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大師和瑪格麗特《大師和瑪格麗特》中兩個敘事層面交替展開。一個是現實與幻想交融的層面。小說一開始由魔王沃蘭德及其隨從來到莫斯科考察人心變化引出情節。由於魔王的到來和活動,小說中頻頻出現魔幻的場景,如劇院裡下起了盧布雨,公寓裡開起了撒旦舞會,凡人塗上魔油後變成了會飛的女妖……。然而,透過這樣的場景,人們看到了真實生活中的種種醜惡現象:品質惡劣的文聯主席、貪污受賄的房管主任、貪圖錢財的小市民等等。當然,生活中也有美好的人和事。小說中那個無名無姓的大師為人真誠,有才華,孜孜不倦地追求藝術真諦,他因害怕遭迫害而躲進了瘋人院。他的女友瑪格麗特則要勇敢得多,她不屈不撓地尋覓她的理想,並最終和大師一起獲得了他們所期待的和諧的內心、自由的空間和平靜的生活,而這也是作者本人所理想的境界。另一個是歷史與傳說交融的層面。小說中描寫了羅馬帝國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審判並處死約書亞(小說中,他既是耶穌的化身,又不同於耶穌,他是善的意志的代表)的故事。彼拉多形象具有雙重性。作為耶路撒冷的統治者,他殘酷暴戾;作為人性未泯的地方官員,他矛盾膽怯。政治上的高壓,使他最終還是不很情願地處死了約書亞。他試圖贖罪,試圖為自己洗刷罪行,但是他仍未逃脫長達1900年的良心的折磨。小說表明:膽怯是人類最可怕的缺陷。在作品的卷首,作者引了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與魔鬼靡非斯特的兩句對白:“你究竟是誰?”“我是那種力的一部分,總是想作惡,結果卻總是行善。”作者藉此來彰顯小說中的重要形象魔王沃蘭德的本質特徵。這一形象與聖經故事中撒旦有區別,他不是惡的化身,反而是惡的揭露者,在作品中起了懲惡揚善的作用。小說通過巧妙的架構和時空的切換(如魔王的講述、大師的小說、“天真漢”的夢等),將兩個層面以及相應的事件和形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小說充分顯示了布爾加科夫寄真實於魔幻、寓莊嚴於諧謔的深刻和機智,他讓讀者在他營造的獨特的藝術氛圍中品味人生的哲理。書摘:不久,第二步兵大隊繼騎兵隊之後開抵山下,隨即登上山腰,在那裡形成了另一道包圍圈。最後開到禿山的是捕鼠太保馬克指揮的中隊。士兵們排成兩行分別沿大路兩側魚貫前進。兩行散兵線中間是幾輛馬車,頭一輛車上載著由秘密衛隊押解的三名犯人,每人頸上掛一塊白木牌,牌上用阿拉米語和希臘語寫著“強盜和叛亂者”幾個大字。跟在後面的幾輛車上載著幾個剛剛做好的十字木樁、繩索、鍬鎬、水桶、斧頭等物,還有六名劊子手。刑車車隊後面跟著幾個騎馬的人,其中包括中隊長馬克、耶路撒冷聖殿警備隊隊長,還有在王宮暗室同總督彼拉多作過短暫密談的那個戴風帽的人。整個隊伍由一隊步兵斷後,步兵後面便是那些不畏烈日酷暑、一心想要見識見識這有趣場面的大批好奇者了,人數約在兩千左右。現在又有一批批好奇的朝聖者自由地加入到從城裡跟出來的好事者行列的尾部。民眾行列的上空不時響起公告人尖細的喊聲,他們夾雜在人群里,不住地反覆宣告總督十點鐘左右在廣場上宣布的話。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開到了山腳下。封鎖著山麓的騎兵對眾人一律放行,而山腰處的第二道封鎖線則只允許與行刑有關的人員通過。這些人過後,第二道封鎖線上的步兵迅速地使密集的人群分散到四周整個山腰上,於是,圍觀的民眾就處在上下兩道包圍圈之間了——上面是步兵,下面是騎兵。由於步兵封鎖線不很密集,倒是還能看清楚行刑地點。且說,車隊開上山已經有三個多小時。禿山頂上的太陽已經漸漸往西偏斜,但還是熱得叫人無法忍受。兩道封鎖線上的士兵叫苦連大,加上寂寞無聊,免不了暗地裡詛咒那三名強盜,從心底里盼著他們儘快死掉。在山腳下警戒登山路口的騎兵中隊長是個小個於敘利亞人。他額頭上冒著汗珠,汗水浸漬的白上衣的背部已經沾上了一層塵土,變成了深灰色。他不時地來到第一小隊的皮水桶前用手捧一口水喝,再把纏頭巾浸潤一下。他這樣稍微輕快一下之後,便又回到塵上瀰漫的上山路去來回巡視。他邁著大步,腰間的長佩劍撞擊著繫著帶子的高筒皮靴,發出咯咯的響聲。中隊長認為自己應給部下作出軍人的頑強和忍耐的表率。但他很愛惜士兵,讓士兵們把長矛插在地上搭成金字塔形,把各人的白斗篷蒙在上面做成帳篷。於是敘利亞騎兵們便可以鑽進帳篷去躲避那炎炎烈日了。水桶很快都見了底。各小隊輪流派人到山下一條小河溝里去打水,那裡有幾棵半乾枯的桑樹,稀疏的樹蔭下有一條發了渾的小溪還在這惡魔般的炎炎烈日下苟延殘喘。樹蔭下站著幾個寂寞的看馬人,他們隨著不斷移動的樹蔭移動著,看守著那些如今也已無精打采的軍馬。士兵們的疲倦和他們對三名強盜的咒罵是可以理解的。總督曾擔心在這座可憎的城市執行死刑有可能引起騷亂,幸虧他擔心的事並沒有發生。出乎意料的倒是,行刑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後,山腰的步兵封鎖線和山麓的騎兵封鎖線之間已經一個圍觀的人都看不見了:烈日轟走了人群,把人全趕回了耶路撒冷。現在,羅馬步兵的封鎖線外只剩下了兩隻狗,不知是誰家的,也不知是怎么跑到這裡來的。