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人口容量
或人口密度:一定時期單位土地面積上居住的人口數,通常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數來表示,反映人口的稠密程度。人口密度的作用在於考察分析在一定面積土地上的人口數量和按人口平均的土地數量。這種考察和分析一定要同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把包括不可利用土地在內的土地總面積和各種用途的土地面積分別計算。人口密度是個經常變動的量。2000年“五普”數據顯示,中國東、中、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分別為452.3人/平方公里、262.2人/平方公里和51.3人/平方公里,東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8.8倍。與1990年“四普”數據統計相比,中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的格局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反而日漸顯著。其中江蘇省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25人,居全國各省之首。考察人口密度,不能單純從土地總面積和人口數之比來看問題,還應看到“人口經濟密度”狀況,如人口與耕地面積,人口與資源蘊藏量、人口與產量(產值)、人口與國民收入之比,等等。在一定意義上說,人口經濟密度大小,更能反映一個地區的人口稠密程度,人口和經濟的關係。以可利用的農業用地面積為基礎,計算單位農用土地上的人口數,稱為“比較人口密度”。它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內人口對農業的壓力大小。
人口的合理容量: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
學術定義
國際人口生態學界的定義:世界對於人類的容納量是指在不損害生物圈或不耗盡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資源的條件下,世界資源在長期穩定狀態基礎上能供養的人口大小。這種定義主要把資源作為人口容量的決定因素。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一國或一地區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該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及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該定義在強調自然資源的同時,也考慮到技術條件,比上面的定義更全面具體一些。
研究歷史
人類對人口容量的關注與研究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對人口容量的研究實際上是對人口與經濟、資源、環境關係的研究。這種研究自本世紀中葉以來,隨著人口、資源、環境關係的日益緊張,而受到普遍的重視和青睞。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及有關機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研究世界及各地區各國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以尋求緩解人地緊張關係的途徑。
主要特點
一、人類在人口容量上的主觀能動性?一般動物種群只能被動地受制於既定的環境容量。而人類對環境
容量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其生物學屬性所及的範圍。人類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極大地增強了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其人口容量已經大大高於自然生態系統所能維持的人口容量。同時人類的活動也可以導致人口容量的人為縮減。
二、人口容量與現實人口規模之間關係的不穩定性。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除非發生大的環境變化或外來干擾,多數動物種群在一定環境中的數量規模一般都已趨向於與環境容量保持基本平衡的狀態。人類種群雖然已經增長了幾百萬年,但無論是種群規模本身,還是地球環境的人口容量,都尚未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
三、人口容量對現實人口制約作用的不確定性。一般動物的環境容量只是指生物學上的最高數量,可以根據動物的生物生理需要及環境可以滿足的程度而加以確定,即環境容量對動物種群規模的制約作用比較直接和明顯。而人口容量的確定要比一般動物錯綜複雜的多。一方面,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增多,不能只從環境和人口兩個側面來考察;另一方面,人口容量不是直接對人口規模發生制約作用,環境人口容量制約下的現實人口變化往往具有很大的滯後性、曲折性和隱蔽性;另外,人口容量制約下的人口變化也並不單純表現為人口數目的增減變化,人口的增減也不僅僅取決於環境容量的制約。
研究實例
許多科學家對中國最大人口容量進行了分析,有的根據最稀缺資源如淡水、土地等計算中國可以承載的
最大人口數字;有的考慮綜合國力、生活水平、經濟成長、資源分配、環境保護等因素,計算既可使這一代人滿意,也為後代留下發展餘地的人口容量極限;也有的建立了十分複雜的數學模型,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仿真運算,考慮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還有一些學者簡單地利用過去許多地區發展的經驗數據來估計人口容量。這些角度不同、方向各異的分析都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結論:中國的最大人口容量約為15億人或16億人左右,而超過18億人到20億人,可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遭到災難性的打擊。一些專家還根據不同的目標建立起最優人口模型,大多數研究者的結論是,就對中國經濟發展最有利、資源利用最有效而言,人口數目約在7億人到10億人之間。也有少數人認為中國遠期人口以保持4億人為好。從實際出發,在下世紀內要達到經濟上最優的人口數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可能做到的是在計畫生育工作能夠做得到而又儘可能滿足民眾要求的情況下,使下世紀中國最高人口數比16億低得多些,以便為後代留下較大的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