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伏瘕(虙瘕) 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虙”與“伏”音義相通。
伏瘕,出自於《素問·氣厥論》的古病名,指一種因大腸熱氣鬱積所致,邪氣伏於大腸的瘕證。
伏瘕(虙瘕) 古病名。語出《素問·氣厥論》。“虙”與“伏”音義相通。
總筆畫:14 五筆86&98:UNHC 倉頡:KRYE 四角號碼:001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615
字義 通假讀音 古籍解釋小腸移熱至大腸,使大腸結熱所導致的一種病。
概要 相關條目3.胃癉:起病較急,多有感受邪毒,或飲食不節、不潔史,胃脘脹痛,厭食,噯腐,噁心嘔吐或伴腹瀉等症。 1.寒飲停胃證:脘腹痞脹疼痛,或可觸及痞塊,嘔吐清水...
概述 病因 症狀 鑑別 治療清瘕貼依託中醫黑膏藥劑型載藥量大之優勢,以一系列清熱化濕、軟堅散結、行氣活血之劑入藥,可針對各種證型之子宮肌瘤而強效行滯祛瘀,並滋陰益腎以扶正固本,進而...
產品簡介 中藥成分 療效 注意事項語出:1.謂殺人致死。《莊子·則陽》:“﹝ 觸氏 、 蠻氏 ﹞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屍流血。”(2)....
一、中醫病名 二、詞語釋義 伏屍伏梁是古病名。伏梁是因穢濁之邪結伏腸道,阻滯氣血運行,穢濁與氣血搏結日久而成。以腹痛,腹瀉,右下腹包塊為主要表現的積聚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克隆病...
概述 診斷依據 症狀 檢查 鑑別診斷〔附註〕此方用於痞塊。 〔附註〕此方用於痞塊。 〔附註〕此方用於痞塊。
症瘕、痞塊 中醫療法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諸病源候論·伏屍候》記載:伏屍者,謂其病隱伏在人五臟內,積年不除。未發之時,身體平調,都如無患
五勞七傷,冷氣補腰膝及筋骨弱軟, 癖氣塊,婦人冷症瘕,溫疾,山嵐瘴氣。除煩長肌...,寒,無毒。主疝瘕腸泄,膀胱熱結,溺不下,咳逆溫瘧,癲癇驚邪狂走五臟虛氣... ,女子疝瘕。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一名獨活。《藥性論》雲∶君。味苦辛。能...
玉石部 藥部 木部 人部 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