但它們也已被烈日曬得疲憊不堪,趴在地上伸出長長的舌頭,艱難地喘著粗氣,對身旁的綠背大蜥蜴毫不理睬——只有這些蜥蜴不怕烈日的烘烤,繼續在滾燙的石頭和一種有大刺的爬蔓植物之間鑽來鑽去。無論在滿城軍隊的耶路撒冷市內,還是在這嚴密封鎖的禿山上,都沒有發現有人企圖劫刑場。民眾已返回城去,行刑場面確實沒有什麼好看的。而城裡的家家戶戶都已經在準備迎接今晚開始的偉大逾越節了。警戒在山腰的羅馬步兵比下面的騎兵更苦。中隊長捕鼠太保只允許士兵摘下頭盔,用浸了水的白頭巾纏住頭,但要求他們繼續持矛站立,不準坐下。他自己也纏上一條白頭巾,但卻是於的,沒有浸水。他在幾個劊子手附近來回踱步,甚至掛在上衣胸前的兩塊銀制獅頭甲、護腿鐵甲、佩劍和佩刀都沒有摘下來。熾熱的陽光向他直射,但絲毫不能傷害他,胸前的銀獅頭好像被太陽燒成了翻滾的銀水,射出刺眼的強光,叫人不敢正視。捕鼠太保那張醜陋的臉上既沒有顯出疲倦,也看不出有任何不滿,似乎這個巨人隊長還能夠這樣走上整整一天,一夜,再加上一天,總之,需要走多久,他就能走多久——就像現在這樣,兩手叉在掛著銅牌的沉重的腰帶上,走來走去,就像現在這樣,時而以嚴峻的目光瞅瞅幾個綁著受刑者的十字木樁,時而瞅瞅包圍圈上的士兵,就像現在這樣,用毛茸茸的皮靴尖冷漠地踢開腳下碰到的、被時間洗白了的人骨頭或小燧石,走來走去。戴風帽的人坐在離十字架不遠的一隻三條腿小凳上。他泰然危坐,很少動一動,只是偶爾出於寂寞才用手裡的小樹枝在沙地上劃幾下。前面我們曾交代過:步兵封鎖線外一個人也沒有了。其實,這話不夠確切。這裡還是有一個人的,但他不是呆在大家都能看得見的地方。他不是呆在便於觀看行刑場面的、有一條上山小路的那面山坡上,而是呆在北山坡上。這裡坡陡,路不平,不易通行,還有深溝和石縫。石縫中有一株病無花果樹,它緊緊抓住那一小塊被上天詛咒的無水的土地,掙扎著還要活下去。這個唯一不是死刑執行者,而是觀看死刑的人,就呆在這棵根本沒有蔭涼的無花果樹下。他從一開頭就坐在這裡一塊石頭上,也就是說,他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個多小時。的確,要想看行刑場面,他選的這塊地方並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差的。但是,這裡倒也能看見那些木樁,還能看見站在警戒線內的中隊長胸前兩個閃光的白點,而這些對一個顯然不願引人注意、不願受到十擾的人來說,看來已經足夠了。然而在四小時之前,當執行死刑的程式剛剛開始時,此人的行徑卻不是這樣,而是非常容易引人注意的,也許正因為如此,他現在才改變了做法,躲到了一旁。四小時前,行刑車隊剛剛通過散兵警戒線登上山岡頂,這個人就跑上山坡來了,而且,看那樣子顯然是來遲了。他不是走上山來,而是一路上擠開人群氣喘吁吁地跑上來的。當他發現自己也同別人一樣被隔在封鎖線外時,他曾裝作聽不懂士兵的憤怒呵斥的樣子,天真地企圖從士兵身旁闖進去,闖到行刑地點,因為那裡已經把犯人從刑車上推下來了。為此他的前胸受到矛柄的狠狠一擊,打得他倒退幾步,大喊了一聲——倒不是因為痛,而是由於絕望。對於打他的那個士兵,他只用渾濁的、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眼睛瞥了一眼,仿佛他是個對於肉體疼痛沒有知覺的人。他捂著胸脯,連咳帶喘地繞著山坡跑,想在北坡的警戒線上找到個小夾縫鑽過去。但是,已經退了:封鎖線嚴嚴實實。他愁眉苦臉、痛苦異常。然而卻不得不放棄他沖向刑車的企圖。這時馬車上的十字木樁也已經卸了下來。他明白:再企圖往裡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只能是自己也被抓起來,而今天的計畫里可絕沒有包括被拘留這一項。因此,他便來到這崖石裂縫處,這裡比較安靜,誰也不會打擾他。現在,這個長著黑鬍子、被烈日和失眠折磨得眼圈紅腫的人正坐在石頭上,雙眉緊鎖,思緒萬乾。他時而唉聲嘆氣,解開身上那件不知穿著它流浪了多久的、已經由天藍色變成灰白色的骯髒長衫,看看流著骯髒汗水的、被矛柄打傷的胸膛,時而在難忍的悲痛中抬眼望望空中盤鏇的三隻大兀鷲(這三隻預見到豐盛宴席的食屍猛禽早就在高空盤鏇了),時而又絕望地盯著眼前的黃土地,看著一塊破碎的狗頭骨和在它周圍亂爬的大蜥蜴。心中容納不下的巨大痛苦使他不時地自言自語。他忍受著極大的精神折磨,在石頭上搖晃著身子,用指甲抓撓黝黑的胸膛,喃喃地咒罵自己:“啊!我真傻!大傻瓜,簡直像個沒頭腦的女人!孬種!是具死屍!我不是人呀!”他耷拉下腦袋,不言語了。過一會兒,他從木水罐里喝幾口溫水,便又來了精神。他不時地摸摸藏在懷裡長衫下的刀子,又摸摸擺在眼前石頭上那張羊皮紙和旁邊一根尖頭小木棍以及盛著墨汁的小皮囊。那羊皮紙上已經寫著一些字了:時間在流逝,我,利未·馬太,仍呆在禿山上,而死亡卻還沒有到來!下面寫的是:太陽向西偏了,但死亡尚未到來。現在,利未·馬太又絕望地用尖木棍寫下了這樣一行字:上帝,你為何對他發怒?快賜予他死亡吧!寫下這句話後,他有聲無淚地嗚咽了一陣,又用指甲抓傷了自己的前胸。利未·馬太這樣傷心絕望,是因為耶舒阿和他兩人遭到的可怕挫折,而且,按他自己的想法,還有他馬太個人犯下的重大失誤。前天日間,耶舒阿和馬太在耶路撒冷城郊伯法其的一個種菜人家裡做客,因為種菜人非常愛聽耶舒阿所傳的道。那天上午兩位客人幫主人在菜園裡忙了半天,原打算等到傍晚涼爽時再進城去。但後來不知為什麼耶舒阿急著要走,說他去城裡有急事要辦,所以,剛過晌午他就獨自往耶路撒冷去了。