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ISBN:9787807094142定價:35.00元
作者:[中國] 何小民
出版社: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版次:2
開本:16
裝幀:平裝
開卷分類:學術文化
內容簡介
作者何小民先生,廣西北海合浦人。1986年從南寧三中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就讀。1987年、1988年先後創辦北大大寂畫社、北大國政系報,1989年5月4日設計繪製發行“五四運動70周年暨北大校慶91周年紀念”暢銷首日封《北大校長》(一套7枚,現為古舊市場同質高價珍稀品)。1990年大學畢業後,歷任地方出版社編輯部主任、雜誌社社長總編輯、人才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副縣長、省級就業局副局長等職,具有多年的人事系統和文化系統工作經驗,並對政治學、民族學、管理學、創業學等有較深的理解,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編圖書數種。
何小民先生所著的《人才簡史》是一部研究人才學的通史性著作。全書以歷史學術散文的形式,介紹了中國人才思想、人才政策的流變歷史,評點西方文明崛起過程中的人才現象和人才研究觀點,文筆流暢,圖文並茂,跨越時空,思想獨到,思辨前瞻,對於政府官員、企事業單位領導者和管理人員搞好知人選人任人的工作,有鑑古知今、開拓思維的啟迪意義。
該書的中國部分,回顧了從春秋戰國至今歷代的人才思想和重點人才現象,記錄實踐成果,淺析功過得失,梳理了隨著人的覺醒、政體的完善、以及清末以來世界潮流的推動,中國人才領域出現的史程性深刻變化,勾畫出從渾樸粗放趨向務實、周全、兼顧公平與效率、人盡所能、心情舒暢的人才事業發展主脈絡。
該書還聚焦了西方崛起之路,圍繞歐洲工業革命、美國後來居上、以及較具可比性的東方國家日本的變革崛起,以更廣闊的空間和文化視野,品談人才如何推動社會進步,以及社會發展如何為精英的粉墨登場搭建舞台。
最後,該書介紹了兩門重要的學科——心理學和社會學,它們是人才學的學理縱深。人才學研究“才能如何產生、如何套用”,而個體才能如何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心理學對此有最專業的研究;思考才能的套用、人才群體的巨觀管理,則無法離開社會學的語境。
該書尋求人才領域史學研究的實用性。通過古今比較、中外對照,發現差異之所在,找到更本質的規律,從而力求對我國當下的人才事業有所借鑑,對人事人才工作者當下的思考探索有所共鳴與啟迪。
該書還尋求學術著作的可讀性。通過增加形象化敘述,通過較為靈動的文思和文字運用,在學術思想的嚴謹闡述中,力求多一些文學色彩,多一些文本親和力。
該書主要學術觀點
1. 人才與時代、社會之間,存在著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的關係。要用歷史和社會的眼光去審視人才現象。
2. 推崇“泛人才學”研究,即,人才學不應僅著眼於個體素質研究和人才實現創造的瞬間,還要注重分析時代、文化和社會,探究它們與人才創造之間存在的關係規律,往往需要兼涉更多學科。
3. 嘗試對人才相關現象進行比較研究,包括跨時期、跨國度和跨文化的比較。
社會反響
《人才簡史》出版面世後,其獨到表現方式和思想見解得到了專家、學者的認可和高度評價,在社會產生了較好的反響,主流報刊、網路媒體進行了專項重點推介,國內多個網站進行了轉載。
專家評介
原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全國著名人才學研究專家王通訊作序《縱深感與現實感的統一》推薦本書。2012年3月15日《廣西日報》第11版全文登載。
媒體推介
1.各大報刊登文推介
①王通訊:《縱深感與現實感的統一》,載於《廣西日報》2012年3月15日第11版。
②子曰:《胸懷·視野》,載於《廣西日報》2011年12月9日第11版。
③子浩:《社會體制保障科技創新——讀〈人才簡史〉後感》,載於《深圳商報》2012年3月5日第C41版。
④楊建軍:《串起的散落珍珠 溫暖的人文情懷——讀何小民〈人才簡史〉》,載於《南國今報》2012年3月15日第045版。
⑤粟春有:《尋找大才:〈人才簡史〉讀後》,載於《玉林日報》2012年2月15日第B02版。
2.各大網站登載、轉載推介文章①人民網、搜狐網、中國網路電視台新聞中心,2012年3月15日滾動新聞,轉載王通訊《縱深感與現實感的統一》一文。
②鳳凰網、和訊網、時尚之都網、搜渝網,2012年3月5日滾動新聞,轉載子浩《社會體制保障科技創新——讀〈人才簡史〉後感》一文。
③網易、21CN新聞網、都市圈圈網,2012年3月5日新聞中心,登載《〈人才簡史〉出版 作者談人才史學及其借鑑意義》一文。
④中國網新聞中心、愛讀愛看網,2011年12月9日,轉載子曰《胸懷·視野》一文。
⑤.新華網廣西頻道科教文衛、中華書局粲然書屋,2012年3月7日,登載吳小龍《呼喚返本開新的聲音——讀〈人才簡史〉後》一文。
⑥廣西新聞網,2011年11月30日要聞,撰文《梳理歷代人才現象 何小民〈人才簡史〉出版》推介。
⑦玉林新聞網、玉林電視網,2012年2月15日,轉載粟春有《尋找大才:〈人才簡史〉讀後感》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