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企業財務制度基本上包括三項內容:財務管理職權、財務管理組織和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職權主要是指國家與企業之間、不同財務管理崗位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的財務管理許可權的劃分。財務管理組織形式是指企業設定財務管理部門或崗位的具體形式。我國企業一般都採取財務與會計合併的財務管理組織形式。財務管理制度即是管理各項財務活動的規章制度。
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法規體系是以《企業財務通則》為核心、以分行業企業財務制度為主體、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為補充的三者組成的多層次的法規體系。
原則

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是指企業財務制度的設計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並將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現到財務制度中去。
(1)所設計的企業財務制度,必須符合《公司法》、《會計法》、《企業財務通則》和分行業財務制度等財經法規的要求。
(2)所設計的企業財務制度,必須與國家有關法規相協調。
財務管理與財務規律相結合原則
(1)財務管理活動貫穿於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它管理的各個方面是有機聯繫、共同制約和共同影響的,其對象具有系統性的特徵。
(2)財務管理行為要受到客觀條件和客觀規律的制約。因此財務制度的設計應注重財務管理的系統性和財務管理的規律性,使財務制度用系統的觀點來考查財務活動,並體現財務管理者的意志、願望、目的和動機與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的有機結合,使財務管理能充分認識、掌握和駕馭財務規律。
(1)企業財務制度設計既要遵循國家的統一規定,又要充分考慮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特別是國家賦予企業的理財自主權,企業應在其財務制度中具體化,凡是可由企業進行選擇的財務事項,企業應根據國家統一規定並結合企業自身的生產規模、經營方式、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
(2)應特別指出的是,在制定企業財務制度時,切忌盲目照抄照搬。由於各企業在生產經營規模、經營範圍、生產經營過程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各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可能通用,只能借鑑吸收而不能簡單模仿。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制定的企業財務制度必然適應性弱、指導性差,甚至將企業的財務工作引入歧途,導致事倍功半。
企業財務活動涉及面寬,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影響大,企業財務活動組織得是否合理,財務關係處理得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財務制度的制定體現財務管理權、責、利的結合,即首先賦予適應的管理許可權,並按照履行財務責任的情況給予應有的物質利益。
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國家的財經法規是企業必須遵守的原則、規定,也是企業制定財務制度的制約、導向因素之一,因此企業在制定財務制度時必須堅持其原則性。
作用

2.有利於吸收社會投資。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的規範化和公開化,可使社會各方面都能方便地了解到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對經營狀況比較好的公司,可以起到吸收社會投資的作用。
3.有利於政府的巨觀管理。公司在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下籌集分配資金,記錄反映經濟業務,這有利於政府掌握情況,制定政策,實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