這是利未·馬太的第一個失誤。他為什麼,為什麼要讓耶舒阿一個人走呢?!到了傍晚,馬太自己又沒有能進城去,因為他突然病倒了。他渾身打戰,身上像火炭一樣熱,牙齒磕碰得格格響,不住地要喝水。他根本不能走路,躺倒在種菜人板棚里的馬披上,一直呆到第二天(星期五)的黎明。誰想到,一夜過去,他的病竟霍然而愈。雖然他還很虛弱,兩腿發軟,但因為某種不祥的預感使他惴惴不安,他便辭別主人,動身往耶路撒冷走去。進城後他發現,預感沒有錯——大禍降臨了。馬太和民眾一起聽到了總督宣布的判決。當犯人被解往禿山時,馬太夾雜在好奇的人群中跟著警戒刑車的兩排衛兵線一起往前跑,想方設法暗暗讓耶舒阿知道:現在還有他利未·馬太在他身邊,他沒有在這人生的最後旅程中拋棄他,他在為他的速死而祈禱。但是耶舒阿直視著自己被帶去的遠方,當然沒有發覺馬太。車隊走出一里多路時,擠在衛兵線外的人群中、跟著往前跑的馬太,忽然產生一個簡單而明智的念頭,他為此十分激動,不由得罵自己沒有早想到這一點。車隊兩旁的衛兵線並不很密,前後衛兵之間是拉開一些距離的。如果看準時機、動作敏捷的話,一彎腰就能從衛士中間衝到刑車旁,跳上車去,那么,耶舒阿就可以免受折磨了。只需一瞬間就能把刀子捅進耶舒阿的後背,對他喊一聲:“耶舒阿!我來救你,也跟你一起去!我是馬太,你忠實的、唯一的弟子!”假如上帝再多賜給一瞬間自由,他還可以再把刀子刺進自己胸膛,免得死在木樁上。不過,從前的稅吏馬太不大考慮這第二點。自己如何死法,他都無所謂。他只希望一生從未對任何人做過任何壞事的耶舒阿不再受痛苦的折磨。計畫很好,可問題出來了:馬太身邊既沒有帶刀,也沒有帶一分錢。利未·馬太氣急敗壞地從人群中擠出來,回頭朝城裡跑去。他那燃燒著的頭腦里只有一個瘋狂的想法:要不惜採取任何手段在城裡立即搞到一把刀,再跑回去追上刑車。他跑到城門前,在蜂擁著進城的駱駝隊和人群中敏捷地鑽動著擠進城門,立刻便看到左側路邊有一家敞著門的麵包鋪。在滾燙的大道上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馬太,極力控制著呼吸,大搖大擺地走進麵包鋪。他向站在櫃檯里的老闆娘打了個招呼,請她把貨架最上層那個大圓麵包拿給他,他像是特別看中了那一個。老闆娘剛一轉過身,馬太便悄悄抄起櫃檯上切麵包用的長刀溜之大吉了。這把刀再好不過,磨得像刮臉刀一樣鋒利。幾分鐘後馬太已經跑在雅法大道上,但他已經看不見前面的行刑車隊了。他繼續奮力往前追趕,有時候不得不一動不動地趴到土地上喘一喘氣潤而使騎著騾子或徒步趕往耶路撒冷的人們投過來驚奇的目光。他躺在地上,聽到自己的心臟不僅在胸中,而且在腦殼裡和耳朵里咚咚地跳動。稍稍喘過一點氣之後,他便爬起來繼續跑,但速度越來越慢。當他遠遠看到前面塵上飛揚的大隊人馬時,那支隊伍已經到達山腳下。“啊,上帝……”馬太發出痛苦的呻吟,意識到自己來遲了。他確實是來遲了……行刑已經持續了整整四小時,馬太的痛苦達到了極點。他陷入了瘋狂狀態:他從石頭上站起來,把偷來的、如今覺得毫無用處的刀子扔在地上,一腳踩碎術水罐,斷了自己的水源,扯下纏頭巾,抓著稀疏的頭髮狠毒地詛咒自己。他胡言亂語地咒罵自己,咆哮,吐唾沫,甚至怨恨自己的爹娘生下這么個笨蛋。咒罵和埋怨都無濟於事。炎炎烈日下的一切毫未因此改變。於是馬太閉上眼睛,握起兩隻乾瘦的拳頭,伸向天空,伸向太陽,伸向此刻越偏越低、把影子越拉越長、正準備落入地中海的太陽。他請求上帝馬上顯示奇蹟,立刻賜予耶舒阿死亡。(第16章)
編輯推薦
《大師和瑪格麗特》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它是一本“對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現實進行惡意嘲諷”、“主張向惡勢力投降並為它服務”的怪誕小說呢?抑或是“啟迪人們內心的善,淨化人的心靈”、“幫助人們牢牢把握住自己內心的道德準繩”、歌頌“人對真善美的大膽追求的”“當代蘇聯文學中的一部主要傑作”呢?眾說紛紜。
後記
“蓋棺公論定,不泯是人心”。這句古話看來只表達了部分真理。無數史實表明,人心不泯確係不易之論,而蓋棺論定則未必盡然。對《大師和瑪格麗特》及其作者米?布爾加科夫評價的變遷便是適例。三十年代脫稿、六十年代始得與蘇聯讀者見面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甫問世即轟動文壇,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議論聲二十年經久不息,而且,如一位評論家所說,“每篇評論都大有引出另一篇新評論之勢,這種情形一時似難結束”。一部描寫古代傳說和半世紀前的蘇聯生活的作品,何以引起八十年代讀者如此廣泛的興趣?為什麼小說一版再版,還總是立即被搶購
作品目錄
譯序
第一部
第一章 千萬別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章 本丟?彼拉多
第三章 第七條論據
第四章 追捕
第五章 格里鮑耶陀夫之亂
第六章 果真是精神分裂
第七章 凶宅
第八章 教授和詩人的決鬥
第九章 卡羅維耶夫的把戲
第十章 來自雅爾達的訊息
第十一章 伊凡人格二重化
第十二章 魔術及其揭秘
第十三章 主人公出現
第十四章 光榮屬於雄雞
第十五章 尼卡諾爾?伊凡諾維奇的夢
第十六章 行刑
第十七章 不安的一天
第十八章 不走運的造訪者
第二部
