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粵劇博物館
收藏是文化,積累是財富。收藏了歷史留下的物質符號,積累下時空產生的精神財富,博物館就是最好的載體。在今年五月十八日,也就是世界博物館日,“東莞粵劇博物館”在嶺南文化大觀園“粵暉園”內的“南韻館”里,正式剪彩開放了。
粵劇曲藝是廣東、廣西、珠江流域一個最具地方特色,廣受民眾喜愛,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地方戲曲劇種。從珠江上游的右江百色、左江龍州、沿江而下,致珠江三角洲,幾乎沿岸的每個縣、城、鎮、埠頭都曾有過粵劇曲藝演繹的歷史,尤以珠三角為最盛。百多年來,隨著華人外遷,在國外如美、加、歐、澳、新、馬等,華人居住較多的地區,只要有粵語華人,就有粵劇曲藝的演繹。因為他們共同的母語是粵語,而粵劇曲藝就是最能藝術地,用他們的母語來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粵劇曲藝,成了海內外凡能講粵語,或喜歡粵語的族群,聯繫情感的紐帶,精神家園的歸宿。當這族群在多種民族文化、語言、習俗、情感、交融碰撞時,當他們要尋找自己到低來自何方,根系何處時,粵劇曲藝就是最好的文化共識,最終的精神歸宿。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至慰鄉音是粵劇”。“東莞粵劇博物館”內陳列、展示、珍藏著他們血脈里的種種基因。
戲劇是世界上最為綜合的藝術,特別是中國的戲劇曲藝,融合了過去一切的藝術形式,在“戲劇”主導下,發揮了音樂、詩詞、美術等藝術形式的作用。戲劇藝術在希臘人心中,是天上人間的渡橋,神人之間的紐帶。在我國,除了少量的神話戲劇外,大部分戲劇都是表現歷史、(野史),民間傳說、民俗民風的。解放初期,鄧小平同志負責主持西南局工作時,經常欣賞川劇的演出。並且要求大批進駐四川的幹部一同去觀看,他對駐川幹部講:“來到四川要搞好四川的工作,就要懂得四川的風土民情,學會看懂川劇。不懂川劇,不看演出,就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周恩來總理把 粵劇比喻為“南國紅豆”。我想這除了表明粵劇藝術如紅豆般光彩奪目外,更多的是表達了粵劇與廣大粵語族群的相思情緣。
目前廣東有兩個“粵劇博物館”一個在佛山,一個在東莞。“東莞粵劇博物館”最大的特色是,更多地介紹了在粵劇史上,東莞籍的粵劇人對粵劇藝術的發展、繼承所作出的貢獻。百多年來,在粵劇曲藝界,東莞籍的粵劇名伶、樂人、編導、媒體推介等,可謂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如廣采眾長自創凡腔的道滘籍何非凡,就以一出“情僧偷到瀟湘館”,創下了粵劇史上至今仍無人能突破的,連演367場,場場爆滿的演繹記錄,以致獲得“情僧”的美譽。而與何非凡同台演出的花旦楚岫雲女士也是東莞人。另外,素有文武雙全的名旦陳艷儂也是道滘人。他從小練得一身輕功,上世紀40年代,曾與新馬仔拍檔,任正印花旦,演“海上女霸王”等劇目。陳艷儂足穿高底靴,踩在舞台上重疊的瓦茶煲上,一時腳踏中間一行沙煲,一時又踩在另一行兩個重疊的沙煲上,大打北派,又唱又做,沙煲 無一破裂。令觀眾為之振奮,掌聲不斷。我想,此時此景,與芭蕾舞中的“阿拉貝斯克”(arabesque)相比,真有過之而無不及也。還有盧啟光、林家聲、周瑜林、靚榮、靚少華、鍾卓芳、袁仕驤、李松坡、丁公醒、羅麗娟、朱秀英、葉弗弱、倫有為、鄧丹平、林鷹揚、陳錦心、張德明、羅楚華、陳劍峰、張雄平等,在二樓的展櫃中,都作了一一介紹。
