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標準解剖學姿勢

解剖學定義

人體解剖學(HumanAnatomy)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隸屬於生物科學的形態學範疇。在醫學領域,它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任務是揭示人體各系統器官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各器官、結構間的毗鄰和聯屬,為進一步學習後續的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醫學課程奠定基礎。

解剖學姿勢

為了闡明人體各部和諸結構的形態、位置及相互關係,首先必須確立一個標準姿勢,在描述任何體位時,均以此標準姿勢為準。這一標準姿勢叫做解剖學姿勢。即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足並立,足尖朝前;上肢垂於軀幹兩側,手掌朝向前方(拇指在外側)。

常用的方位術語

上superior和下inferior:按解剖學姿勢,頭居上,足在下。在比較解剖學或胚胎學,由於動物和胚胎體位的關係,常用顱側cranial代替上;用尾側caudal代替下。在四肢則常用近側proximal和遠側distal描述部位間的關係,即靠近軀幹的根部為近側,而相對距離較遠或末端的部位為遠側。
前anterior和後posterior:靠身體腹面者為前,而靠背面者為後。在比較解剖學上通常稱為腹側ventralis和背側dorsalis。在描述手時則常用掌側palmar和背側。
內側medialis和外側lateralis:以身體的中線為準,距中線近者為內側,離中線相對遠者為外側。如手的拇指在外側而小指在內側。在描述上肢的結構時,由於前臂尺、橈骨並列,尺骨在內側,橈骨在外側,故可以用尺側ulnar代替內側,用橈側radial代替外側。下肢小腿部有徑、腓骨並列,脛骨在內側,腓骨居外側,故又可用脛側tibial和排側fibular稱之。
內interior和外exterior:用以表示某些結構和腔的關係,應注意與內側和外側區分。
淺superficial和深deep:靠近體表的部分叫淺,相對深入潛居於內部的部分叫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