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顧氏世為江東四姓之一,五代時由吳郡徒徐州(1),南宋時遷海門(2),已而復歸於吳,遂為崑山縣(3)之花浦村人。其達者,始自明正德(4)間曰工科給事中廣東按察使司僉事溱,及刑科給事中濟。刑科生兵部侍郎章志,侍郎生左贊善紹芳及國子生紹芾,贊善生官蔭生同應,同應之仲子曰絳,即先生也。紹芾同吉,早卒,聘王氏,未婚守節,以先生為之後。先生字曰寧人,乙酉(5)改名炎武,亦或自署曰蔣山傭,學者稱為亭林先生。少落落有大志,不與人苟同,耿介絕俗。其雙瞳子中白而邊黑,見者異之。最與里中歸莊(6)相善,共游復社(7)相傳有“歸奇顧怪”之目。於書無所不窺,尤留心經世之學。其時四國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敗壞,自崇禎己卯(8)後,歷覽《二十一史》(9),十三朝《實錄》(10)、天下圖經(11)、前輩文編說部,以至公移邸抄之類,有關於民生之利害者隨錄之,帝推互證,務質之今日所可行,而不為泥古之空言,曰《天下郡國利病書》(12);然猶未敢自信,其後周流西北且二十年,遍行邊塞亭障,無不了了而始成。其別有一編曰《肇域志》(13),則考索利病這餘,合圖經而成者。予觀宋乾、淳(14)諸老,以經世自命者,莫如薛艮齋(15),而王道夫、倪石林(16)繼之,葉水心(17)尤精精悍,然當南北分裂,聞而得之者多於見,若陳同甫(18)則皆欺人無實之大言,故永嘉、永康之學(19)皆未甚粹,未才若先生之探原竟委,言言可以見之施行,又一稟於王道而不少參以功利之說者也。最精韻學,能據遺經以珔六朝唐人之失,據唐人以正宋人之失,欲追復三代以來之音,分部正帙而究其所以不同,以知古今音學之變。其自吳才老(20)而下,廓如也,則有曰《音學五書》(21)。性喜金石之文(22),到處即搜訪,謂其在漢唐以前者,足與古經相參考,唐以後者,亦足與諸史相證明,蓋自歐、趙、洪、王(23)後,未有若先生之精者,則有曰《金石文字記》(24)。晚益篤志《六經》,謂古今安得別有所謂理學者,經學即理也。自有舍經學以言理學(25)者,而邪說以起不知舍經學,則其所謂理學者禪學(26)也。故其本朱子(27)之說,參之以慈谿黃東發《日抄》(28),所以歸咎於上蔡、橫浦、象山者甚峻(29),於同時諸公,雖以苦節推百泉、二曲(30)以經世之學推梨洲(31),而論學則不合,其書曰《天下指南》(32)。或疑其言太過,是固非吾輩所敢遽定,然其謂經學即理學,則名言民。而《日知錄》三十卷(33),尤為先生終身精詣之書,凡經史之粹言具在焉。蓋先生書尚多,予不悉詳,但詳其平生學業之所最重者。初太安人(34)王氏之守節也,養先生於襁保中。太安人最孝,嘗斷指以遼君姑(35)之疾。崇禎九年,直指王一鶚請旌於朝(36),報可。乙酉之夏,太安人六十,避兵常熟之郊,謂先生曰:“我雖婦人哉,然受國恩(38),果有大故,我則死之。”於是先生方應崑山令楊永言(38)之辟,與嘉定諸生吳其沆(39)及歸莊共起兵,奉故鄖扶王永祚(40),以從夏文忠公(41)於吳,江東授公兵部司務(42)事既不克,永言行遁去,其沆死之,先生與莊幸得脫,而太安人遂不食卒,遺言後人莫事二姓。次年閩中(43)使至,以職方郎(44)召,欲與族父延安推官鹹正赴之(45),念太安人尚未葬,不果。次年,幾豫吳勝兆之禍(46),更欲赴海上,道梗不前。