第十九章 瑪格麗特
第二十章 阿扎澤勒的潤膚霜
第二十一章 飛翔
第二十二章 燭光下
第二十三章 撒旦的盛大舞會
第二十四章 救出大師
第二十五章 總督如此拯救加略人猶大
第二十六章 掩埋
第二十七章 50單元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 卡羅維耶夫和別格莫特的最後旅程
第二十九章 決定大師和瑪格麗特的命運
第三十章 該走了!該走了!
第三十一章 麻雀山上
第三十二章 寬恕和永久的樂園
尾聲
點評鑑賞
小說通過巧妙的架構和時空的切換(如魔王的講述、大師的小說、“天真漢”的夢等),將兩個層面以及相應的事件和形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小說充分顯示了布爾加科夫寄真實於魔幻、寓莊嚴於諧謔的深刻和機智,他讓讀者在他營造的獨特的藝術氛圍中品味人生的哲理。
《大師和瑪格麗特》的莫斯科現代故事中活躍著一個敘述者的形象,但敘述者敘述視角的轉變使小說形成了不可靠的反諷敘述與可靠的全知敘述的交叉和變化,也為作品帶來了諷刺與抒情的不同風格;在耶路撒冷古代故事中,看似客觀的敘述卻由於作者對讀者與主人公情感和理智距離的雙重控制而成功地傳達了作者的道德價值觀。在小說總體可靠的敘述方式之下,作者故意留下了對小說進行符合現實生活邏輯的或怪誕神話的不同解讀可能。小說多角度、多層次、多風格的敘述帶來了敘述方式的開放性,形成了一座敘述的迷宮。
相關版本
《大師和瑪格麗特》中文譯本:
1998年,《大師和瑪格麗特》,戴驄、曹國維譯,作家出版社
1987年,《大師和瑪格麗特》,錢誠譯,外
國文學出版社
1987年,《莫斯科鬼影:大師和瑪格麗特》,徐昌翰譯,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6年,《大師和馬格麗達》,王振忠譯,北京中央名族大學出版社
2000年,《大師與瑪格麗特》,嚴永興譯,譯林出版社
2004年,《大師和瑪加麗塔》,高惠群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年,《大師與瑪格麗特》,王男栿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9年,《大師與瑪格麗特》,蘇玲譯,山東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布爾加科夫(1895-1940),二十世紀俄羅斯文學大師。代表作
《大師和瑪格麗特》是俄羅斯少有的一部帶有魔幻怪誕色彩的小說,在作者逝世二十五年後才得以公開發表。巧妙的構思、離奇的情節、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藝術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在西方和俄羅斯被譽為“諷刺文學、幻想文學和嚴謹的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錢誠(1922-),本名錢育才,字裕民,河北定州人。1945年畢業於國立大學哈爾濱學院,任俄語翻譯。後又畢業於長春大學法學院和哈爾濱外專。1950-1951年在哈外專編著《俄語語法》。1979年調北京師範大學任《蘇聯文學》雜誌副主編。曾譯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作家的作品多部、索忍尼辛《古拉格群島》第三卷及中短篇小說多篇。
序言
“蓋棺公論定,不泯是人心”。這句古話看來只表達了部分真理。無數史實表明,人心不泯確係不易之論,而蓋棺論定則未必盡然。對《大師和瑪格麗特》及其作者米·布爾加科夫評價的變遷便是適例。
三十年代脫稿、六十年代始得與蘇聯讀者見面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甫問世即轟動文壇,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議論聲二十年經久不息,而且,如一位評論家所說,“每篇評論都大有引出另一篇新評論之勢,這種情形一時似難結束”。一部描寫古代傳說和半世紀前的蘇聯生活的作品,何以引起八十年代讀者如此廣泛的興趣?為什麼小說一版再版,還總是立即被搶購一空呢?另一方面,蘇聯一些權威性資料中關於布爾加科夫的條目內容一再修改,由對他嚴厲批判變為肯定其創作及藝術成就,對這部作品由“默殺”轉到承認其為諷刺哲理小說,這都是十分耐人尋味的。
《大師和瑪格麗特》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它是一本“對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現實進行惡意嘲諷”、“主張向惡勢力投降並為它服務”的怪誕小說呢?抑或是“啟迪人們內心的善,淨化人的心靈”、“幫助人們牢牢把握住自己內心的道德準繩”、歌頌“人對真善美的大膽追求的”“當代蘇聯文學中的一部主要傑作”呢?眾說紛紜。本書作者布爾加科夫又究竟是一個“不理解無產階級十月革命”、“暴露了本身的人道主義弱點”的平庸作家呢?還是一位思想深邃、“以大無畏精神向一切惡提出挑戰”、“集諷刺作家、幻想題材作家、現實主義作家的天才於一身”的文學大師呢?他為何曾把花費兩年心血寫到第十五章的這部作品的原稿付之一炬,後來又重新握筆,前後歷時十二載,八易其稿呢?他在自知身患絕症、不久人世的情況下,在生活困苦、精神壓力沉重、明知這部作品不可能發表的處境中,是什麼力量支持他堅持修改並補充它,直至生命之燭燃盡呢?現在看來,至少可以說:蓋棺時某些人論定他為“反政治的小說家和不嚴肅的幽默家”,把他的作品說成是“存心取悅於讀者”、“惡意諷刺現實”等,這些結論是下得過於倉促了。為布爾加科夫恢復名譽成為蘇聯文藝界一樁重要事件,他的作品在八十年代仍如此暢銷,這裡必定有其內在原因。我們應該努力通過作者的思想、生活及創作道路探索他的創作意圖,在作品本身中尋找其藝術魅力的源泉及上述問題的答案。
