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伍國仲(1916—1999),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連副政治指導員、連政治指導員、連長、營長,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三十四團副團長。1955年榮獲“八一”、“獨立自由”和“解放”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88年榮獲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生平
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連副政治指導員、連政治指導員、連長、營長,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三十四團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太行軍區第三縱隊八旅二十二團團長,教導團團長,皖西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第二軍分區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四川軍區西陽軍分區司令員,四川軍區江漢軍分區司令員,雲南省公安總隊總隊長,雲南保山邊防區司令員,雲南省軍區思茅軍分區司令員。
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0年離休。伍仲國同志是政協河南焦作市第五、六、七屆常務委員。1955年榮獲“八一”、“獨立自由”和“解放”勳章,
1988年榮獲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回憶解放沿河的經過
1949年伍國仲在四川酉陽軍分區時,為追回逃往貴州沿河的酉陽國民黨保全大隊長楊通海帶領的一、三、四中隊和獨立分隊300多人槍,率部隊前往貴州,順便解放沿河。這次行動雖然只十來天,已經過去40多年,但那是一場以軍事作後盾的極其微妙的政治鬥爭,令人終生難忘。
酉陽軍分區的成立
在解放戰爭中,伍國仲第二野戰軍在江南稍事休整後,於1949年秋奉命向祖國大西南進軍。第三兵團沿長江和川湘公路向重慶挺進,五兵團迂迴雲貴。與此同時,第一野戰軍一部和華北十八兵團在賀龍、李井泉的率領下,越過秦嶺、大巴山,直逼成都平原。兩野戰軍的幾個兵團以排山倒海之勢,於年底即將國民黨失去江南以後集結在川康地區企圖憑藉險要地形負隅頑抗的90萬兵馬全部殲滅,解放了大西南。這是繼三大戰役之後的又一次偉大勝利。
當時伍國仲在二野十一軍補訓師,劉、鄧大軍第三兵團入川前,就明確伍國仲十一軍補訓師為涪陵軍分區的架子。開始沒有建立酉陽軍分區的計畫。當部隊沿川湘公路進軍於1949年11月11日解放酉陽縣時,劉、鄧首長在酉陽天主堂召見伍國仲和軍分區政委唐興盛、地委書記梁歧山、專員趙鐸,分析當前形式和酉陽情況,交給伍國仲們以下任務:一、令補訓師不去涪陵,就地成立酉陽軍分區,轄酉、秀、黔三縣。這是鑒於這一地區位於川黔湘鄂四省交界處,是川湘公路咽喉,在軍事上占有重要地位加之川黔湘鄂邊境地區山高林密,歷來土匪猖獗,日後也會有複雜鬥爭。至於涪陵軍分區則另行組建。二、酉陽軍分區要保障二野戰軍後勤部隊的軍需物資順利通過川湘公路,確保西南最後會戰(即成都會戰)順利進行。三、要徹底消滅土匪,淨化這一地區。劉、鄧首長說,川黔邊區土匪從辛亥革命以來就一直存在,沒有被消滅過,不消滅土匪,一步也不能前進。
酉陽軍分區就這樣成立了,司令員是伍國仲,政委是唐興盛,這是個臨時分區。軍分區是一個補訓師架子,下面有兩個團,一團有新兵700人,全部是山東兵,快到秀山才發的槍;還有一個三團,排長以上是伍國仲們的人,班長是從國民黨部隊解放過來思想比較進步的,沒有兵。酉陽專署地方幹部是山東過來的,素質好,區長、區委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公安處長,加上地委、專署,才千把人。幹部不足,戰士也沒有,只是個架子。伍國仲向三縱司令員陳錫聯匯報,他說槍炮汽車你要多少都給你,人一個也不能給,並說大勢所趨,土匪敢動?!在這種情況下,軍分區幹部戰士以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和大無畏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保證了部隊順利通過川湘公路,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楊通海部竄逃