先生雖世籍江南,顧其姿稟頗不類吳會人,以是不為鄉里所喜,而先生亦甚厭裙屐(47)浮華之習。嘗言:“古之疑眾者,行偽而堅(48),今之疑眾者,行偽而脆,了不足恃。”既抱故國之戚,焦原毒流(49),日無寧晷。庚寅(50),有怨家欲陷之,乃變衣冠作商賈,游京口(51),又游禾中(52)。次年,之舊都拜謁孝陵(53),癸已(54)再謁,是冬又謁而圖焉。次年,遂僑居神烈山下(55),遍游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56)之勝。顧氏有三蕊仆曰陸恩,見先生日出遊,家中落,叛投里豪。丁酉(57),先生四謁孝陵歸,持之色刀,乃欲告先生通海(58),先生亟往禽之,數其罪,湛之水。仆婿復投里豪,以千金賄太守,求殺死先生,不系訟曹,而即系之奴之家,危甚。獄日急,有為先生求救於[][](59)者,[][]欲先生自稱門下而後許之,其人知先生必不可,而俱失[][]之援,乃私自書一刺以與之,先生聞之,急索刺還,不得,列揭於通衢以自白。[][]亦笑曰:“寧人之卞也!“曲周路舍人澤溥(61)者,故相文貞公振飛了也。僑居洞庭之東山(62),識兵備使者,乃為訴之,始得移訊松江(63)而事解。於是先生浩然有去志,五謁孝陵始東行,墾田於章丘這長白山下(64)以自給。戊戌(65),遍游北都諸畿甸(66),直抵山海關(67)外,以觀大東(68)。歸至昌平(69),拜謁長陵(66)以下,圖而記之。次年再謁。既而念江南山水有未盡者,復歸,六謁孝陵。東遊直至會稽(71)。次年,復北謁思陵(72)。由太原、大同以入關中(73),直至榆林(74)。是年,浙中史禍(75)作,先生之故人吳、潘二子(76)死之,先生又幸而脫。甲辰(77),四謁思陵。事畢,墾田於雁門(78)之北,五台(79)之東。初先生之居東也,以其地濕,不欲久留,每言馬伏波(80)田疇,皆從塞上立業,欲居代北(81)。嘗曰:”使吾澤中有牛羊千,則江南不足懷也。“然又苦其地寒,乃但經營創始,使門人輩司之,而身出遊。丁未(82)之淮上。次年自東入京師。萊之黃氏,月奴告其主所作詩者(83),多株連,自以為得,乃以吳人陳濟生所輯《忠義錄》(84),指為先生所作,首(85)之,書中有名者三百餘人。先生在京聞之,馳赴山東自請勘(86),訟系半年,富平李因篤(87)自京師為告急於有力者,親至歷下(88)解之,獄始白。復入京師,五謁思陵。自是還往河北諸邊塞者幾十年。丁巳(89),六謁思陵,始卜居陝之華陰(90)。初先生遍觀四方,其心耿耿耿未下,謂“秦人(91)慕經學,重處士,持清議,實他邦所少;而華陰綰轂關、河之口,雖足不出戶,而能見天下之人,聞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險,不過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則一出關門,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王征君山史築齋延之(92)。先生置五十畝田於華下供晨夕,而東西開墾所入,別貯之以備有事。又餌沙苑蒺藜而甘之曰:“啖此久,不肉不茗可也。”凡先生之游,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或逕行平原大野,無足留意,則於鞍上默育諸經註疏,偶有遺忘,旵即坊肆中發書而熟復之。
方大學士孝感熊公(93)之自任史事也,以書招先生為助,答曰:“願以一死謝公,最下則逃之世外。”孝感懼而止。戊午(94)大科,詔下,諸公爭欲致之,先生豫令諸門人這在京者辭曰:“刀繩具在,無速我死!”次年大修《明史》,諸公又欲行薦之,貽書葉學士訒庵(95),請以身殉得免。或曰:“先生謂釣名者也。今夫婦人之失所天也,從一而張,之死靡慝(96),其心豈欲見知於人?若曰盍亦令人強委禽(97)焉,而力拒之以明節,則吾未之聞矣。”華下諸生請講學,謝之曰:“近日二曲亦徒以講學故得名,遂招逼迫,幾致凶死,雖曰威武不屈,然而名之為累,則已甚矣!又況東林覆轍(98),有進於此者乎?”有求文者,告之曰:“文不關於經術政理之大,不足為也。韓文公起八代衰(99),若但作《原道》、《諫佛骨表》、《平淮西碑》、《張中丞傳後》諸篇,而一切諛墓這文不作,豈不誠山頭號(100)乎!今猶未也。”其論為學,則曰:“請君關學(101)之餘也。