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公民

企業公民是指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為方式。一個企業公民認為公司的成功與社會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關,因此,它會全面考慮公司對所有利益相關人的影響,包括雇員、客戶、社區、供應商和自然環境。

定義

企業公民的類別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企業公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好的公司治理和道德價值,主要包括遵守法律、現存規則以及國際標準,防範腐敗賄賂,包括道德行為準則問題以及商業原則問題。二是對人的責任,主要包括員工安全計畫,就業機會均等、反對歧視、薪酬公平等等。三是對環境的責任,主要包括維護環境質量,使用清潔能源,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等。四是對社會發展的廣義貢獻,主要指廣義的對社會和經濟福利的貢獻,比如傳播國際標準、向貧困社區提供要素產品和服務,如水、能源、醫藥、教育和信息技術等,這些貢獻在某些行業可能成為企業核心戰略的一部分,成為企業社會投資、慈善或者社區服務行動的一部分。

不同人對企業的定義

英國的“企業公民會社”認為有下列四點:企業是社會的一個主要部分;企業是國家的公民之一;企業有權利,也有責任;企業有責任為社會的一般發展做出貢獻。

企業公民形象應具有三種人格

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需要有三種人格,負責任的人,有影響力的人和樂於幫助別人的人。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得員工能夠輕鬆地參加回報社會的活動,傳導企業的這個概念,慢慢對其他的成員起一種影響和約束的作用,使員工成為企業公民的主體對於塑造企業公民形象非常重要。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

微軟在“企業公民”領域規劃了三個重點

一是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二是完善信息及網路安全?三是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縮小數字鴻溝。
“企業公民”概念屬於社會文化範疇,是指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經營實踐、運作和策略相整合的行為方式。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源泉。企業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也應該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奉獻社會。“企業公民”這一概念蘊含著社會對企業提出的要求,意味著企業是社會的公民,應承擔起對社會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如,為員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為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和為社會發展做貢獻、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同經營合作夥伴建立良好的關係、關注環境和社會公益事業等等。“企業公民”不僅僅是為了行善,而是首先要把本職工作做好,確保企業遵紀守法,不騙人,不做假賬,不搞偽劣產品等等。實際上,能否做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價值取向和長遠追求。
飽含社會責任的價值觀是培育企業公民的重要內容。作為企業,要成為優秀公民就要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雖然企業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生產經營組織,企業短期的繁榮可以通過許多方式獲得,但是企業持續增長的力量卻只能從人類幾千年來的價值公理中追尋。我國加入WTO後,很多企業都在尋找自己的競爭優勢,卻忽視了自身遵守應有的社會公德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大敗局》一書的作者曾尖銳地指出:“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中國市場環境的現狀,那就是對秩序的集體破壞以及秩序對破壞者的報復。在過去的十來年裡,我們的身邊出現了太多的明星企業,他們一方面以一種百無禁忌的勇氣創造和放大了市場需求,成就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創業神話,而同時,他們的百無禁忌也極大地破壞了市場的道德規則,使現今的中國市場仍是一個流淌著無限商機而卻始終缺乏秩序感與道德感的競技場。”中國企業在資本積累過程中所出現的社會問題很多,比較典型的如偽劣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濫用公益活動進行欺詐等,其道德的淪喪、良知的泯滅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和憂慮。當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發生衝撞時,一些企業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忽視和故意逃避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如果大家連起碼的道德和法治都不講了,和諧社會又從何談起呢?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在新的環境下,企業必須面對社會責任的問題,以公德、誠信為基因,重新打造企業的價值觀,使之成為合格的企業公民,才能取信於人心,立足於社會。
企業公民價值觀的形成不能寄希望於企業家的良心,同時也不能自然地形成。企業公民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法制化的進程。一個沒有紀律的社會,沒有法制的社會,是無法形成正確的企業公民價值觀的。社會規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也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如果一個社會有了合理的、統一的社會規則,而社會成員又能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這些社會規則,就有利於強化企業的價值取向與道德追求,形成和諧健康的氛圍。同時,政府在企業公民意識形成的初級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政府基本上是代表著大多數人利益,因此在我們法制化還不健全的階段,政府的參與就非常重要,未來企業公民價值觀的建立,政府的參與是不可缺少的。政府要加快職能轉變,早日成為法制政府、效能政府、誠信政府,推進依法行政,規範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水平,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務。
企業的社會責任理念與其成功與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人們對百年老店做過調查,他們的第一代創業者都是以理想主義來創業的,倡導社會責任第一,利益、利潤第二。最近在2005《財富》全球論壇會上,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指出:“利潤和企業社會責任不是博弈關係。一般情況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也是企業應享有的基本權利。但同時,企業承擔著必要的社會義務。這種權利和義務的對等關係構成了企業理念的基礎。”海爾從砸不合格冰櫃開始,就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創立品牌,建立市場網路,參與國際合作。不僅保持競爭優勢,提升了社會形象,而且贏得廣泛尊重,企業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怎樣建立一個比較好的企業公民行為?對當前中國企業來講,有兩點值得注意:從我們品牌建設角度看,一個好的企業品牌應該由內而外,員工應該成為企業公民的主體;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看,企業的公民價值觀一定要和企業發展戰略保持一致,把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員工是企業價值最早的承受者,最快的傳遞者,所以應該以人為本,以員工為本,把以員工為本、以企業為本和以社會為本有機結合起來。企業的行為只有首先讓員工感動,才能感動“上帝”,才能“感動”市場。如果不讓員工感動,則很難讓外部的公眾對你有好的印象。比較遺憾的是,很多企業現在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履行社會責任是當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企業轉變經營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促進中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對企業來說,傳統的成本、質量、服務已經成為最基本最平常的標準,而道德標準正在成為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從管理的進程來看,企業管理正在從全面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走向社會責任管理。其主要特點是,企業管理不僅表現為投資者、管理人員的職能,而且融合為勞動者、消費者、供應商、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這種新的管理趨勢,要求企業從更廣泛的公眾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自覺接受社會和公眾對自己的監督、檢驗和認可。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塑造和展現企業有益於公眾、有益於環境、有益於社會發展的正面形象。
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消費者對其產品也就更加信賴,從而提高企業的銷售額和顧客的回頭率,贏得市場。由此看來,成功的企業必須做好兩件事:一個是做好自己的商業品牌;另一個就是樹立好企業的社會公民品牌。看一個企業是不是成功,不僅要看它的股東滿不滿意,它的客戶滿不滿意,還要看一般社會公眾滿不滿意。也就是說,成功的企業並不是只做好自己的商業品牌就完事大吉了,它還要做好企業的社會公民這個品牌。不做好這個品牌,這個企業就不算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企業公民委員會