當劉、鄧大軍進軍酉陽地區時,土匪和國民黨的殘餘勢力為避鋒芒,有的逃匿山林,有的要求整編,請解放軍去指揮。酉陽保全大隊長楊通海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竄逃往沿河的。保全大隊共轄5箇中隊和一個獨立分隊,每箇中隊下設三個分隊,配有輕重機槍六至九挺,小炮二至三門,人槍130至150不等。一、三、四中隊和獨立分隊由大隊長楊通海率領。當伍國仲二野主力部隊已過境,土匪和各種反動勢力,看到留在分區力量薄弱,對整編的不封官又不許願,公開要供應、要糧食、要菜金也得不到,認為投靠共產黨沒有油水,於是蜂湧而起,起義部隊也相繼叛變,製造謠言,裹脅民眾,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甚至破壞交通和通訊設施,攻打人民政府,殺害伍國仲區鄉接管幹部,股匪來勢之猛,伍國仲們一些區鄉撤都撤不及,局勢全面惡化,社會秩序一片混亂。軍分區政委唐興盛和地委、專署領導到川東軍區匯報酉陽情況,土匪四處襲擊,交通中斷,也回不來了,軍分區只有伍國仲和政治部主任楊禮堂(即侯禮堂)在家,局勢十分嚴峻,剿匪鬥爭已是當務之急。
沿河局勢
酉陽軍分區成立時,沿河還沒有解放。
楊通海竄逃到沿河後,即與楊通賢勾結,想以武力吃掉田景萬和國民黨保警大隊李子廉部,進而控制沿河,獨霸一方。楊、田雙方矛盾發展到武裝衝突,一個在烏江東邊,一個在烏江西邊,槍對槍,炮對炮,直到伍國仲們去沿河,兩邊的隊伍還在山頭上對峙著。
沿河國民黨縣長谷念東對楊、田雙方矛盾無能為力,他左右不了沿河形勢。這時,他向酉陽專署寫信要求支持和援助。
酉陽地委、專署和軍分區分析了沿河局勢,認為酉陽保全大隊楊通海逃往沿河,直接威脅著酉陽安全,是酉陽地區的一大患,不能等閒視之,要積極著手解決。鑒於沿河楊、田矛盾加劇,伍國仲們正好利用矛盾;加之縣長谷念東要求伍國仲們幫助,派人去沿河,他肯定歡迎,工作上必然配合。這是解決楊通海問題的好時機。如果沿河不是那個情況,單純去追楊通海,他要打還不至於,但他不見面,他可以跑,追不回來。所以說利用矛盾是好時機。於是報告了川東軍區,決定由伍國仲具體部署前去解決楊通海部問題。
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
解決楊通海部問題,經地委、專署和軍分區研究決定,伍國仲抽調了酉陽軍分區的部分隊伍和駐秀山的十三團一營,組織四個連和一個機炮連,共五個連,配備了精銳的武器,充足的彈藥。抽去的幹部有酉陽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楊禮堂、參謀處股長李挺彬、分區獨立一團副政委柳義文、團政治部副主任王恆珍,一營營長牛福祥、三營教導員龔成文等幾個政工幹部。這是武裝力量。另外,積極作政治爭取,派曾任國民黨酉陽專區保全司令部上尉參謀、代理作戰科長,思想進步的劉國厚隨軍同時出發,由專員趙鐸寫給楊通海的勸降信交劉國厚。因劉國厚是楊通海隔房外侄,楊通海提拔又是劉國海父親劉仲良(解放前任酉陽專署秘書長)推薦的,彼此關係很好。為此,派劉國厚去做爭取楊通海起義投誠工作是較恰當的人選,劉國厚也認為這是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自己的信任,願意去說服楊通海棄暗投明,率部投誠,回到酉陽。伍國仲們當時作了兩手準備,首先政治爭取,爭取不行就武力解決。
1949年12月22日從秀山出發,經龍風場、南腰界、大龍橋、沙子場赴沿河,在南腰界宿營時伍國仲叫劉國厚先頭去沿河與楊通海接頭,並通知谷念東,部隊在大龍橋等候訊息。當部隊到達離縣城45公里的大龍橋,當晚根據劉國厚電話報告,楊通海願意和平起義,並約定在沙子會見。在大龍橋時,楊通賢要求接見,伍國仲們在酉陽就知道楊通賢是國民黨八十二師副師長,被伍國仲解放後潛回沿河的。為了做爭取工作,伍國仲同意會見。會見時,楊通賢說他為解放事業如何如何工作,說得天花亂墜。看樣子他是來探伍國仲虛實,是來鑽空子。伍國仲知道他是地頭蛇,本質所定,不可能一下變好,於是對他講了黨的政策,提出要他協助政府、協助解放軍把解放事業辦好,把地方治安搞好。楊通賢滿口答應是,是,一定照辦,一定效力。當部隊到達沙子場時,楊通海在六、七個便衣陪同下與劉國厚來到沙子場部隊駐地,伍國仲會見了他,講了當時全國形勢和黨對起義投誠人員政策。