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治療

人本主義治療

人本主義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它將人看作一個統一體,從人的整體人格去解釋其行為,把自我實現看作是一種先天的傾向,認為應該從來訪者自身的主觀現實角度而不是治療師的客觀角度去分析。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所建立的患者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psychotherapy),可以認為是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集中體現。

原理

人本主義認為自我概念與體驗不一致導致心理障礙。當個人對其環境的知覺和對環境的解釋不協調的時候,個人就用自欺的方式避免面對,不去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心理治療的重要目的是設法讓患者自覺地拋棄自欺的外衣,接手和面對現實。這一療法強調人的本身具有了解和改善其自身行為的巨大潛力,但是,如果環境不好,或沒有良好的指導,這種潛力就不能得到發展,或向歪曲的方向發展,而成為異常行為。

在進行心理治療時,治療者能體驗及表達其關懷、真誠和理解,這種潛能就可釋放出來。但治療者和來訪者之間的特殊治療關係是整個治療過程的關鍵所在。在進行心理治療時,治療者只表示對他了解、同情、關懷、尊重,接受和願意聽他的傾訴等,對來訪者的行為不作任何解釋,干涉或控制。因此,這種治療也稱非指導性療法。在這種環境中,患者內部的潛在資源能得到很好發揮,他能說出內心癥結所在,也能獲得對自己的清楚的了解,達到治療的效果。

特點

1.以患者為中心 本治療強調動員患者內部的自我實現潛力,使病人有能力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治療他們自己。治療者的責任是創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病人感到溫暖,不受壓抑,受到充分的理解。治療者這種真誠和接納態度,會促使病人重新評價自己周圍的事物,並按照新的認識來調整自己和適應生活。

2.將治療看成是一個轉變過程 心理治療主要是調整自我的結構和功能的一個過程。一個人有許多體驗是自我所不敢正視和不能清楚感知的,因為面對或接受這些體驗,與自我現狀的結構不協調,並使其感受到威脅。治療者如同一個夥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變了的自我,幫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產生一種新的體驗方式,而放棄舊的自我形象。通過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所起的新型人際關係,使病人體驗到“自我”的價值,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標。

3.非指令性治療的技巧 與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療比較,羅傑斯反對操作和支配病人,很少提問題,避免代替病人作出決定,從來不給什麼回答,在任何時候都應讓病人確定討論的問題,不提出需要矯正的問題,也不要求病人執行推薦的活動。

治療者的工作

①創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治療者要讓患者感到溫暖和被無條件的接納,這樣患者就可以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情緒,尤其是那些先前因為害怕引起不愉快,或擔心遭到別人拒絕而一直隱藏著的情緒和感受,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達到對疾病的領悟。

②無條件地傾聽

治療者應是一位耐心、誠意而又機敏的聽眾,聽取患者所訴說一切。治療者傾聽時的誠意和專心致志,意味不僅用耳朵聽,還要用腦聽,用心聽,只要誠心誠意地傾聽才會有反饋、有交流,這對治療十分重要。

③複述和反饋

為了讓患者理解治療者能聽懂也能理解患者所述的一切,按照羅傑斯的觀點,治療者可簡要地複述和引伸患者的所思、所言、所感,進而會有助於患者對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言獲得新的理解和領悟。

治療過程

羅傑斯將患者中心治療的全過程分為七個連續的階段,並可以用它做尺度,檢驗治療過程的進展情況。這七個階段簡述如下:

第一階段:由於患者已形成了對自身和外界的固定看法,因而對內心的直接體驗十分生疏,甚至完全覺察不到,且沒有任何改變和進步的願望,對存在的問題缺乏認識。於是,患者有一種求治似乎不是出自於自願,對治療也不報希望的心態。 第二階段:患者能夠對與已無關的問題發表意見,有時把感情說成是不屬於自己或是過去的事情。例如說“這個症狀讓人感到十分煩惱”,而不是說“我現在感到煩惱”或者“我過去為這個煩惱”。

第三階段:患者感到已被治療者完全接受,逐漸消除顧慮,更自由地談到自己,甚至談論與自己有關的體驗,有了求治願望。只是更多的是談到並非當前的感情和意圖,體驗被說成是過去的或與自己相距甚遠。

第四階段:對自身問題及症狀的描述減少,對自己的體驗開始產生疑問,並初步認識到自己對問題負有責任,自信心也開始增強。

第五階段:患者能夠自由自在地表達當時的感情,不僅希望擁有自己的感情,而且希望找到“真正的我”,並開始意識到他的自我應作調整以適應現實,而不應按內心衝動行事。

第六階段:是轉變的關鍵階段。病人把過去的體驗接受下來,成為當前的體驗,往往被這種體驗所打動,同時伴有生理上的變化,如嘆氣、流淚等。這時,曾被患者奉為生活準則的信條開始動搖,患者因而出現一種失落感,心靈受到震動,從而起到治療的作用。

第七階段:這一階段代表著治療的趨勢和最終目標。至此,患者對自身理解和認識逐漸深入,消除一些不適當的想法,不再為自身的不良情緒所困擾,對外界的看法也變得現實和成熟。患者對自己抱有悅納態度,不僅在理性上能自我理解,而且也相信自己的感情,確立健康的自我實現的態度。

患者中心治療除門診個別治療以外,還可擴大到患者的配偶,也可採用集體方式治療。適應症除神經症和反應性心理障礙,還對心身疾病及某些精神疾病有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