由於參與粵劇演繹的東莞籍人士多,所以也湧現了不少粵劇世家。在開幕式上,陳笑風一家笑得最開心了,陳老在開幕式上,發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發言,令聽者無不為之動容。當日他帶領一家10多位,都是粵劇界的名人,來到展示他一家陳天縱、陳笑風、陳中堅、陳婉紅、陳萬中、陳小茶、陳小華、陳萬千、陳金石、陳小莎以及他們的配偶、子女等,濟濟一堂的粵劇世家的一個個展櫃前,興高采烈地向觀眾描述昔日的舞颱風彩。一些粵劇發燒友,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紛紛上前要求與陳老合影留念。粵樂世家的黃繼謀也帶著兒子與侄兒,來到介紹她父親黃不滅及黃壯謀,黃繼謀、黃英謀一家兩代人,畢生致力於粵劇音樂事業的展櫃前。對展櫃中的文字介紹,圖片,實物,真是感慨萬千。道滘葉氏棚面世家、早在上世紀初,就名揚廣州及南洋一帶了,今日雖然前輩早逝,但作為當時大哥葉棣材,又名“上手材”的兒子葉淦枝,在開幕式當日,來到展櫃前,盡了地主之誼,向遊人介紹了葉氏棚面世家昔日盛況。
粵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他除了演員,樂手在台上共同演繹外,台前台後、台上台下,還需要各門類的共同配合。如編導、舞美、媒體推介等。東莞就完全具有如此完整的配套人材,如著名粵劇編導林榆、著名編劇葉紹德,袁潤澄。粵樂家殷滿桃、朱慶詳、王柄堯、萬靄端、周自濤。舞台美術師黃錫泰、粵劇研究家李雁、黎田、王建勛、蕭卓光、梁沛錦博士、陳守仁博士,以及粵劇推廣活動家盧華等。可以講,人員配套齊備,應有盡有。這一大批粵劇曲藝名人,對粵劇曲藝事業的發揚廣大繼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二樓展示廳里,都為他們作出了推介。
東莞的粵劇曲藝事業,不但創造了輝煌的過去,今日也創建了驕人的業績。在繼往開來,薪火相傳上,開創了喜人的局面。在世紀相交之際,我省評上了五個“中國曲藝之鄉”東莞就占了道滘、麻涌兩個。還有長安、虎門、莞城、南城、萬江、石龍、東城、大朗、厚街、石排、茶山、望牛墩等鎮區,都成立了業餘粵劇曲藝社(隊)。全市約。300多個,參與人數約6000人。每逢年節假日,各鎮區還邀請了兩廣多個粵劇專業團來莞演出,因此在粵劇界裡有;“東莞養活了兩廣多個粵劇團”的美譽。就是這些業餘粵劇團體,為東莞的粵劇曲藝事業建立了喜人的業績。長安的小粵劇“情系西湘”榮獲中國第十一屆人口文化獎銅獎。2001年至2002年,創編的大型現代粵劇“思源”,被中國戲劇文學會邀請到人民大會堂演出,成為全國首家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業餘劇團。該劇榮獲中國戲劇文學會頒發的“演出特別獎”,“優秀編劇獎”和“優秀策劃獎”。道滘鎮的小粵劇“生死簽”2003年在山東獲“中國首屆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金獎”。2004年在杭州獲第十三屆全國群星獎優秀獎。粵曲表演唱“小岳雲從軍”獲第七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銀花獎。現在東莞的粵劇曲藝文化活動。形成了一個專業與業餘同時並進,舞台演繹與自娛自樂結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粵劇史上前所未有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使粵劇藝術既能廣泛普及、又能共同提高的大好局面。在二樓展示廳內,都作了全面的推廣,讓每一位光臨參觀者,為粵劇曲藝藝術在東莞枝盛葉茂,碩果纍纍、而感到振奮、自豪。