米哈伊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布爾加科夫一八九一年五月十五日出生於基輔市一個神學教授的家裡。年幼的米哈伊爾在這個鄙薄驕奢、追求理想、崇尚平和、喜愛獨立思考的典型俄羅斯知識分子家庭里,在多子女和睦相處的幸福環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曾幻想當歌劇演員。九歲時初讀《死魂靈》,便深深愛上了果戈理獨特的諷刺藝術風格。但他中學畢業後,卻考入了基輔大學醫學院。十月革命時他已是個大學畢業後在斯摩棱斯克省一所官立醫院工作了一年半的年輕醫生了。一九一八年春他返回基輔家中,不久即作為醫生被佩特留拉分子徵召。逃出後再度被徵召。一九一九年國內戰爭的風雲把他帶到了大高加索山脈北麓的弗拉季高加索(今奧爾忠尼啟則市)。他在這裡為地方報刊寫些小文章,為劇院寫些宣傳鼓動性劇本,初步顯露出幽默和諷刺的天才。次年二月十五日,他毅然宣布完全放棄醫生職業,開始了文學生涯。兩年後他開始在《汽笛報》工作,同時為其他報刊撰稿,以親身經歷為題材寫出了一系列發人深思的短篇小說、特寫和小品文等,對當時種種不良社會現象進行了揭露和嘲諷,以其深入而細緻的觀察和風趣而辛辣的語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喝彩。他的中篇小說《不祥的雞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高爾基等人的重視。一位有才華的諷刺作家和劇作家趨於成熟。但與此同時,矛盾也日益暴露了。據老作家瓦·卡達耶夫回憶,布爾加科夫比當時《汽笛報》大多數記者年長十歲左右。由於出身、經歷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在對許多問題的認識上他與周圍一些革命熱情甚高、但缺乏理論甚至文化修養的年輕人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一些自封為“革命文學”代表的人對他的指摘也日益激烈。 二十年代是蘇聯政治思想領域充滿激烈鬥爭的時期,文藝界的情況尤為複雜。當時,被列寧斥為“偽造歷史唯物主義和玩弄歷史唯物主義”的所謂“無產階級文化派”正在大力推行其否定過去一切文化、創建特殊的“無產階級文化”的實驗。“拉普”自封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惟一詮釋者,提出“沒有同路人,不是同盟者就是敵人”的錯誤口號,動輒把創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分歧說成政治問題,把一切諷刺文學都看成“給蘇維埃社會抹黑”。連馬雅可夫斯基的諷刺劇《澡堂》也遭禁演。用維·奧澤羅夫的話說,當時“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思想、粗暴的命令主義和宗派主義方法造成了一種令人無法忍受的氣氛”。
在這樣的時期,一九二六年十月,公演布爾加科夫根據其長篇小說《白衛軍》改編的劇本《圖爾賓一家的命運》(以下簡稱《圖爾賓》)當然會引起強烈反響。劇場裡雖然場場滿座,但在許多民眾為它歡呼的同時,也有些人憤怒地譴責此劇,叫喊“美化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白衛軍辯護”、“仇視革命”。因此一九二七年《圖爾賓》曾一度被禁演。接著,瓦赫坦戈夫劇院上演他的《佐伊卡的住宅》和《紫紅島》。作者為此受到越來越猛烈的攻擊,他的住處受過搜查,本人受過傳訊,有的作品(如中篇小說《狗心》)被查禁、被沒收。他在一九二七年以《青年醫生札記》的總題目發表的一組短篇小說,實際上便成了他生前在蘇聯發表的最後一部作品。在這種形勢下,莫斯科藝術劇院關於公演他的另一部話劇《逃亡》的預告引起了軒然大波是很自然的。儘管高爾基也認為《逃亡》“是一部極好的喜劇,看不出對白衛軍有任何美化”,但結果,不僅《逃亡》未能上演,連《佐伊卡的住宅》、《紫紅島》和《圖爾賓》等也都被禁演了。