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並主管,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致力於"企業公民"和"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普及和實施的全國性社團組織。
委員會成立於2003年10月,由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和企業家以及相關領域的權威人士聯合組成,屬於非盈利組織。其宗旨是宣傳、推廣現代企業公民理念,培育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塑造中國當代企業的良好形象,在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之間搭建一個融合通道和互惠平台,共同推動中國社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

企業公民的行為表現

企業公民行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公司治理和道德價值:主要包括對中國法律、法規的遵守情況,防範腐敗賄賂等交易中的道德行為準則問題,以及對公司小股東權益的保護。
2、員工權益保護:主要包括員工安全計畫、就業機會均等、反對歧視、生育期間福利保障、薪酬公平等等。
3、環境保護:主要包括減少污染物排放,廢物回收再利用,使用清潔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等。
4、社會公益事業:主要包括員工志願者活動、慈善事業捐助、社會災害事件捐助、獎學金計畫、企業發起設立公益基金會等等。
5、供應鏈夥伴關係:主要包括對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提供公平的交易機會
6、消費者權益保護:主要包括企業內部執行較外部標準更為嚴格的質量控制方法,對顧客滿意度的評估和對顧客投訴的積極應對,對有質量缺陷的產品主動召回並給予顧客補償等等。

企業公民評價標準的設計

由於用企業社會績效取代企業社會責任,因此按照克拉克森的思路,企業公民評價標準就是“利益相關者框架”或者在用來說明企業社會績效的49個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整理。應該說,“利益相關者框架”為人們設計企業公民評價標準提供啟發和選擇,但必須變通,直接運用既不可行又無必要。另一個方案是:基於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和公共利益相關者5類首要利益相關者,然後在每一類首要利益相關者下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和慈善責任(即卡羅爾的“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設計4種總共20種評級標準。該方案也不可行,其問題在於不能直接描述每一種責任或者說描述每一種責任還需要逐步細化的描述,將使一個龐雜的體系。
實際上,美國《商業倫理》(Business Ethics)雜誌從2000年開始評選“最佳企業公民100強”(100 Best Corporate Citizens),迄今已連續進行5年。該雜誌最初評價標準只有股東、員工、客戶、社區,到2005年又增加了公司治理、對少數族裔及女性的包容性、環境、人權,達到8項。加拿大《企業紳士》(Corporate Knights) 雜誌2005年評選出“最佳企業公民50強”(Best 50 Corporate Citizens),使用的評價標準包括公司治理、環境、與海外利益相關關者關係/人權(包括與原居民關係)、產品安全與商業慣例、社區關係、員工關係/包容性、財務績效等7項。很明顯,美加這兩家在雜誌所使用的標準,除人權之外,全部落入克拉克森界定的首要利益相關者和卡羅爾界定的社會責任的範圍之內,但不是全部。換言之,最佳企業公民的評選並非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主要特徵和普遍存在的問題。
2004年我國開始設計“中國100位優秀企業公民排行榜”的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式。
2005年我國第一屆中國優秀企業公民表彰大會由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主辦並圓滿成功。