在世界各地眾多博物館裡,大多數都是以歷史為主導,以人為本,以物為證的理念而建立的。東莞粵劇博物館也不例外,他以粵劇最初的形式到今日的輝煌成就為主導,貫穿這一主脈所涌觀的人物為架構,然後再以各個不同時期的實物為佐證。讓每位觀眾,在人證物證面前不得不佩服、理解、接納。當你進入粵劇博物館的第一步,就來到一個圖文實物並茂的展櫃前,櫃中的圖片、文字、木魚書、龍舟唱本,及生動的木偶原物向你簡述粵劇形成的簡史。和一幅“外江梨園會館碑紀”拓本,告訴你“八和會館”的建立過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清鹹豐四年(1854),佛山鳳凰儀班的紅船弟子李文茂,率領粵劇藝人,匯合天地會首領陳開,在佛山等地起義所造成的影響。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戲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著名戲劇家田漢稱讚李文茂起義是“世界戲劇史上,史無前例的光輝榜樣”。以致後來到辛亥革命前後,由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志士聯合粵劇界進步人士,以粵劇為陣地,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戲劇改良活動,對反封建、要民主,所起到推波助瀾的社會效應。在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劇團以戲劇形式宣傳抗日。發動民眾減租減息。為建立民主權力做了大量工作。看到這一系列介紹,無不表明了粵劇曲藝與時俱進的時代性,及其在歷史進程中應起到的作用。
木魚歌、龍舟、白欖、南音等這些藝術門類,應是粵劇形成中的一個個元素。他記載了中華民族,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產生了“韻”文這一特定的用來呤誦詠唱的形式。他把以形表意的靜止的符號,上升到以聲抒情,流動的時空藝術形式。我們的祖先以漢語的四聲組成平仄的鏇律。以聲韻來構成句式,配上由宮、商、徴、角、羽發展到合、士、乙、上、尺、工、反為元素,再以長、短、快、慢不同的丁扳,組成千變萬化的曲調。或以正線、反線來演繹。從而達到比平常生活中的講述更有樂感、更動人、更動聽、更有藝術魅力的感情表達形式。形成了木魚歌、龍舟、白欖、南音等由個人單獨演繹的曲藝。而戲劇就是將以上多個,以及更多個不同的藝術元素綜合起來,再由生、旦、淨、醜、末多個藝員,穿上美倫美煥的服飾。在布景、燈光、音響等,共同配合下,以唱、唸、做、舞的形式,共同來演繹人間的悲歡離合、錯綜複雜、曲折離奇、善惡分明、因果報應、天上人間、生死輪迥的故事,這也許就是戲劇的魅力所在吧。
東莞粵劇博物館內收藏有:從同治二年開始,由廣州、佛山、東莞多個書坊刻印的木魚書、龍舟、白欖、南音等唱夲的各種扳夲。手捧這些“彈指可破”已發黃變質的唱夲,它己不知經過了多少藝人翻閱傳唱,也不知曾經打動過多少聽眾,我只感到唱夲中的藝術魅力是那么深厚,它的歷史積澱是那么悠久,心中不尤得產生了一種神聖感。劇夲是一劇之夲,過去,大多數戲曲藝人,都設有太高的文化,學戲全憑死記硬背,靠師父口授身傳。過去師父就拿著一份提綱,教導演員一個個在戲中上下穿扦,與“棚面”相互配合,這就是所謂“台上見”的“提綱戲”。