讓當天到場的市民和集藏愛好者酣享了一場難忘的粵劇文化盛宴。
意義
據了解,繼崑曲之後,粵劇是第二個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戲曲劇種。在佛山孕育了粵劇“紅船子弟”和粵劇最早的行會組織瓊花會館,誕生了順德、南海、禪城、三水等一個個盛產粵劇老倌的搖籃。產生了粵劇的五大流派。粵劇對於佛山人,是娛樂、是文化,更是一種鄉愁。
《粵劇》特種郵票在佛山舉辦首發,既是佛山市民、佛山文化界的盛事,也是粵劇全行的盛事,將進一步推動粵劇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增強佛山人、廣府人的文化自信。為進一步塑造、傳播“文化佛山”的新形象和影響力,建設文化導向型城市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