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候氏

徐珂《清稗類鈔》稱,山西侯氏有資產七八百萬兩,是僅次於亢氏的大戶。侯氏住介休縣北賈村,原是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由陝西遷入。康熙時,家境尚一般,有十七世侯萬瞻外出經商蘇杭一帶,專販綢緞。萬瞻生二子,長生祥,次生瑞。二子長大後,與父一起販運綢緞。他們南販北運,經過幾十年的辛苦,獲利頗豐,家業漸興。到萬瞻之孫侯興域時,侯家已是外有商號數十處、內有大量房產土地的赫赫有名的財主了,介休人稱“侯百萬”。

介休候氏簡介

侯興域,字蔚觀,生於清乾隆年間,卒於嘉慶年間。他在繼承祖業的基礎上,又苦心經營,使侯氏財產達數百萬兩以上。侯興域發展起來的商號,著名的有在平遙設的協泰蔚、厚長來、新泰永、新泰義、蔚盛長;在介休張蘭鎮設的義順恆、中義永;在晉南運城設的六來信等。這些商號大多是雜貨綢布茶莊和錢鋪。興域有子六,即泰來、恩來、慶來、迪來、章來、榮來。清嘉慶十三年(1808),侯興域已年過花甲,便將其家產,除留一部分自己養老外,余皆分作六股,分給了六個兒子。不久,興域故去。之後長子泰來、次子恩來相繼去世,三子慶來成了家長,侯氏六門的生意皆委慶來掌管。侯慶來,又名培余,字篤齋,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考中副榜,為人精明練達,頗有才幹。他主持家政後,首先把在平遙開設的蔚盛長、協泰蔚、厚長來、新泰水商號都改為帶有“蔚”字的蔚泰厚蔚豐厚、蔚盛長商號。據說所以如此改名稱,是因其父字蔚觀,改為蔚字號是永志其父創業維艱、教育後輩永世不忘之意。道光初年,侯培余又適應市場變化,把蔚字號均改為票號,又經過其子侯蔭昌的大力經營,業務飛速發展,使蔚字號成為國內著名的票號。

侯培余在北賈村大興土木,建築宅院,新建房屋、過廳、書房,極盡富麗堂皇。在侯氏新建大廳上曾有名書法家徐潤寫的一副對聯:

讀書好經商亦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亦難知難不難。

侯培余只活了三十六歲,死後由其子侯蔭昌總管侯家生意。因為侯培余是三門中人,人們習慣上稱為“三宅”,堂名是“九如堂”。

侯氏的商號以蔚泰厚實力最為雄厚,是侯氏各商號之首。蔚泰厚原是綢緞店,開設在平遙西街,和著名的日升昌票號鄰近。侯氏見日升昌由顏料行改票號後生意興隆,十分眼紅,但經營票號苦於無熟練人手。恰巧日升昌票號副經理毛鴻(歲羽)與經理雷履泰不和,毛受排擠,侯氏便趁機把毛氏拉了過來,於道光十四年(1834)將蔚泰厚綢布莊改組為票號,聘毛氏出任總經理。毛氏感激侯財東知遇之恩,誓與日升昌票號決一雌雄,銳意經營,使蔚泰厚票號業務蒸蒸日上。是年,侯財東便將蔚字號的蔚豐厚、新泰厚、蔚盛長均改為票號,並委毛氏統為指導,除在蔚泰厚給毛氏頂人力股一俸外,又在新泰厚給毛氏頂人力股一俸。毛氏對此感激零涕,大有“鞠躬盡瘁”之意。毛氏又以“加官晉爵”之法從日升昌拉出兩個熟悉業務的夥友,委以重任。後來侯氏又將天成亨布店改組為票號,形成侯氏的蔚字票號“五聯號”。在毛氏的主持下,五聯號業務突飛猛進,大獲其利。據冀孔瑞《介休侯百萬和蔚字號》一文稱,在侯蔭昌掌握蔚字號時期,各號資本如下:
蔚泰厚:24萬兩
蔚豐厚:10萬兩
蔚盛長:12萬兩(後增至16萬兩,內含平遙王培蘭資金)
天成亨:16萬兩(後增至20萬兩)
新泰厚:16萬兩
蔚長厚:15萬兩.