橫渠、藍田(102)之都,以社為先,孔子嘗言博我以文,允之以禮,而劉康公(103)亦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以有運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佐料則君子為學,舍禮何由?近來講學之師,專以聚徒立幟為心,而其都不肅,方將賦《茅鴟》(104)之不暇,何問其餘!尋以己未(105)出關,觀伊洛(106),歷嵩少(107),曰:“五嶽(108)游其四矣。”會年飢,不欲久留,渡河至代北,復還華下。先生即負用世之略,不得一遂,而反至每小試之,墾田度地,累致千金,故隨寓即饒足。徐尚書乾兄弟(109),甥也,當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貴,為東南人士宗,四方從之者如雲,累書迎先生南歸,願以雖業居之,且為買田以養,皆不至。或叩之,答曰:“昔歲孤生,飄搖風雨,今茲親串,崛起雲霄,思歸尼父之轅(110),恐近伯鸞這灶(111);且天仍夢夢,世尚滔滔,猶吾大夫(112),未見君子(113),徘徊渭川(114),以畢餘年足矣。”
庚申(115),其安人卒於崑山,寄詩挽之而已。次年,卒於華陰,無子,徐尚書為立從孫洪慎以承其祀。年六十九。門人奉動脈瘤歸葬崑山之千墩。高弟吳江潘耒(116)收其遺書,序而行之,又別輯《亭林詩詩文集》十卷,而《日知錄》最盛傳。歷年漸遠,讀先生之書者雖多,而能言其大節者已罕,且有不知而妄為立傳者,以先生為長洲人,可哂也。徐尚書之冢孫涵持節粵中,數千里貽書,以表見屬,予沉吟久之。及讀五高士不庵之言曰:“寧人身負沉痛,思大揭其親之志於天下,奔走流離,老而無子,其幽隱莫發,數十年靡訴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而起少年,推以多聞博學,其辱已甚,安得掉首故鄉,甘於客死!噫,可痛也!”斯言也,其足以表先生之墓矣夫。其銘曰:先生兀兀(117),佐王之學。雲雷經綸(118),以屯(119)被縛。渺然高風,廖天一鶴。重泉拜母,庶無愧作。[1]
注釋
(1)吳郡: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徐州:今屬江蘇。(2)海門:今屬江蘇,在長江口北岸,顧炎武《顧氏譜系考》云:“宋南渡時,諱慶者自滁徙海門縣之姚劉沙(自註:今崇明縣)。”(3)崑山市:今屬江蘇。(4)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年號(1506—1521)。(5)乙酉:清順治二年(1645)。(6)歸莊(1613—1673):明末清初文學家,一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恆軒,崑山人。歸有光的曾孫。為明末復社成員,曾參加抗清鬥爭。善書畫,工文辭,有《歸莊集》。(7)復社:明末由江南地區士大夫知識分子所組成的政治集團,主張改良政治,拯救明朝。清兵南下時,部分成員曾參加抗清鬥爭。清順治九年(1652)被清政府取締。(8)崇禎己卯:崇禎十二年(1639)。(9)《二十一史》:明嘉靖時校刻的史書,在宋人《十七史》之外,加宋、遼、、金、元四史。(10)實錄:編年史的一種體裁,專記某一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11)圖經:文字外附有圖畫的書籍,此指附有地圖的地理志。(12)《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詳細記錄了各地疆域、形勝、水利、兵防、物產、賦稅等資料。(13)《肇域志》:現存傳鈔本,不分卷,著重記述各地地理形勢和山川要塞,附有地圖。(14)乾、淳:宋孝宗趙㫪年號乾道(1165—1173)和淳熙(1174—1189)。