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 《以道殉身與以身殉道》 |
【作品出處】 | 《孟子》 |
【作品年代】 | 春秋戰國 |
【文學體裁】 | 古代散文 |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譯文
孟子說:“天下有道的話,自己被重用,道也隨己得以推行。天下無道的話,自己不被重用,則以身守道。沒聽說用道來屈從於世俗的人和社會。讀解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則見”(《論語?泰伯》),就是“邦有道則仕”(《論語?衛靈公》),也就是,“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但“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卻似乎比“無道則隱”,“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和“窮則獨善其身”來得要壯烈一些,而大有“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的意思了。
殺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當然,從更深層次的意思來理解,“無道則隱”,“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和“窮則獨善其身”也可以說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現,因為這樣做是為了“道”而捨棄了自身的所謂“前程”,只不過沒有捨棄生命罷了。
只要不屈志變節,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這雖然也沒有“殺身”,而只是“獨善其身”,但卻是不願以道殉人的典型。
雖無壯烈,卻也大義凜然。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
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作品出處
《以道殉身與以身殉道》選自《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