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擊戰[陸軍戰術]

伏擊戰[陸軍戰術]
伏擊戰[陸軍戰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伏擊戰是一種重要的戰術進攻行動。事先通過偵察地形和敵方運動規律,確立伏擊的地點,設立伏擊圈,並預先部署必要兵力。然後當敵人進入或誘入伏擊圈後,我方利用地形地物形成兵力的局部優勢,對敵形成多面圍攻之勢,予敵以重大殺傷。 用伏擊戰打擊運動的敵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價,換極大的勝利。伏擊戰,一般分為待伏與誘伏兩種待伏,前者是在偵察到敵人出動的兵力、時間和必經之路後,預先設下埋伏,待機殲敵;後者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設伏,然後用少數部隊誘敵上鉤,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後給予沉重打擊;或者假攻一個點,引誘別的敵人前來增援,在路上伏擊敵人的增援部隊。伏擊的對象,主要是敵戰鬥人員較少的運輸隊、車隊、船隊和零星小股分隊,以及飢餓與疲憊不堪的戰鬥部隊,以便速戰全殲。

基本信息

簡介

伏擊用伏擊戰打擊運動的敵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價,換極大的勝利。伏擊戰,一般分為待伏與誘伏兩種待伏,前者是在偵察到敵人出動的兵力、時間和必經之路後,預先設下埋伏,待機殲敵;後者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設伏,然後用少數部隊誘敵上鉤,等敵人進入伏擊圈後給予沉重打擊;或者假攻一個點,引誘別的敵人前來增援,在路上伏擊敵人的增援部隊。伏擊的對象,主要是敵戰鬥人員較少的運輸隊、車隊、船隊和零星小股分隊,以及飢餓與疲憊不堪的戰鬥部隊,以便速戰全殲。

伏擊戰[陸軍戰術] 伏擊戰[陸軍戰術]

伏擊的地點,一般選擇在敵人必經之路上,能隱蔽地配置兵力和發揚火力,便於突然發起衝擊、圍殲和捕捉敵人,便於迅速轉移,而不利於敵回擊和突圍逃竄的地點。

伏擊戰的行動要迅速隱蔽,嚴密封鎖訊息,搞好伏擊地域的偽裝.伏擊戰指揮要靈活果斷,發起戰鬥要適時,火力要突然猛烈集中,趁敵人措手不及時,勇猛出擊,速決全殲.遇到強敵時,不能達到速決,應給予火力殺傷後,隱蔽而迅速轉移.

伏擊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把兵力分為側擊、堵擊、尾擊三部分,以側擊為主,實行堵頭、斬腰、截尾的戰術。

經典戰例

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伏擊戰。

周顯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軍攻擊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採取“圍魏救趙”的戰略,佯攻魏國都城大梁,誘使魏軍回援。

為了增加迷惑性,孫臏採用了減灶之計,不斷減少灶數,使得魏軍誤認為齊軍逃亡嚴重,更加輕視齊軍。孫臏利用魏軍輕敵的機會,在魏軍回援的必經之地——馬陵埋下伏兵,馬陵是一峽谷地形,一旦進入被圍攻,被圍方難以逃脫。

當夜,魏軍進入伏擊圈,齊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萬弩齊發,給予魏軍以重大殺傷,魏軍主將龐涓見突圍無望,被迫自殺。齊軍趁勝追擊,一舉消滅魏軍10餘萬人,獲得了重大勝利。

七亘村伏擊戰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曾組織過多次伏擊戰,特別是七亘村伏擊戰、神頭嶺伏擊戰、響堂鋪伏擊戰最為有名。一般而言,同一個地點的伏擊戰只能組織一次,但劉伯承將軍卻獨樹一幟,利用日軍戰術僵化的特點,出奇制勝。七亘村位於井(陘)平(定)小道的必經之地,從七亘村往東到石門,正好是10里峽谷,谷深數10米,底寬不足3米,地勢十分險峻。劉伯承經過實地調查,選中了這個伏擊陣地,隨即命令第772團在七亘村附近待機。1937年10月26日拂曉,日軍第20師團的輜重部隊經過此地,遭到772團伏擊,被打死打傷300餘人,損失騾馬300餘匹。同日,劉伯承得到情報,日軍將利用正太線向西進攻,而七亘村依然是日軍的必經之地。27日,趁日軍收屍的機會,八路軍故意當著日軍的面佯裝撤退,造成七亘村無兵把守的假象,而772團繞了一圈之後,依然回到七亘村設伏。28日,日軍後續部隊經過七亘村時,再次被伏擊,損失100多人。“兵不重伏”本是用兵的重要原則,而劉伯承反其道而行之,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