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書店
第一是卡夫卡書店。一說起成都人的小資生活,文化氛圍,卡夫卡書店必列其中。卡夫卡書店的創始人是詩人夫婦,格局自然與一般書店不同。門口的櫥窗裡面是一幅巨大的卡夫卡肖像素描,是何多苓的作品,畫家慣有的那種抒情調子,使光線暗淡的書店顯得扯眼。
店裡常年顧客稀少,一架一架的書按出版社分類:商務印書館、三聯、上海譯文……裡間還有一個方方正正的茶室,素樸天然的木作桌椅,牆上隨意貼上的裝飾品和演出海報,文化氛圍濃郁。
是很多成都文化人聚會聊天的好去處。可惜,我們這個物質化的時代,騰不出空間來盛放思想,可以想像,卡夫卡這種小眾書店遭遇怎樣的掙扎浮沉,幾年以後,卡夫卡關門了,但是仁厚街和它都將被成都人長久記憶。
南牖舊書鋪
第二個要說的是南牖舊書鋪,緊挨卡夫卡不遠。和卡夫卡的洋調子比起來就土得多,書店有兩個門面,裡面灰塵多多。店主是一個老人,很瘦,他說,自己是軍人,在朝鮮打過仗。我問老闆,書店的名字是誰取的,好文縐縐啊。他很得意,說是自己,說已經有很多人問同樣的問題,老闆還說,好多問的人自己其實都認不到這個“牖”字,“哼,牖(you三聲)者,穿壁以木為交窗也,說文上面就有!”老闆搖頭晃腦,我大驚,也大慚,千鈞一髮,只差一點我就讀出了一個別字哈!!
白家肥腸粉
第三個是白家肥腸粉仁厚街分店。說起白家肥腸粉,成都人的口水都在翻。想像一下,浸泡得柔軟發亮的紅苕冬粉,放在一個竹籬里燙好,然後倒在一個放好了各種調料的大口碗裡,隨即從高湯鍋里,來一勺,從冬粉上細細淋下去,最後澆上辣椒油,撒上蔥絲香菜,滾燙噴香的一碗肥腸粉就端在你面前來了,香氣四溢,喉嚨里恨不得伸出手來,紅黑綠白,軟糯麻辣,再來一個白面鍋盔,吃得痛快淋漓,哈,手邊還有在卡夫卡和南牖剛淘到的書,仁厚街之行,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