只是二十年後,當《史達林全集》出版時,人們才知道,原來是史達林在一九二九年初寫的一封信中曾指出:“布爾加科夫的《逃亡》……是企圖為白衛分子的活動作辯護或半辯護的表現……是一種反蘇維埃現象”。史達林還曾表示希望作者對《逃亡》中的八個夢“再增加一兩個夢”,以便寫出“國內戰爭的社會動力……使觀眾能夠了解……布爾什維克做得完全正確”。當時的收信人是否曾把史達林這一希望轉告作者,我們不得而知,但事實是:《逃亡》沒有補充,也未能上演。在同一封信中史達林還說,《圖爾賓》“這個劇本本身並不那么壞,因為它給我們的益處比害處多……顯示了布爾什維克無堅不摧的力量”,可他同時又認定劇作者並無達到這種客觀效果的主觀願望。這樣,布爾加科夫的種種遭遇和焚稿就不難理解了。但布爾加科夫並未被壓垮,他決心“微笑著接受厄運的挑戰”,表現了堅定的信念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一九二七年,他開始寫作以法國古典喜劇大師莫里哀的生平為背景的劇本《莫里哀》。據作者自己說,這個劇是為了突出“藝術家與政權”的主題,表現“真正的藝術與君主專制制度的互不相容”。第二年他開始了長篇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的創作。
然而,輿論和生活的壓力畢竟是巨大的。在作品不能發表、生活困難、朋友疏遠、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布爾加科夫邁出了他生平重要的一步——一九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他直接給史達林寫了一封坦率而誠摯的信。他直言不諱地說明了自己的處境:“我分析了我的剪報冊,發現國內報刊上對我十年來的文學創作活動總共刊載過三百零一篇評論,其中讚揚的只有三篇,其餘二百九十八篇均屬敵視和謾罵的。”他聲明他的立場和態度被評論界歪曲了,請求當局只根據作品對他進行評價,不要夾雜其他因素。同時,他請求政府在莫斯科藝術劇院給他一個助理導演的職位,並說:“如果不能任命我為助理導演,我請求當個在編的普通配角演員。如果當普通配角也不行,我就請求當個管劇務的工人。如果連工人也不能當,那就請求蘇聯政府以它認為必要的任何方式儘快處置我,只要處置就行……”
一九三○年四月十八日,布爾加科夫家裡沉默已久的電話忽然響起來——電話是史達林親自打來的。事後,作家的夫人葉蓮娜‘謝爾蓋耶夫娜根據丈夫的口述在日記里追記了這段談話:
史達林 您的信,我們收到了。我們幾個同志都看過了。我們表示同意,您會接到答覆的。不過,或許真的應該放您到國外去?怎么,我們已經使您很厭煩了嗎?
布爾加科夫 最近這個時期我一直在反覆思考:一個俄羅斯作家能不能居住在祖國之外?我覺得,不可能。
史達林 您想得對。我也這么想。您是希望在哪兒工作?是在藝術劇院嗎?
布爾加科夫 是的,我希望這樣。我表示過這種願望,但他們拒絕了。
史達林 那您就遞一份正式申請嘛!我看,他們會同意的……
史達林的電話就是對那封信的回答。日理萬機的史達林親自打來電話,這本身就足以說明許多問題了。後來,布爾加科夫被錄用為助理導演了,業餘仍從事文學創作。這期間他完成了劇本《莫里哀》和一部同名傳記體中篇小說及一個劇本《亞當和夏娃》,還為巴黎出版社修改了《白衛軍》全文,並重新開始寫《大師和瑪格麗特》。一九三二年一月中旬,蘇聯政府作出決議:可以恢復《圖爾賓》的上演。二月十八日該劇重新與觀眾見面。演出結束時觀眾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要求與劇作者見面,演員謝幕達二十次,但呆在後台的作者卻始終沒有露面。他當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因為他最清楚自己的處境:其他作品仍然不能發表或上演,幾篇新作送審後沒有回答,出國旅行的申請遭到拒絕,當局對他的看法不見好轉。不過,逆境卻使這個“自幼靦腆、斯文、安靜”的人充分顯示了他真正的品質。他認為:“作家不論遇到多大困難都應該堅貞不屈……如果使文學去適應把個人生活安排得更舒適、更富有的需要,這樣的文學便是一種令人厭惡的勾當了。”他言行一致,不顧戲劇界權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意見,拒絕修改《莫里哀》,堅持貫徹自己的創作意圖,致使該劇的上演一拖幾年,上演後又隨即受到《真理報》的嚴厲批判而停演。他又拒不按出版者的意圖修改同名小說《莫里哀》,小說因而也未能出版。他堅守自己的人生信條。在臨終前十天他還對初次來探視的全蘇作協書記法捷耶夫直率地談出了自己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使這位來作“禮節性探視”的“文藝界大官”深受震動,不由得坐了幾個小時,事後還為與他相知太晚而深感遺憾。法捷耶夫終於承認布爾加科夫“是一個不論在創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沒有背起沉重政治謊言包袱的人。他走過的是一條真摯的人生之路。”歌德說過:“每個藝術家身上都有一顆勇敢的種子。沒有它,就不能構想會有才華。”布爾加科夫的才華是和他的勇敢分不開的,他把自身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米哈伊爾·布爾加科夫一九四。年三月十日於莫斯科逝世。他的《大師和瑪格麗特》直至一九六六年十二月才由蘇聯大型文學刊物《莫斯科》首次發表。
