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

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

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 ,男,維吾爾族,1951年3月生,烏魯木齊市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自1972年從事新疆文物考古工作20多年以來,曾參加新疆及國內外考古發掘、調查達三十餘次,並獲得了相當豐富和寶貴的第一手考古資料,為從事科研、撰寫學術論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 男,1951年3月生,烏魯木齊市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1972年從事新疆文物考古工作20多年以來,參加新疆及國內外考古發掘、調查達三十餘次,並獲得了相當豐富和寶貴的第一手考古資料,為從事科研、撰寫學術論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1973~1974年曾參加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地兩次規模較大的發掘,1979年參加舉世聞名的羅布泊地區古墓溝墓地的發掘,並且自1979年~1989年先後8次作為負責人之一帶隊深入羅布泊地區進行文物考古和普查工作,作為中國考古工作者首次發現海頭古城及11古城。1980年、1987年、1989年曾先後三次深入塔克拉瑪乾尼雅遺址區進行考察發掘的前期調查工作,為後幾年的中日聯合考察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985年、1991年至1992年底,應法國科研中心中亞考古研究所的邀請,作為新疆文物考古領域交流學者,赴法進行了為期兩年半的考古研修,在法期間曾多次參加了法國重要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發掘和整理工作,為了解早期人類使用的石器及製作,參加了實驗考古學石器打制的培訓,並帶回大量的石器標本及有關資料。同時,在法國進修期間蒐集大量資料,完成了《中國新疆細石器遺存》論文,1991年~1996年與法國科研中心中亞考古研究所合作,就新疆和田地區克里雅河流域古代遺址的興廢,探索人類活動與環境變化的關係為課題,作為負責人協同科研人員四次深入塔克拉瑪乾進行了考察與發掘,1993年~1994年主持發掘新疆飛躍站距今2500萬年巨犀化石,是目前國際上較完整的一具。1995年為配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資助的吐魯番交河故城的維修,作為課題人之一,協同科研人員調交河故城周圍早期人類活動遺蹟,發現大量舊石器晚期遺存,這一重要發現填補了新疆舊石器的空白。主要著述:《新疆巴里坤蘭州灣子石結構建築遺址》1985年中國考古學年鑑。《巴里坤彎溝古墓》1985年中國考古學年鑑。《新疆古代民族文物》照片、撰寫論文《新疆細石器遺存》、《新疆文物考古新收穫》、《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考古考察概述》、《額爾齊斯河畔的古器遺存及其類型研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