企業公民評價標準運用的條件

將企業公民評價標準運用到優秀企業公民評選活動或對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履行狀況的評價,是一項嚴肅而又系統的工作,需要具備多種條件和各個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如下列三點:
1、社會對企業公民概念的認知程度
我國社會幾乎是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應對企業帶來的負面效應。例如企業與政府中的腐敗分子相勾結製造污染、製造礦難、強征土地,利益相關者或者麻木不仁、或者告狀上訪、甚或訴諸於暴力;那些血汗工廠既不給員工加班費又不給繳納任何保險,而某些員工不僅不依法抗爭反而感謝業主提供了就業機會,諸如此類。
2、企業對企業公民概念的覺悟程度
所謂覺悟程度一是指企業如何理解企業公民,二是如何自覺地按照企業公民的標準制定決策和選擇行動。
到目前為止,我國大多數企業還認為優秀企業公民就是捐錢多的企業,進而認為遵守企業公民的標準需要經濟實力,是自願而不是強迫的、是企業發展壯大之後而不是創業初期的事情。這種看法顯然忽略了企業的法律責任。企業在完整地理解企業公民概念的前提下,還能自覺地按照企業公民地標準約束自己,那么,優秀企業公民的評選就有了堅實的基礎。許多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以及跨國公司從很早就開始努力將自己發展成優秀企業公民,進入21世紀以來,諸如Intel、IBM、殼牌化工等公司都自願的公布社會責任或企業公民報告。我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企業社會責任或績效信息的現成性
美國《商業倫理》評選“最佳企業公民100強”所需要的數據全部來源於KLD研究與分析公司的資料庫。該公司收集了美國公司近十年來關於社會責任數據,並表現公司社會責任的DSI指數和Russell 1000指數。加拿大《企業紳士》評選“最佳企業公民50強”所需要的主要數據由創新投資戰略價值諮詢公司(Innovest Strategic Value Advisors)提供。我國還沒有類似的公司擁有相應的資料庫,這給優秀企業公民的評選帶來巨大的困難。

中國優秀企業公民表彰大會

“中國優秀企業公民表彰大會”暨“中國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家”調查評價活動,吸引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優秀代表的積極參與,極大推動了中國企業公民事業的發展。獲得殊榮的優秀企業家和實業家,在第一至第四屆表彰大會上,先後簽署《中國企業公民宣言》、《中國企業公民財富新觀念行動綱領》,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和帶動過大企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作為委員會名譽會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蔣正華、成思危等國家領導人,或親自為優秀企業和企業家頒獎,活親臨晚宴祝賀,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企業和企業家投身到企業公民建設中來。
此項活動由2005年開始至今已經成功的舉辦的5屆,由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主辦。

圖書信息

書 名: 企業公民
作 者:諶遠知 叢書:劉雲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2月
ISBN: 9787509711019
開本: 16開
定價: 49.00 元

內容簡介

《企業公民:策問與策辯》內容簡介:企業是社會的細胞,企業是歷史的軌跡,企業是經濟的靈魂,企業是發展的馬車,企業是成長的動力……企業家是歷史上的“男三號”,企業家是資本的創造者,企業家是財富探險家,企業家是擁有哲學家頭腦的智者,企業家是“革命突變”的“基因”……
試問企業該如何承擔社會責任,扮演好企業公民的角色呢?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或許是一條值得探索的路徑,尤其是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在這樣的時代更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價值本源的回歸和倫理道德的升華始終是社會探索的精神主題,並且它會進射出巨大的能量,指引著我們生活的方向。

作者簡介

諶遠知,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復旦大學法學院,浙江大學法學院;入選2009年度浙江省新世紀第三層次培養“151”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計畫;入選2008年度杭州市新世紀第二層次培養“131”優秀中青年人才培養計畫;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主持或參與杭州市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6項,出版專著2部,參著2部,主編或參編高校教材4部(其中1部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在國際、國核心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成果獲杭州市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圖書目錄

題記/001
引子“商小說”的誕生/002
第一章 企業公民的價值指歸與生態環境/005
第二章 企業公民的文化身份與歷史沿革/024
第三章 企業公民的表達形態與倫理邊界/068
第四章 企業公民的角色標識與路徑選擇/097
第五章 企業公民的群落建構與現實必然/142
第六章 企業公民的服務平台與制度創新/181
第七章 結語/221
參考文獻/230
後記/236
……

CSR核心概念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的議題是在19世紀晚期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而被提上議事日程的。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社會責任不再是企業的單獨行為,而是超出一國在全球範圍內發展。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自從提出便一直存在爭議。下面我們就梳理下CSR的核心概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