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以人類為事物的中心的學說。古希臘普羅塔哥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表達了最早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它認為個別的人或人類是萬物的尺度,即把人類作為觀察事物的中心。文藝復興時期以後的哲學家提出的大宇宙與小宇宙的學說把人看成小宇宙,認為人反映了整個宇宙,也是人類中心主義的表現。各種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創造現實世界,人的精神或人的意志創造整個世界的觀點,也反映了這種以人為宇宙中心的思想。後現代主義認為人類中心主義誇大了人改造世界的能力,顛倒了人與自然界的關係,必須反對,反對其主體性及把主體與客體即人與自然界對立的觀點 。
核心觀點
1、在人與自然的價值關係中,只有擁有意識的人類才是主體,自然是客體。價值評價的尺度必須掌握和始終掌握在人類的手中,任何時候說到“價值”都是指“對於人的意義”。
2、在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中,應當貫徹人是目的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這一命題的是康德,這被認為是人類中心主義在理論上完成的標誌。
3、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如果不能達到這一目的的活動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一切應當以人類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
發展歷程
Φ.Β.康斯坦丁諾夫主編的《蘇聯哲學百科全書》(第一卷),人類中心(主義)詞條這樣寫道:“人類中心一詞,源於希臘文αγυρωποσ———人,和拉丁文centrum———中心。”“人類中心是一種同宗教和唯心主義有聯繫的反科學觀念,認為人是宇宙的最終目的和宇宙的中心。
西方學者在本世紀70年代以後就提出了重構人類中心主義,到90年代,人類中心主義的重構論(anthropocentricreformism)已成為美國環境哲學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前兩個組成部分是“激進的生態哲學”———與反文化運動有關的深生態學、生態女權主義和社會生態學等,以及“環境倫理學”)人類中心主義的重構論主張,環境問題的根源,既不是有關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所持的人類中心主義態度,也不是體現那些態度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相反,空氣污染、水污染以及自然資源的極度浪費式利用等類似問題,根源於無知、貪婪和短視。要解決這類問題通常涉及諸多的社會因素的重構。
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人類中心主義者有澳大利亞的哲學家J.帕斯莫爾、H.J.麥克洛斯基,以及美國植物學家W.H.墨迪和美國哲學家B.G.諾頓。他們的人類中心主義觀點代表了現代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主流。
墨迪《人類中心主義:一種現代觀》
認為:1)人類評價自身的利益高於其他非人類,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2)人具有特殊的文化、知識積累和創造能力,能認識到對自然的間接責任。3)完善人類中心主義,有必要揭示非人類生物的內在價值。其他生物有內在價值的前提,是人類依賴非人類。4)信仰人類的潛力。墨迪認為,生態危機實質上是文化危機,即當人類具有的那些決定我們開發自然的能力的知識,超過了我們所有的如何用來服務於我們自己生存和生活質量改善的知識時,就發生了生態危機。人類對未來的可預測性和認知能力的無限性,決定了人類能夠主動擺脫生態危機的現實性和可能性。
墨迪考察了人與自然關係方面的人類認識的兩次飛躍:1)認識到人與自然界並不是同一的,這是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具有決定性的第一步。因為這一步可能使人在頭腦中產生自治的思想,使人的行動超越自然界的局限。2)認識到人類行為選擇的自由是被自然界整體動態結構的生態極限所束縛,並且必須保持在自然系統價值的限度內,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又一個具有決定性的一步。“直到人類真正認識到他依賴自然界,並把自己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時,人才把自己真正放到了首位,這是人類生態學最偉大的悖論。”
帕斯莫爾和麥克洛斯基
認為威信掃地的不是人類中心論,而是對自然界的專制主義。後者主張,當代生態危機是人造成的,必然要通過全球政治的途徑來解決。弘揚並倡導人類利益仍然是當代生態意識的重要核心內容。
諾頓《為什麼要保護自然界的變動性》
美國哲學家諾頓定義了兩類人類需要的心理意向:(1)感性的意願。這是指個人的希望或需要至少能通過列舉自身的經驗表達出來的心理定向活動。這種意願只關注單一的、直線式的需要———供給的對應關係,不考慮後果,並以人的直接需要作為價值導向。(2)理性的意願。這是指個人的希望和需要應該經過小心的審議後表達出來的心理活動。包括判斷這種希望和需要與理智地採用某種世界觀的一致性。這種世界觀含有起支配作用的充分的科學理論和解釋那些理論的形上學的理論結構,以及一整套合理的起支配作用的美學和道德思想。
諾頓認為,僅從感性意願出發,滿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價值理論,稱為強化的人類中心主義;而從某些感性意願出發,但經過理性評價後滿足人類利益和需要的價值理論,稱為弱化的人類中心主義。前者以人的感性意願為價值尺度,感覺決定行動,需要就是命令;後者認為感性的意願不具有價值參照系的意義,除非它有世界觀層次的理論觀念的支持。因此,理性的意願有兩個要素:一是感性的意願;二是對感性意願過濾的評價體系。
強化的人類中心主義,以感性的意願為價值參照系,把自然事物作為滿足人的一切需要的工具,自然界也就變成了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倉庫。這種強化的人類中心主義,就是人類“主宰”、“征服”自然的人類沙文主義。
弱化的人類中心主義基於理性意願之上,在調解人與自然關係時,不但承認自然具有人類需要的價值,而且認為自然具有轉換價值。所謂自然客體有轉換價值(transformativevalue),是相對於人類需要的價值轉換而言的,指自然事物提供了檢驗和改變感性意願的價值,而不僅僅是對感性意願的滿足和檢驗。
思想延伸
人類中心主義的極端化,使它逐漸走向了自然的對立面,導致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消除這種報復的途徑,就是通過生態文明的道德教育,喚起人們對自然的“道德良知”與“生態良知”,使人們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息息相通、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和諧共存的有機統一。人有責任、有義務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物種存在的權利。享用自然並非人類的特權,而是一切物種共有的權利。人要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規範人類對自然的行為,把人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限制在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倡導在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