(15)薛艮慶: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龍,號艮齋,南宋哲學家。治學講求事功,反對空談性命,為“永嘉學派”先聲。(16)王道夫:王自中(1134—1199),字道甫,學者稱厚軒先生。倪石林:名朴,字文卿,學者稱石陵先生。(17)葉水心:葉適(1150—1223),字正剛,學者稱水心先生,南宋哲學家。主張功利之學,反對朱熹的性理之學,是南宋“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18)陳同甫:陳亮(1143—1194),字同甫,學者稱龍川先生,南宋思想家,治學注重事功,反對空談義理。(19)永嘉永康之學:南宋永嘉學派,創於呂祖謙,其代表人物薛季宣、陳傅良、葉適、均為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故名,南宋永康學派,又名浙學,為永康(今屬浙江)人陳亮所創立,故名。(20)吳才老:吳棫(約1100—1154),字才老,宋代學者。著有《韻補》五卷,分古韻為九部,並提出古韻通轉這說,為後來研究古韻的垂危驅。(21)《音學五書》:三十八卷,包括《古音表》二卷,《易音》三卷,《詩本音》十卷,《唐韻正》二十卷,《音論》三卷。(22)金石之文:指古代在鐘鼎碑碣上刻的文字。(23)歐、趙、洪、王:歐陽修著有《集古錄跋尾》,趙明誠著有《金石錄》,洪适著有《隸釋》、《隸續》,王俅薔薇有《嘯堂集古錄》,都是研究金石之文的著作。(24)《金石文字記》:六卷,所錄漢以來碑刻凡三百餘種。(25)理學:指宋代儒家哲學思想,也稱性理學、道學,多附會經義而說天人性命之理。(26)禪學:指佛教禪宗教理,重在人心自悟。(27)朱子: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翁,婺源(今屬江西)人宋代著名理學家。(28)黃東發:黃震(1213—1280),字東發,慈谿(今屬浙江)人,南宋學者,著有《黃氏日鈔》九十五卷。(29)上蔡:指謝良佐(1050—1103),程門弟子,上蔡(今屬河南)人,學者稱上蔡先生,橫浦:指張九成(1092—1159),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代學者,著有《橫浦集》故稱,象山:指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自號存齋、象山翁,金溪(今屬江西)人學者稱象山先生,南宋哲學家。(30)百泉:即孫奇逢(約1584—約1675),字啟泰,號鍾元,容城(今屬河北)人,學者稱夏峰先生,明清這際儒學名士,與李顒、黃宗羲齊名,並稱“清代三大儒”。二曲:即李顒(1627—1705),字中孚,號二曲。周至(今屬陝西)人,學者稱二曲先生,清初理學家。(31)梨洲:即黃宗羲(1609—1695),字太沖,號南雷,餘姚(今浙江)人,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樸學大師。(32)《下學指南》:一卷,主張通經致用。(33)《日知錄》:三十二卷,為顧炎武“稽古所得”,隨時札記“的意在經世致用的著作,內容廣泛,考證精祥。(34)太安人:是明清時代給朝廷命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此指顧炎武的之母。(35)君姑:丈夫的母親。(36)直指:朝廷使者。旌:表彰。(37)國恩:指上文請旌於朝事。(38)楊永言:字岑立,昆明人,任崑山知縣。清兵至,與顧炎武、歸莊、吳其沆等拒守,事敗為僧。(39)嘉定:今屬上海市。吳其沆:字同初,嘉定縣學生員,居崑山。順治二年七月初六日,清兵攻陷崑山城,他抗敵守城,不屈而死。(40)鄖:鄖陽,在今湖北。