初看,《大師和瑪格麗特》似乎“就是一個魔王沃蘭德走訪莫斯科,捉弄‘莫斯科居民’的荒誕故事”,具有“明顯的諷刺現實的意義”。再看,我們便會被“小說中的小說”——彼拉多處死耶穌的情節所吸引,它使我們產生一種新鮮感的同時,還在我們頭腦里畫出一些暫時還輪廓不清的問號。又仔細讀一遍,我們便會吃驚地發現作者是多么巧妙地把歷史傳奇、神秘幻想和二三十年代的莫斯科現實生活糅合起來,讓人和妖、神和鬼、賢和愚、美和醜一齊來顯示其本來面目,把許多表面上彼此無關、實質上涵義相通的故事連成了一個獨特的有機的藝術整體。由此,我們不由得便要思考各種人物——歷史的、幻想的、現實的人物的命運,探索作者的創作意圖,當然,這時便難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無怪乎康·西蒙諾夫說:“《大師和瑪格麗特》屬於這樣一類書,對這類書,不同的讀者將抱著不同的態度閱讀它,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喜愛它,各自從中汲取不同的養分。”
不論從藝術結構上看,還是從思想內涵上看,《大師和瑪格麗特》都是一部多層次、多側面的複雜作品。在這裡,社會庸俗生活的畫面、一張張醜惡嘴臉、純真的愛情、執著的追求、善惡美醜之間的鬥爭、人生價值的思考、精神支柱的求索、永恆真理的探討,都各自在不同層次上顯示著藝術魅力;從人物的心理描寫、性格刻畫,到餐廳、劇院、機關、商店裡的種種景象,一個個不同的側面使我們目不暇接。布爾加科夫以其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和高超的結構技巧把我們帶進一個奇妙的世界。在這裡,我們會感到遙遠的歷史事件仿佛就發生在眼前,虛幻的東西仿佛是現實,生活中的現實反而像是夢幻;有些乍看使我們感到荒唐之極、為之震驚的現象,冷靜一想,卻原來是早已司空見慣的,只是我們過去沒有留意或不敢去想它而已。作者帶著我們時而飛向月宮,時而進入地獄,時而倒退兩千年站在各各他的十字架旁,時而又回到莫斯科,呆在精神病院……可是,我們並不因這迅速的時空變化而頭暈目眩,反倒覺得情節錯落有致,線索涇渭分明,每個懸念都有著落,每一伏筆都有交待,處處可見作者長期構思的痕跡。讀後掩卷沉思,透過離奇的情節和揶揄的語言,我們便能感到,貫穿全書的是作者嚴肅的哲理思考。耶舒阿(即耶穌)為信念獻身、彼拉多落得千年悔恨、柏遼茲無法支配自己、伊萬變成另一個人、大師未能進入光明世界、瑪格麗特得償夙願、怠慢忘身者當眾出醜、撒旦對人心進行考驗,這一切實質上都在說明一個中心問題:精神支柱對於個人以及整個社會的極端重要性。精神支柱是須臾不可或缺的,缺了它,人不過是一具行屍走肉,社會便失去其賴以維繫的力量,變為互相撕咬的一群。
有人說柏遼茲是“魔王惡作劇的無辜犧牲品”。在作者看來,這裡既沒有惡作劇,也談不到無辜。他認為,可惡而又可怕的並不在於相信耶穌和撒旦的存在與否,而在於不應由此得出結論:既然沒有上帝和魔鬼,人便可以為所欲為,並從而否定一切文化傳統、精神價值和人們心中的“上帝”——最根本的善惡觀念。作者認為,正是這種認識中蘊含著對人類發展前途的莫大危險。作品反映出一位有歷史責任感的文學大師對人類文化傳統、對善與惡這一永恆主題的嚴肅思考。這是作者人生哲學和創作思想的總結,是他留給後世的寶貴遺產。
把現實、幻想、歷史、神話糅到一起的怪誕形式只是為創作意圖服務的手段,是內容本身的需要,不是作者的目的,更不是為了“取悅讀者”。作者確實在嘲笑和諷刺,但他不是在抒發胸中的鬱悒,而是在嚴肅地批判。使用奇特的手法不是譁眾取寵,而是為了更鮮明地突出人們習以為常的某些事物的實質。為了揭示本質,啟迪人思考其未曾思考、不願或不敢思考的問題,而讓神怪出現,讓無生物說話,用狗、馬等動物的眼睛進行觀察等手法,在文學作品中原本不是鮮見的。總之,作者的“笑”是嚴肅的,是有積極意義的,它不只是在否定,而本身就包含著肯定。作者為我們留下的是一部獨特的幻想哲理小說。
構成這一藝術整體的幾十個人物,都有“個性”,都呈現為一個小小的“世界”,都是這個整體所必需的。但是,本書的真正主人公是誰?對這個問題還存在不同的看法。從書名看,很明顯。但如果思考一下作品的內容、創作過程、作者的處境以及確定最後書名之前的幾種方案(《魔法師》、《蹄足顧問》等),看法就不盡相同了。這裡只對其中幾個人物作些簡單的分析。
“黑暗世界之王”沃蘭德的形象貫穿全書。按傳統看,他應是“惡”的象徵;他與馬太的對話像是在為黑暗和惡辯護;他的隨從也在莫斯科作出了許多荒唐事。但這並不足以說明他就是惡的化身。他來莫斯科,目的是了解“莫斯科居民的內心是否發生了變化”,他認為這個問題比物質建設成就“更為重要”。為此,他選擇了劇院這一最容易觀察大眾的場所。他沒有惡作劇,只是造出一些誇大事物本質的環境來檢驗人們大聲宣布的信念是否真誠,是否堅定。他與靡非斯特不同,他既不保護惡,也不誘人作惡,只是按“分工”管理那些該由他管的(作惡的)人。我們看到,他既沒有參與耶路撒冷那場大悲劇,也沒有想影響莫斯科的生活。他局限於考驗和觀察。柏遼茲、索克夫、麥格爾的死只是他所預見到的。在他的考驗面前,自稱無神論者的柏遼茲和伊萬卻暴露了他們的信念的脆弱性(看到“透明男人”便“面無血色,心慌意亂”;去追趕外國教授要拿起蠟燭,掛上聖像)。至於“盧布雨”和“法國時裝”,分明是“戲法”,但人們就是寧願信其真,不願信其假。非分之想、貪慾之心迷住了人們的良知,才招來了侮辱。“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既然人自己不尊重自己,豈能指望別人尊重他?沃蘭德非但不迫害善,不倡導惡,他還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和回心向善的人。沃蘭德沒有干涉生活的自然發展,而是聽任人們在各自面前的許多道路中自由選擇。當然,道路可以自由選擇,但後果也必須自己承擔。
