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2.41平方公里,海拔1889米,年平均氣溫 14.7 ℃,年降水量 905 毫米,適合種植水稻、蠶豆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466.5 畝,人均耕地0 .76畝,林地64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47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6.5畝(其中:田312畝,地154.5 畝),人均耕地 0.76 畝,主要種植 水稻、蠶豆 等作物;擁有林地 64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4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05 畝,主要種植 櫻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5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500 畝;荒山荒地 2000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2戶通自來水,有 128 戶飲用井水,有4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3%)。有210戶通電,有12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6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6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3戶(分別占總數的 60%和53.8%)。
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3輛,機車1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31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
到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37戶;該村農戶住房以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0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8萬元,占總收入的19.86%;畜牧業收入196 萬元,占總收入的10.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2000 頭,肉牛 5 頭);漁業收入110萬元,占總收入5.8%;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1209萬元,占總收入的63.5%;工資性收入10 萬元,占總收入的0.05%。農民人均純收入304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2.3%),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蔬菜,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櫻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學生就讀於鳳蹤國小,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5人,其中小學生42 人,中學生13人。
人文地理
凡兄弟分家,女方的娘家都要給女婿一套飲具,包括鍋、碗筷、盆勺、大米等叫“燒鍋底”。意為從此各居另飯,自立成家。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信息閉塞,村民科技意識偏低,產品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提高村民的科技意識,發展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