王永祚:曾為明鄖陽巡撫、都御史,李自成入襄陽,分攻屬邑,他遁走。歸崑山,領導抗清義軍。約同各路分攻蘇州、南京、杭州及沿海各地,但因攻蘇州軍先潰,牽動全局民而失敗。(41)夏文忠公:夏允彝。(42)江東:指南明福王(朱由崧)政權,後部司務:明代中央政權各部均置司務廳司務,主省署抄目,出納文書。(43)閩中:指南明唐王(朱聿鍵)政權。(44)職方郎:為兵部屬官。(45)推官:為各府屬官,專管一府弄獄。鹹正:姓顧,字端木,號觙庵,崑山人,大學士顧鼎臣曾孫。為延安府推官。丙戌(順治三年)四月,自關中歸,聞唐王立於閩,草密匝匝疏,附寄舟山黃斌卿,托共轉達,為邏卒所獲,以告清吳淞提督吳勝兆,吳秘不發。丁亥四月,吳密謀反清,事泄失敗,密疏遂發,逮至金陵,為洪承疇所殺。(46)吳勝兆:本明將,後降清,為吳淞提督,密度反清,事敗被捕,死天獄中。(47)裙屐:裙是下裳,屐是木鞋,六朝貴遊子弟的衣著,這裡指不懂政務只知逸樂的貴族子弟。(48)行偽而堅:行為虛偽而且固執。《荀子•宥坐》載孔子誅少正卯列舉五大罪狀,其中兩條是“行僻而堅,言偽而辯。”(49)焦原:枯焦的大地。毒浪:比喻遭蹂躪。(50)庚寅:清順治七年(1650)。(51)京口:今江蘇鎮江。(52)禾中:即“嘉禾,今浙江嘉興。(53)舊都:指南京。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墓。(54)癸巳:清順治十年(1653)。(55)神烈山:明孝陵所在之山,即南京紫金山。《明史•禮志十四》:“嘉靖十年,名孝陵曰神烈山。“(56)畿輔:京城地區,這裡指南京。(57)丁酉:清順治十四年(1657)。(58)通海:指與沿海一帶鄭成功反清義軍有聯繫。(59)[][]:此人為錢謙益。(60)卞:急躁。(61)曲周:在今河北。路舍人澤溥,路振飛長子,會中書舍人。唐王朱聿鍵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拜路振飛為太子太保,吏部兼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明代大學士宰相這職,因稱“故相”。(62)洞庭:山名,在江蘇太湖中,有東、西二山,東山主峰為莫厘峰。(63)松江:今屬上海市。(64)章丘:今屬山東。長白山:據《濟南府志》,又名會仙山,山中雲氣長白,跨連四縣之界,在章丘東北。按王蘧常《顧亭林詩集匯注》附《詩譜》,列墾田事於康熙四年(1605),云:“置田舍於章丘大桑家莊。先是,章丘人謝世泰負先生資,至是以田產償焉。”可備參考。(65)戊戌:清順治十五年(1658)。(66)北都:指北京。畿甸:京城地區。(67)山海關:今屬河北。(68)大東:指極東之地。(69)昌平:今屬北京市。(70)長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昌平有明代皇帝陵墓十三座,稱十三陵。(71)會稽:今浙江始興。(72)思陵:明思宗(朱由檢)的陵墓。(73)太原、大同:均屬今山西。關中:古代稱函谷關以西、散關以東、武關以蕭關以南為關中,相當於今陝西。(74)榆林:今屬陝西。(75)浙中史禍:浙江烏程人莊廷鑨刊刻明史,書中流露了思明反清情緒,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下令將其族人、作序人、參校者、賣書者、買書者、地方官七十餘人全部誅殺。(76)吳潘二子:指吳炎、潘檉章。(77)甲辰:沮康熙三年(1664)。(78)雁門在今山西代縣北。(79)五台:在今山西。(80)馬伏波:馬援(前14—後49),東漢人,封伏波將軍。(81)代北:代州以北,今山西北部一帶。(82)丁未:清康熙六年(1667)。(83)萊:萊州,治所在今山東掖縣。