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治,近代戲曲作家。字翼廷,號蓮村,又號晦齋、寄雲山人等,江蘇無錫人。幼時家貧,九歲讀書於塾,十五歲訓蒙里中,以館穀養親。道光十五年(1835)補金匱學附生。十九年(1839)肄業於江陰縣暨陽書院。二十二年(1842)應江陰少尹姚某之聘,就署教讀。以鄉塾舊有讀本《神童詩》、《千家詩》諸書詞意卑陋,仿其體例別撰五七言詩以課童蒙,名曰《發蒙必讀》,不署姓氏,刻印分送,各塾爭相傳寫。後又撰《續神童詩》、《續千家詩》。二十五年(1845)集資設義塾數處,供貧家子弟讀書。二十八年(1848)以其地多溺女,倡立“恤產保嬰會”。先後曾五應鄉試不中,至鹹豐二年(1852)“乃絕意進取,專以挽迴風俗,救正人心為汲汲”。八年(1858)由附生保舉訓導,加光祿寺署正銜。同治五年(1866)充廣方言館監督。六年(1867)赴上海,在上海縣城西設普育堂。十三年(1874)病卒於蘇州。
余治是第一個創作大量皮黃劇本的文人劇作家,一生編撰皮黃劇本數十種,並組織一班孤苦無告的窮孩子,成立童伶戲班,請梨園老藝人教戲,自己親自指導排練,赴各地演出。雖“資用屢困,謗譏屢作”,仍“力經營之不少衰”。鄭振鐸評曰:“他並不用傳統的崑曲來組成他的劇本。他的劇本唱白,乃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皮黃調’的式樣。這是他的足以自立於中國戲史上的一端”。所撰皮黃劇本共三十餘種,現存《後勸農》、《活佛圖》、《同胞案》、《義民記》、《海烈婦記》、《岳侯訓子》、《英雄譜》、《硃砂痣》等二十八種,輯為《庶幾堂今樂》初集、二集,有光緒間刊本。尚有《苦節記》、《狀元福》、《巧還報》、《人獸記》、《五雷報》、《孝友圖》等數種,已佚。其他作品有《尊國小齋詩文集》六卷、《得一錄》十六卷,皆刊行於世。
相關詞條
-
余治(1809~1874)
戲曲作家。 晚年,他親自編寫新戲,並自組童伶戲班演出。
余治(1809~1874)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余農治
內江市書法家協會顧問人物簡介余農治(1901~1998)筆名濃治...》、《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履歷軼事余農治於1899年(一說...山的“挹秀江瀨”石刻,即出自燮陽老先生手筆。 余農治先生在求學時期...
-
余
余(yú),上下結構,形聲;從人、舍省聲。有很多種意思,作為字義解釋,有我;剩下來的,多出來的;農曆四月的別稱;姓氏等義項。
起源 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 堂號 -
余金治
余金治,又名余經冶,浙江臨海人,1931年2月生。1949年7月畢業於臨海回浦中學,1950年考入浙江大學,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電化育的負責人、高級...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出版著作 -
余治瑩
台灣兒童文學作家、中國首屆原創圖畫書大賽評審、第六屆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個人簡介 出版作品 關注方向 -
余國治
余國治 男,1937年10月出生,廣東省大埔縣人。1959年畢業於雲南省玉溪農業學校。現為雲南省菸草玉溪地區公司副經理,高級農藝師;雲南省第五屆科技進步...
人物簡介 -
余治定
余治定 經濟師。1937年2月出生,湖南衡南人。中共黨員。結業於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
人物生平 人物成就 -
余治英
建立了《工作紀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環境衛生制度》、《廉政建設規定》、《嚴禁用公款吃喝玩樂的規定》、《崗位責任制考核細則》等制度和細則,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