楊通海匯報了他的思想認識和保全大隊情況。伍國仲還特意叫楊通海看了伍國仲軍氣勢和武器裝備。伍國仲問楊通海,你是要打,還是和平解決?楊通海回答,伍國仲哪還敢打,願意聽從你命令回酉陽改編。第二天楊通海回沿河縣城作移交接受改編準備。在沙子場,沿河還有個宣傳隊來歡迎,是一夥青年,有十幾個人。他們說是地下黨,但是沒有組織給伍國仲們介紹,從酉陽出發時,伍國仲們也沒有接受上級黨組織委託和誰接頭,地方黨組織也沒有直接和伍國仲們聯繫過。因為他們對伍國仲們歡迎、擁護、支持,伍國仲們表面上也歡迎,實際心裡有數,不能按黨組織關係處理。後來在城裡開大會,宣傳隊到處貼標語,“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解放軍是人民的子弟兵”,表現很好,伍國仲們支持他們和伍國仲們合作的行動。
宣布沿河解放
1949年12月29日,伍國仲率部進入沿河縣城,沿河各界民眾,縣長谷念東,楊通海部的部分官兵到河東歡迎,鳴放鞭炮,十分熱烈。
伍國仲進城以後,楊通海把他從酉陽帶去的原專署保全大隊300多人槍向伍國仲辦了移交,伍國仲令他的部隊從山上撤下來,指定駐河東學校內待命。也令沿河保警大隊從山上撤下來擔任治安警戒。
接著伍國仲召開了有國民黨縣長谷念東和各界人士代表參加的幾十人會議,宣布沿河正式解放。伍國仲在會上講了全國大好形勢,宣講了伍國仲們的勝利,講了黨的政策,並明確布置了幾條任務,其大意是:一、谷念東和原機關工作人員仍回縣政府,要保管好公物和文卷,不準丟失和損壞;二、維持好社會治安,停止一切武裝衝突,非法調集的部隊都要遣散,各自復員搞生產;三、宣傳隊的待遇按原來的規定不變;四、公務人員和地方武裝,等待貴州解放軍和人民政府來接管。伍國仲把沿河委託給谷念東,谷念東當時態度很明確,也很堅決,表示一定聽共產黨安排,一定按解放軍政策辦事。以後了解,谷念東是認真執行了的。
1950年元旦,為了慶祝沿河解放,谷念東邀請伍國仲軍營以上幹部會餐,有國民黨政府的一些人員參加,約二十幾桌。1月3日谷念東以解放委員會名義召開了90人參加的會議,伍國仲在會上講了來意和全國形勢,講了黨的政策,明確指出,楊通海部隨伍國仲回酉陽歸建;田方調集的兵力和楊方組織的隊伍,均應各自遣散復員;收繳除公槍以外的武器,搞好社會治安;保管好公物文卷,等待人民政府來接管;私賣的公糧,私吞的公鹽以及私藏的公槍、子彈,要交出歸公。接著,伍國仲利用趕場天在河壩召開了一次民眾大會。民眾聽說沿河解放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遠近都來了,人山人海,有的說是當年的紅軍,有的說是八路軍,都想來看看伍國仲們,聽聽伍國仲們主張什麼。在河壩擺了一張方桌,伍國仲就站在桌上講,主要宣傳全國大好形勢,宣傳黨的政策,宣傳解放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講翻身解放,人民當家作主,伍國仲講了約一個小時,會場人很多,沒有交頭接耳的,都聚精會神地聽。最後,谷念東也講了話。
回師酉陽
赴沿河的主要任務已完成,伍國仲即起程返回酉陽軍分區,行軍隊伍序列是,楊通海隊伍在前,軍分區部隊在後,為了防止行軍途中有變,不能不提高革命警惕。伍國仲們步行一天就回到酉陽,中途沒有宿營,順利完成任務。回到酉陽,安排保全大隊駐在學校集中學習,等待整編,保全大隊的槍枝仍由楊通海保管,沒有下他的武器,當時伍國仲軍要執行新的任務,酉陽軍分區在城裡的兵力實際只有一個連,楊通海的人槍比伍國仲們多,真是地雷一座。伍國仲們只是對每個連派去指導員切實抓思想政治工作,給他們講形勢,政策。楊通海起義後,比較老實,就是土匪猖獗時也沒有出現問題。直到1950年1月下旬九十五團奉命赴酉陽剿匪時,才整編了楊通海的隊伍,下了他們的武器。
軍分區是地方性的,到沿河主要是解決楊通海部問題,事先沒有解放沿河的任務。到沿河之前,國民黨縣長谷念東已組織了解放工作委員會。伍國仲們去了後,田、楊兩派願意停止軍事衝突,接受調查解決;楊通海部通過劉國厚勸說,也願意接受和平改編,時機成熟,條件具備,非宣布解放不行。而且兵不血刃就解放了沿河縣,給接管工作創造了條件,這樣對整個形勢有利。
回到酉陽後,即向地委、專署和川東軍區匯報了追回楊通海部和宣布沿河解放情況,即以伍國仲和政委梁歧山、副政委唐興盛、專員王子清、趙鐸的名義向貴州銅仁軍分區司令員馬宗凱、政委李樹榮、專員王立然寫信通報沿河情況,並請他們迅速派人接管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