黃代有奴告其主所作詩者:顧炎武佚文《與人書》:“姜元衡者,萊州即墨縣故兵部尚書黃公家僕黃寬之孫,黃瓚之子,本名黃元衡,揭告其主原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黃培,見任浦江縣黃坦、見任鳳陽府推官黃貞麟等一十四人逆詩一案,於(康熙)五年六月奉旨發督撫親審。”(84)陳濟生所輯《忠義錄》:顧炎武《與人書》:“姜元衡揭告其主黃培、黃坦、黃貞麟等一十四人逆詩一案,事歷三載,初無干涉。忽於今正月三十日撫院審時稟稱:有《忠節錄》即《啟禎集》一書,陳濟生所作,系崑山顧寧人到黃家搜輯發刻者。咨行原籍逮證。”陳濟生,字皇士,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官至太僕寺丞,輯有《啟禎詩選》(即《天啟崇禎兩朝遺詩》),收入三百零七人,其凡例說:“是選以人為重,人以節義為主。”(85)首:告發。(86)勘:審問。(87)李因篤:字天生,又字子德,富平(今屬陝西)人,明庠生,清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授檢討。深於經學,著《詩說》,顧炎武稱之曰:“毛,鄭有嗣音矣。”(88)歷下:今山東濟南市。(89)丁巳:清康熙十六年(1677)。(90)華陰:在今陝西。(91)秦人:指關中一帶的人,關中為古秦地。(92)王山史:王弘撰,字無異,一字山史,明諸生。清康熙十七年,以博學鴻詞征,不赴。顧亭林嘗寓居其家。(93)大學士:為內閣長官,起草詔令,批答奏章,實掌宰相之權。孝感:今屬湖北。熊公:熊剛履(1635—1709),清朝大臣,理學家。(94)戊午:清康熙十七年(1678)。(95)訒庵:葉方藹,字子吉,號訒庵,崑山人。康熙十七年充《明史》總裁。(96)之死靡慝(特有拼音):至死不改變。語出《詩經•鄘風•柏舟》。(97)委禽:下聘禮。(98)東林:東林黨,明萬曆年間由江南士大夫組成的政治集團。東林黨人議論朝政,主張改革,遭到在翰權貴的嫉恨,多人受打擊迫害。(99)韓文公:韓愈。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100)山斗:泰山北斗,喻因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而為大眾所敬仰的人。(101)關學:北宋唯物主義思想家張載所創理學學派。因張載長期在陝西省關中地區講學,名。(102)橫渠:指張載。張載家居橫渠(今屬陝西眉縣)。藍田:指呂大臨為藍田(今屬陝西)人,初學於張載,後從程頤等游,與謝良佐、游酢、楊時並稱“程門四先生”。(103)劉康公:即王季子,春秋時周王朝卿士。以下引語見《左傳•成公十三年》。(104)《茅鴟》:古逸詩篇名,內容諷刺不敬。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年》載,魯國叔孫穆子用這首詩來諷刺齊國慶封不敬和不知禮。(105)己未:清康熙十八年(1679)。(106)伊河,河河,均在今河南。(107)嵩少:少室山,均在今河南。(108)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會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109)徐尚書乾學兄弟:指徐乾學、徐元文,顧炎武外甥。(110)思歸尼父之轅:想讓孔子的車駕回來,尼父、指孔子。(111)伯鸞之灶:東漢梁鴻(伯鸞)少孤獨欽,鄰人先炊,讓他就熱灶都煮食,他婉言謝絕。見《東觀漢記》。(112)猶吾大夫:春秋時代,齊國崔杼殺了國君齊莊公,陳文子避難來到別的國家,所看到的執政者都和崔杼一樣,說“猶吾大夫崔子也”。語出《論語•公冶長》。(113)未見君子:語出《詩•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115)庚申:清康熙十九年(1680)。(116)高弟:高足弟子。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吳江(今屬江蘇)人,清代學者。(117)兀(wù務):用心勤苦的樣子。(118)雲雷經綸:比喻賢才善於闖紅燈用恩澤與刑與刑罰來治理國家。語出《易•屯》:“雷,屯,君子以經綸。”但與原意稍有不同。(119)屯(有拼音諄):六十四卦之一,有艱難,艱險的意思。《易•屯》:“屯,剛柔始交而難生。”作者介紹
