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細而延長。頭平扁。尾細長而側扁,尾長比頭和軀二長約1.3倍。尾基上下方無凹窪。吻中長。眼大,橢圓形,具瞬褶。鼻孔寬大,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口寬大,弧形,口閉時牙暴露。口寬比口長大2倍余。上下唇褶均很發達。牙細小而多,7齒頭型。噴水孔小,卵圓形。鰓裂5個,狹小,最後1~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背鰭2個,小型,大小和形狀相同。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基底後端相對,基底長約等於背鰭間隔的1/3。第二背鰭起點與臀鰭基底後1/4處相對,基底長約等於與尾鰭的距離。尾鰭狹長,大於全長1/4,尾鰭上緣具2縱行鋸齒狀大鱗,臀鰭低而延長。胸鰭寬圓。
體褐色,背面和上側面具暗褐色雲狀橫紋8~9條,在第一、二背鰭條下方、第一背鰭前後和尾鰭上方幾條較明顯。
種屬
鋸尾鯊屬是貓鯊科的一個屬,包含三個物種:伊氏鋸尾鯊,日本鋸尾鯊和沙氏鋸尾鯊,頭形稍尖,眼無瞬膜。無口鼻溝。
鰓裂5對。背鰭2個,無棘,第1第背鰭位於腹鰭上方或後方,第2背鰭常位於臀鰭後面。
椎骨內的石灰質片,圍繞椎體成放射狀。
分布
本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日本對馬海峽以及舟山外海等海域深處,南部可能達到菲律賓和越南水深10-200米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台灣分布於北部及東北部海域。
生態
為小型底棲性魚類,棲息於較深水域,常出現於沙泥地、石礫灘,甚至礁岩區,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等為食。卵生。
經濟利用
食用魚,剝皮後,紅燒或煮薑絲湯皆宜,亦可醃製成沙魚煙。魚體小型者,充當下雜魚。主要以底拖網捕獲,一般捕獲魚體較小。偶有人加工成醃熏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