在該館二樓何非凡展櫃中,就展出了何非凡當年用過的“提綱戲”的手稿,那怕你不懂戲劇,但他上面用毛筆書寫的秀麗的柳體字,就以其書法的魅力也能打動了你。隨著粵劇的成熟、發展,演出劇本也開始規範化了。但由於過去的印刷技術尚末快速普及,因而就產生了一種“坭印本”,據有關人士介紹,“坭印本”就是將一種特殊的墨水,把劇本中的戲文抄寫在事先平鋪好的,一塊用坭做成的平面上,趁墨水未乾前,將白紙鋪在坭面上吸收墨跡,如此製作一次最多能印十多頁。後來由於加工費時,慢慢地彼淘汰了。正因為而此,坭印劇本在粵劇史上,就彌足珍貴了。而現在該館珍藏有十多本,此次展出幾本,讓觀眾大開眼界、增長知識。另外還有東莞藉劇作家袁潤澄,樂家黃繼謀等人的各種手稿。及各類劇本、曲譜、書信、論文等。有手寫、木刻、油印、坭印、列印、複寫、影印、鉛印等不同扳本。劇本內容有傳統古裝劇、新徧歷史劇、現代劇、曲藝演唱等。
在戲曲演繹中,“行頭”是少不了的,所謂“行頭”,就是舞台上演員用的服飾。我國戲曲的美學理念是“虛實結合,形神兼備”,在形似中更著重神似,強調以形傳神。此次在展櫃中有兩套“大靠”;即是男“大靠”、女“大靠”就很有代表意義。所謂“靠”者,就是古代冷兵器戰爭年代中,參戰者為了保護自己的肌體而穿的“凱甲”,在冷兵器戰爭時代很普遍。我們從秦皇兵馬俑中,就可以看到凱甲的風貌了,古人用金屬片、或角、骨、皮等製作成小塊片,然後扎孔用繩穿起來製成“凱甲”,作保護肌體之用,一直沿用到了清代,冷兵器戰結束。但現在,展示在我門面前,舞台上演員穿的“靠”,就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凱甲了。它也像生活中的“凱甲”,由肩、衫、腰圍、胄等組成。但細看來,這些都是一件件精功細繡的工藝品,上面精功繡作的飛龍、彩鳳、勾雲、曲水、萬字、雷紋、鱗甲等紋樣,非常精美。特別是兩肩、胄中凸起的怪獸圖案,簡直就是“饕餮”的時尚款式。這套行頭,將青銅器紋樣集於一身,成了古戰場中男帥女將的圖騰。從這服飾中,你可以破譯到戲曲中慣用的誇張、對稱、均衡、端荘、華典、強烈等集成的密碼。戲行中有“寧可穿破,勿要穿錯”的行話。也就是在生、旦、淨、醜、末中,各個行當都有各自穿載的衣、帽、鞋。全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不可越雷池半步。此次該館展出了蟒、海青、男、女披風、西湖莊、打衣,及各種額飾、頭盔、巾、帽、靴、鞋等。由於該館是粵劇博物館,所以展出的服飾中,以粵繡為主。粵繡者;在傳統的彩色絲繡上,增加了金線、銀線繡,及凸面繡,因而更顯金碧輝煌,有立體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樓何非凡展櫃中,有一件為何非凡後人捐贈的,何非凡五、六十年代穿過的戲服。它所採用的膠片、膠花,都是在同期中,國內戲服中少見。甚至未採用過的材料。與此同期,國內的戲服只在傳統的絲繡上,加玻琍珠、玻琍筒奌綴而矣。而何非凡的這件戲服,完全用膠片、膠花鑲嵌而成。該館此次共收藏到576多套戲劇服飾,其原料有棉、麻、真絲、棉綢、混紡、化纖等。其工藝製作有手繡、手繪、機繡、貼繡、印花、珠繡、膠片繡、亮片繡等。其中有兩件“龍袍”是用手繪剪貼而成的,若從其工藝及經濟價值來論,與其它戲服相比,簡直無法並論。但他卻有著其特殊的,有代表性的時代價值。他產生於文革結束後,剛恢復上演傳統古裝戲曲的歷史時期。當時由於傳統戲劇曲藝遭受到文革十年的摧殘,大部份傳統戲曲服飾都披銷毀了。一旦恢復起來,一下子又來不及製作。同時,又迫於當時的經濟困難。所以民間藝人,就匆匆地製作了這些,用手繪剪貼而成的傳統戲曲服裝。