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北宋初年,南唐還沒有納入宋的版圖,但此時南唐後主李煜已經向北宋稱臣,每年要向北宋納貢。
有一年,南唐派使者前來納貢。派遣的使者是江南最有學問的文士徐弘。按照慣例,北宋政府要派官員做押運使,接受貢品。但是滿朝文臣都自認為才學不及徐弘,怕丟了大宋的面子,被南唐使者恥笑,因而沒有人敢前去做押運使。
宋太祖突發奇想,很隨意地派一個目不識丁的侍者前去做押運使。滿朝文臣都大吃一驚,連宰相也不解其中的奧秘。但是既然是皇帝親自下的聖旨,且時間緊迫,只得催促那個侍者趕快動身。
侍者來到長江邊,與南唐使者相見。一上船,徐弘便滔滔不絕地談古論今,詞鋒銳利。那些有些學問的陪同人員交口稱讚;而那個目不識丁的侍者卻根本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些什麼,所有也就只好無言以對,出於禮貌,只能點頭稱是。
徐弘不想在宋的使者面前丟南唐的面子,更不了解對方的深淺。看到對方不說話,心裡越發沒底,只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北宋侍者還是出於禮貌,頻頻點頭稱是。一連幾天,對方從不辯論,只是徐弘一個人唱獨角戲,只說的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時間久了,徐弘便覺得沒趣了,也只好停了下來,再也不吭聲了。
啟發
這個故事揭示了不論任何事物, 都是有差異、有對立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構成都是矛盾統一體, 都是對立和同一的辯證統一.大千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