“蔚”字號在毛氏的大力經營下,六號擰成一股繩,到處攬生意,設定分莊,與日升昌相對抗。經過道光、鹹豐、同治30多年的發展,聲勢日增,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當時蔚字號在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廈門、福州、南昌、長沙、常德、漢口、沙市、濟南、北京、天津、瀋陽、哈爾濱、成都、重慶、蘭州、肅州、西安、三原、迪化、廣州、桂林、梧州、涼州、開封、周家口、道口、昆明、太原、運城、曲沃等地均設分在。

侯蔭昌之子從傑(1848——1908),也是位經商能手。據《侯從傑墓誌》稱:“君姓侯氏,諱從傑,字卓峰,……誥授通議大夫,賞戴花翎,郎中銜,光祿寺署正加四級附貢生。……世以權奇子母為業,委任志成,推心置腹,以信為主,雖支部幾遍全省,千里一呼無不相應。庚子以後,海內商業大局岌岌,君獨籌劃周密,他商亦均取其法,偶有岔事,得君一言而解。”

侯氏蔚字號的發展,除其經營有方外,另有一種愚弄人的手段。太平天國革命期間,蔚字號在東南各省的分莊因戰爭影響損失嚴重,致使平遙的票號發生擠兌現象,票號信用搖搖欲墜。在這關鍵時刻,侯氏用騾馬車成隊結夥,從介休北賈村向平遙的票號運送銀兩,應付擠兌局面。誰知浩浩蕩蕩的運銀車輛中,有一部分銀箱內裝的不是銀兩,而是石頭。侯氏用“瞞天過海”手段,渡過了擠兌風潮。

侯氏自興域後,泰來六兄弟雖是分立門戶,但商業經營仍在一起。具體辦法是各門在各號均有股分。如蔚泰厚光緒五年(1879)重立的契約中,共有股分十四點二個,除外姓六家的八點一個外,侯氏共有十六點一的股俸,其中合有的九點一個,長門零點七個,二門一個,三門一點五個,四門零點六個,五門二個,六門一點二個。這樣,對各商號須有一人主持管理。侯氏各門的主持又向來由三門主持,即先後由培余、蔭昌、從傑掌管。侯氏眾兄弟因三門給各門管理商號,特別在各商號給三門另立空股,後來這份空股作為“侯氏宗詞”開支,並拿出過一些收入作為地方公益開支。

侯氏家大,商號又為其家族共有,家中沒有總管,經理銀錢,並規定各門花費限額。

侯從傑去世後,由其妻王氏代管蔚字號商事,人稱“侯四太太”。這時蔚字號已呈現江河日下之勢。但侯家豪華奢侈之風仍舊。侯從傑的葬期用了6個月,開弔3天,統共花費銀一萬餘兩。侯蔭昌的侄孫侯奎,是介休縣赫赫有名的揮金如土的闊少爺。當時介休流傳著這樣的話:“介休有個三不管,侯奎靈哥二大王。”三不管中第一位就是侯奎,靈哥是介休大財東冀國定的長孫,二大王是郭壽先,是介休大財東郭可觀的弟弟。這三人在平遙、介休一帶仗著有錢有勢,橫行霸道,無人敢惹。他們平日聲色犬馬,競奢鬥富。一次侯奎在太谷某綢緞店裡吃了一頓飯,飯後經理請他選購綢緞,侯奎一時興起,當下便把該店綢緞全部買下。靈哥聽說此事,也不示弱,恰巧有一鐘錶店主請他吃飯,飯後靈哥便把該店的鐘表全部買下。每年9月20日至3O日介休張蘭鎮興辦10天廟會,侯奎、靈哥都要帶僕從車馬來趕會。他們在會上以賽車賭輸贏,一家是景泰蘭十三太保車,一家是關東灰鼠里圍出風車,駕車的騾馬都是不惜重資購買的上等好騾馬,以燃兩寸香的時間為準,由張蘭鎮西門跑到東門,再返回。看熱鬧的人擁擠不堪,快馬如飛,常有踩傷人的事故。二位闊少毫不理會,只顧自己取樂。他們還用錢票點火吃水菸斗富,看誰吃得快,燒得多。一張錢票是一千文,當時二十文買一斤麵粉,一張錢票被燒掉就相當於沒有了50斤白面。這種鬥富方法,可謂極盡揮霍之能事了。侯奎只活了43歲。辛亥革命以後,侯氏各地商號接連被搶、被燒,紛紛倒閉。但侯家的太太少爺仍然過著養尊處優、腐化奢侈的生活。他們吸食鴉片,每餐必酒肉海味。經濟來源斷絕了,就坐吃山空,靠出賣財產過活。到抗戰前夕,顯赫一時的介休侯家末代子孫侯崇基已日不果腹。不久日軍侵入山西,侯崇基終因菸癮發作和凍餓而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