現在看來,這些服裝盡菅其簡陋粗糙,但他表明了傳統戲曲強大的生命力,與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戲服中的“水袖”,其實很多人以為,古代服裝都配有長長的“水袖”。那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水袖並不是“楚腰”中“長袖善舞”的袖。原來戲服中的袖,是“寂寞嫦娥抒廣袖”的袖。據梅蘭芳先生介紹:早年舞台演員打扮登場,不論那一行當的角色,必須內襯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露出一段在戲服以外,故稱水袖。後來水袖放長加寬,脫離水衣,就綴在每一件行頭的袖子上。這才形成了現今傳統古裝戲曲舞台上看到的“水袖”,所以在這裡必須加了以說明。
另外,在戲曲頭飾上,陳小莎捐贈的頭飾,“痴彩”也很有特色。據有關人士介紹:“痴彩”原為清朝宮庭中流行的飾物,它先用銀或銅採用掐絲焊接法,打成鳳、飛鳥、及各種花草圖形。然後再將翠鳥的羽毛剪好貼上裝飾。後來,隨著清庭的滅亡,這種工藝流傳到民間。在戲曲表演上,多被旦角使用。後來因其工藝複雜,價格高,所以就讓玻琍及塑膠所取代,此種工藝現應己失傳了。該館此次還徵集到不少“戲橋”,所謂戲橋。它不同於現代的節目單,節目單是把同一個晚會上,不同的節目登載在一起。而戲橋是把同一出大戲裡的內容:及每一幕的故事情節和演員作一一介紹。過去,很多戲橋往往還印上戲中的精彩唱段,所以很受觀眾的歡迎,它起到了把戲劇推廣介紹普及的作用。此次該館還徵集到舞台上曾使用過的各種道具:如刀、搶、劍、戟、斧、錘。及酒具。檯燈、摺扇,和棚面用的二胡、高胡、椰胡、鑼、鈸、鼓、卜魚、沙的、簫、笛子、喉管等樂器。以及木偶戲中的木偶,以及木偶戲中的服飾、道具。和一大批音像資料,有單面舊電木唱碟、雙面電木唱碟、塑膠大、中、小唱碟、錄音帶、錄像帶、各類光碟、影碟、電唱機、手搖唱機等等。其中不少該館的收藏品,無論作為戲曲飾物,或是民間工藝品,都是難得可珍的。
該館在籌建中,得到了廣大莞藉藝人,及其家屬後人的鼎力支持,無私地捐贈了很多寶貴的資料。包括手稿、書信、照片、劇本、行頭、樂器等。何非凡的侄女何偉玲女士,捐贈了何非凡生前穿過的戲服、戲帽,和使用過的提綱戲手戲稿、劇本、曲譜、道具,大量珍貴的照片。還有陳氏、黃氏、葉氏等,都熱心捐贈。正如道滘葉氏棚面世家後人葉淦枝講:曾經有過外地的博物館,及一些收藏者,來到道滘。要向他收購葉氏前輩的遺物,但葉淦枝表示:這些遺物並不在於它的經濟價值是多少,而是這是前輩入留下的藝術的結晶,放在道滘我時常能看到,所以我放心,如果放在別處,我再也看不見了,我於心不忍,無法面對先人。這次粵劇博物館建在道滘,我很放心,所以就無私地捐贈了。
戲劇曲藝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遺產中的瑰寶,粵劇曲藝是珠江流域中廣大粵語群體的文化情緣。每一位在珠江流域生長、生活、居住過的人、從他在娘胎,到出生後丫丫學語,都在粵劇曲藝的薰陶中成長。粵劇曲藝的鏇律,融化到他的血脈中,深入到神脛末梢里。正所謂“三歲定六十”,當你尚在襁褓中,這些母語藝術的鏇律,就在你尚屬空白的腦海里,占上一席之地,扎入到靈魂深處,結下了與粵劇曲藝解不了的相思情緣。東莞粵劇博物館收藏了百多年來,粵劇曲藝留下的種種物質符號,績累下一大批百多年來,時空產生的精神財富。只要你走進來,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品賞一下,這百多年來的藝術成果。將會得益非淺,增長了對這一文化藝術瑰寶的認識,來吧:東莞粵劇博物館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