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險轉移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認為,群體決策能夠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小組討論的結果應該比個人決策更為合理和有效。 由此推論,我們在組織管理時,應該是集體決策比個人決策更合理。 在組織管理過程中,個人決策從理論上應該比集體決策更穩妥和安全。

冒險轉移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認為,群體決策能夠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小組討論的結果應該比個人決策更為合理和有效。
由此推論,我們在組織管理時,應該是集體決策比個人決策更合理。但是實際上,有一個“冒險轉移”的理論告訴我們,結果恰好跟常理相反:
某人得病需要手術,手術的成功率直接影響著是否動手術的決策。現在如果請一個測試者來進行決策,讓他在如下的手術成功率中進行選擇:10%,30%,50%,70%,90%。經對一批測試者的決策的分析,結果是成功率在50%就可以動手術。
如果請七個人進行討論,結果是成功率在30%就可以動手術,等於風險率增加到了70%,出現了集體冒險現象。這在組織行為學和組織管理學中被稱為“冒險轉移”。
在組織管理過程中,個人決策從理論上應該比集體決策更穩妥和安全。這很容易理解:在一個健康的組織內,個人決策承受的壓力要比集體決策要大得多,因此決策的冒險率低是很正常的。而集體決策時,由於出現責任分攤、社會比較作用、以及領導人傾向作用等,群體決策的結果比個人決策更趨於冒險。
在現實中,這種現象其實很明顯,特別是個別領導為實現自己的目的,在一些重大決策時往往採取黨組會議、行政領導小組會議等群體決策,其實並不是想讓大家討論和決策,而是基於法不責眾的基本思路,通過這樣的群體決策讓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支持和擁護而已。而小組成員一般基於一把手的權傾作用,大部分人也往往不假思索,點頭認可,唯恐給一把手留下“政見不同”印象,群體決策成了支持大會,這種決策的冒險可想而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