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相傳由福建傳入,至1821年(清道光元年)進入盛期。長江玉扣紙清朝時期的貢品,[1]清 [2]光緒《仁化縣誌》記載:“仁化物產,山物為多……榖米而外,杉紙次之……”“紙
有貢扣、玉扣、山貝、油桶、輕桶、重桶、高方火紙、表心等,名出長江、扶溪”。1885年(清光緒乙酉年),廣州會館(位於長江鎮,建於1885年)的石碑上有“長江紙貴有勝洛陽”的記載。可見,土紙的生產技藝在清代達到鼎盛時期。隨著土紙生產業的日益擴大,土紙的產量也日益彰顯。僅長江鎮年產土紙少則數千擔,多則幾萬擔。1937年-1945年抗戰時期著名歷史學家陳翰笙博士視察東南各省後,著文說,“自閩北的浦城、南平;閩西的上杭、長汀,經過江西的寧都、遂川;粵北的南雄、和平,始興、仁化,以至湖南的邵陽、新化、衡山等地帶,這是中國造紙業的——大區域。[3]
傳承情況
仁化土紙,自問世以來,頗受人民青睞,19世紀、20世紀,全省有40多號紙商在[4]仁化開業,僅長江鎮就有31號,年購銷量高達4至5萬擔,1953年起紙業由民營改為國營。進入20世紀
90年代,受市場經濟的影響,[3]隨著機械造紙的發展和人民民眾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仁化土紙原有的光輝被淹沒。由於經濟效益的利誘,現代化的機械和化工產品正在不斷取代傳統的加工器具和用料,加上土紙生產技藝難度大,習藝周期長,特別辛苦的工種如磋紙、抄紙等,年輕人多不願意學習,多外出打工謀生,因此已是後繼乏人,使土紙生產工藝難以為繼。在20世紀40年代初,全縣共有土法製紙廠176間,年產量約1850噸。原來所有的小作坊,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縣只剩兩、三間,二十世紀末,瀕臨滅絕。21世紀初,在縣委、縣政府和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下,縣文廣新局對土法造紙進行了全面普查,建立了文字、錄像檔案。採取了積極的保護措施,並於逐步恢復了“玉扣紙”的生產。[5]
技藝特點
仁化土紙生產歷史悠久,是傳統手工技藝的傑出代表。仁化土紙採用嫩竹做[6]原料,造紙人將嫩竹叫做“筍”,經過選筍、壓榨、磋筍、抄紙、切割等大小二十二道工序,人工製作
而成。[3]先將選好的嫩竹在石灰水中泡軟,然後用腳踩踏石槽里已經被浸泡過軟化了的竹子,使竹子變成是造紙的最主要原料紙漿。在一個內有米黃色液體的水池前,兩名師傅分立左右操縱著一個長約1.5米的木框。輕輕將木框平鋪在水面前後蕩漾一下後取出,此時的細篾竹簾上已鋪上了一層乳黃色薄膜。待水稍乾後,從木框中取出竹簾,將取出的紙簾倒蓋在後方一張大桌子上。如此反覆操作,桌子上由黃色薄膜所形成的凝固物越積越厚,最終形成一塊“大豆腐”。隨後將這塊“大豆腐”進行烘烤乾燥,一張張綿軟細嫩的好紙就做好了。[7]
產品特點
用於作賬簿的玉扣紙,用毛筆記賬後很難塗改,能保持商界信譽。因為它防腐性強,很多族譜都用它來書寫,醫院裡包藥丸用的一般也是這種紙。而廣州、梅州等地用玉扣紙包雞制
作“鹽焗雞”等名菜,膾炙人口。[7]其特點是質地良好,紙張比一般的紙張大且具有纖維細長,光滑柔韌,拉力強,摩擦不起毛茸,張片均勻,色澤淡黃,瑩潤如玉,衛生無毒,清晰透度,書寫易乾,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蛀蝕等特色,不僅是普通百姓的家庭用紙,更是古代文人墨客絕佳的書畫用紙和官府的官文用紙。
傳承價值
仁化土紙產地主要以長江鎮為主,分布在扶溪、城口、紅山、聞韶等鎮,品種有貢扣、玉扣、南扣、東莊、重桶、煙紙、紙漿等。[1]恢復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仁化土法造紙”—“玉扣紙”的生產,可以進一步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利用宣傳媒介,廣泛向社會宣傳、推介土法造紙的歷史價值和土紙在現代社會的可利用價值。[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