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文經之爭

從戰國到西漢,中國文字(漢字)有過兩次大變化。戰國時流行的是“籀書”(大篆),但各國所用差異甚多,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書同文”,將籀書規整為小篆。漢代又通行簡化小篆為隸書。因此,漢代人用隸書書寫的書籍成為“今文”(即當代的、當時的文字),漢以前用籀書寫或小篆寫下來並流傳到漢代的則成為“古文”。漢代的今古文經之爭,雖和書寫所用文字的今古有關,但實際爭論的問題,卻在文字背後,涉及的問題很多。

主要分歧

書目不同

《詩》:今文經三家,《魯詩》《齊詩》《韓詩》;古文經一家,《毛詩》

《尚書》:今文經三家,伏勝、大夏侯(勝)、小夏侯(建);古文經一種,《古文尚書》

《禮》:今文經三家,大戴(戴德)、小戴(戴聖)、慶氏(慶普);古文經兩種,《逸禮》《周官》(周禮)

《易經》:今文經四家,施讎、孟喜、梁丘賀、京房;古文經兩家,費氏《易》、高氏《易》

《春秋》:今文經三家,嚴氏(嚴彭祖)《公羊春秋》、顏氏《公羊春秋》、《榖梁春秋》;古文經三家,《春秋左氏傳》、《鄒氏傳》、《郟氏傳》

五經本為六經,又稱六藝,尚有《樂經》。一般認為,《樂經》只有樂譜,沒有文字;也有人認為毀於秦火,所以只存五經。

經典的排列次序各有講究

今文經學者董仲舒、司馬遷等人將六經次序排列為:《詩》《書》《禮》《樂》《易》《春秋》;

古文經學者班固將六經次序排列為《易》《書》《詩》《禮》《樂》《春秋》

對待孔子和五經的態度不同

對孔子的評價不同:今文學尊孔子為給後世製法的“素王”;古文學認為孔子是“先師”;

今文經學家認為《六經》皆為孔子所作;古文經學家認為六經是古代史科;

今文經學家認為漢代五經均為全本;古文家認為五經是秦火殘餘,其傳述多不可靠。

社會地位及影響不同

西漢前期,文景之際確立齊魯韓三家《詩》為博士均為今文,至武帝立五經七博士、興太學後,今文經成為官學。讀今文經出身的官員成為封建政權主體,其影響難以估量。

古文經學在經歷漢初的弱勢之後到漢末開始崛起。劉歆主張設立《左氏春秋》為官學,後輔助王莽推行古法,東漢光武帝排除眾異設立《左氏春秋》為博士,到章帝《白虎通議》的頒行,標誌著古文經學逐步躋身顯學之列。

歷史演變

西漢

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 (引自《漢書·楚元王傳》),認為左丘明與孔子好惡相同並親見孔子,故《春秋左氏傳》比以後世口說為據的《公羊》、《穀梁》更為可信,於是引《左傳》解釋《春秋》。哀帝建平元年(前6),劉歆又在今文諸經立於學官並置博士的情況下,作《移讓太常博士書》,爭立古文經傳於學官。但因為在西漢朝廷中,不僅擔任教職的太常博士都是今文家,就連那些達官顯宦也都是通過學今文經而得官的,因此,劉歆的要求遭到諸儒博士的反對,未能成功。

東漢

光武帝時初仍設今文經十四博士,後力排眾議,增設《左氏春秋傳》。章帝鑒於今古文思潮繁雜,為鞏固封建統治,統一學說,召開白虎觀會議,制定《白虎通議》,極大削弱了古文經的勢力,也標誌著漢代經學由盛轉衰。兼通今古文經的鄭玄採用混雜的方式注釋經典,使得漢代今古文經之爭在形式上結束。

近代

到清末,以皮錫瑞、康有為為代表的今文經學,與以章太炎、劉師培為代表的古文經學,又形成了近代的今古文經學之爭。時起時伏的今文古文經學之爭,影響到了二千年左右的不少學術領域,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