還可以從沃蘭德關於亞巴頓的談話看出他對善與惡所持的超然態度。而如果從他最後飛離麻雀山時恢復的本來面目看,他又像是自然界和生活本身,即體現著偉大辯證法、包含著矛盾、包含著光明與黑暗、善與惡、同時又超然於這一切之上的大自然本身。總之,沃蘭德不是善的對立面。他的形象非但不使人產生憎恨、厭惡或恐懼,倒毋寧說,在這個沒有沃蘭德的世界裡,或許人們還寧願出現這樣一個沃蘭德呢。
直到第十三章才正式登場的大師是個始終不知姓名的人。這位歷史系畢業生只因中彩得了一筆錢,便自認為生活有了保障,遂放棄博物館的工作,去專門從事寫作。他的秘密情人瑪格麗特崇拜他的才華,稱他為“大師”,他也就以大師自稱。由於他以耶穌故事為題材寫的小說剛發表一部分便遭到圍攻,他惶恐萬分,最後拋棄一切,逃進瘋人院。他發現瘋人院裡“並不那么糟”,因為那裡一切聽安排,無須自己思考。這個人確實以極大的勇氣和熱情寫出了一部小說,但他自己又把它燒毀了。後來,當沃蘭德問他將來的打算時,他表示:即使有可能,他也無意再從事寫作。他做的另一件事是培養了一個“學生”——伊萬。但是這個在大師啟發下“明白了許多道理”的伊萬並沒有走大師的路。大師最終沒有贏得光明,只配從沃蘭德那裡得到永安。瑪格麗特身上無疑體現了俄羅斯女性的優秀品質。她那熾烈的愛、善良的心、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和勇敢的獻身精神,都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她和大師的最後結局無疑也是作者為永恆的愛譜寫的一首頌歌。
作者對彼拉多的獨特處理主要不在於這一人物是否符合《聖經》或歷史,而在於作者賦予他的新的特質發人深思。作者通過彼拉多向我們揭示了耶舒阿道出的一條重要真理:怯懦是人類最可怕的缺陷。
彼拉多曾是馳騁疆場的騎士,因屢建戰功深得宮廷賞識,成了羅馬帝國派駐猶太的總督。論經歷,論爵位,似乎他身上都絕無怯懦可言。但作者卻通過對他的內心的挖掘,向我們揭示出怯懦的更深層的涵義。從根本上說,具有決定意義的善惡鬥爭本來就是在深層,而不是在表層進行的。
彼拉多的沙場經歷使他習慣於相信力量,不相信人的善意。但他還是個沒有喪失良知的人,因此,耶舒阿的話,尤其是關於真理王國和怯懦的話,深深震動了他。他理解耶舒阿,但又不敢正視這一點,因為這違背他為之服務並賴以保持爵位的理論;他知道無辜的義人耶舒阿將因猶大的出賣被處死,他想釋放他,不願殺害義人,不願成為猶大的同謀者。但是,這位深知政治遊戲中的殘酷性的總督又不敢不考慮地方當局的意圖。這時在職務和個人良心的夾縫中痛苦掙扎的彼拉多便開始寄希望於耶舒阿本人。他根據自己的怯懦人生哲學斷定,耶舒阿也會為了免於一死而暫時撒謊(只要不承認對猶大講過的話就行了),於是他極力給受審人以暗示。當他看到耶舒阿按自己的信念行事,選擇了講真話(即死亡)的道路時,他暴露出他的怯懦心理。但他仍不甘心讓“流義人血之罪”落到自己身上,他三次詢問大祭司到底要釋放誰,其目的無非是想說:“流義人血之罪,不在我身上,你們自己承擔吧!”
最後,當死刑已經執行,怯懦已造成千古恨時,他後悔了。原先他還擺出理所當然的樣子說,總督不會願意為了一個流浪人的生命而斷送自己的前程,此刻他卻寧願斷送了。他千方百計想減輕良心上的重負,但一切都無濟於事,他的良心找不到避風港,他永遠不得安寧。甚至最後同耶舒阿一起走在月光路上時,他還在懇求這個流浪哲人證明“死刑沒有執行”,儘管這時他對怯懦已有了新的認識,認為它是“人類最大的缺陷”……多少人由於一時的怯懦而造成終生悔恨,人類由於某些人的怯懦而遭受過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災難啊!所以,作者不允許彼拉多像《聖經》故事中那樣在眾人面前洗手了事,而是讓良心懲罰他兩千年,這樣嚴厲的懲罰具有深刻的涵義。
曾有人指出《大師和瑪格麗特》中這樣那樣的不足以及作者的世界觀、道德觀方面的問題。但是,無論如何,瑕不掩瑜,作者留給我們的畢竟是一部非同尋常、耐人咀嚼、發人深省的傑作。今天,布爾加科夫的作品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所接受。他在俄羅斯和世界各國讀者中的聲望越來越高。這一事實證明了本書中的另一個中心思想,即某些價值是永存的。真理可能一時不被接受,但終究會被接受。“不泯是人心”。
藉此機會謹向翻譯此書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各位專家和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謝。
譯 者
一九八六年二月於北京
媒體推薦
在卡夫卡之後,布爾加科夫成為二十世紀又一位現實的敵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對現實的仇恨源自於自己的內心,而布爾加科夫則有切膚之痛,並且傷痕累累。
——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