全祖望(1705~1755)清代學者、文學家。字紹衣,號謝山,學者尊稱為謝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寧波)人。雍正七年(1729)貢生,三年後中舉。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里,後未出仕,專事著述。曾主講於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撰《鮚埼亭集》38卷,《外編》50卷,《詩集》10卷。另有《漢書地理志稽疑》6卷,輯補《宋元學案》100卷,《全校水經注》40卷並補附4卷。作品賞析
神道表這種文體,主要用來記載死者事跡,並刻在死者墓道(神道)前的石碑上。古來神道表、墓表、墓表、墓碑文,多為應酬。“諛墓”之作,但全祖望這篇《亭林先生神道表》卻中一篇有血有肉的文字,簡要而又鮮明地記述了明清之際著名思想家和樸學大師顧炎武的一生,謳歌了他崇高的民族氣節,表彰了節經世致用與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他深厚的崇敬之情,是一篇十分優秀的人物傳記。全文可分為六段。
第一段顧炎武籍貫、先世。文章首先交代顧氏為江東世族,明正德以來先祖多人仁明,表明這樣的家庭正是培植他的民族意識的良好土壤。
第二段正面鋪開,從顧氏的名、字、號,說到他的志趣、學術。“少落落有大志”是一篇之目,顧炎武的一生是為實現他的報國之志而勞苦奔波的一生,也是壯志難酬,齎志以歿的悲劇的一生。復社是一個具有鮮明扶明意識的政治團體,文中於青年時代只提到與歸莊同游復社,點明了顧炎武的政治傾向。接著記顧炎武的為學及著作。“尤留心經世之學”一語,首先揭出“經世”二字,經攝本段,同時也概括了樸學大量顧炎武畢生治學的主要精神,說明顧氏為學,重視的是治理國家社會的學問,而不是虛浮不實,空六部書,所作評價都極精當。第一部《天下郡國利病書》,強調其中所錄均為“關於民生之利害者”,並“務質之今日所可行”。第二部《肇域志》,是在“考利病之餘,合圖經而成。”第三部分《下學指南》提出經學即理學,而離開經學的所謂“理學”只不過是“禪學”,表現了顧炎武殫畢生精力所寫成,全書包含了作者所有的“經史這粹言”。在介紹這六部書時,除突出顧炎武的“經世”目的外,還強調了他的“勤”,如“周流西北且二十年,遍行邊塞亭障,無不了了而始成”;強調了他的“精”,說他“最精韻學”,對金石之文“未有若先生之精者”,《日知錄》“尤為先生終身精詣之書”。同時通過精當的比較,強調了這些著作在學術的價值和地位。
第三段,記明清之際事。文章先從太安人王氏著筆,從她的孝寫到她的忠,“遺言後人莫事二姓”,表現了她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而對顧炎武,只記他在清兵南下時的出處進退,十分簡約。通過對太安人的記述,含蓄而有力地襯託了顧炎武的高尚氣節與抗清意識。
第四段,寫顧炎武在明亡之後,為圖恢復或避獄禍,遍游大江南北、關河內外,六謁孝陵復六謁思陵,最後定居華陰。“既抱故國之戚,焦原毒浪,日無寧臨晷”,寫出了時局的艱難、人民的憔悴和懷念故國的哀痛;怨家陷害,詩獄牽連,使他的人生旅途充滿艱險;多次謁陵,幾處墾田經營,又表明了他復明之志耿耿不滅;出遊時常“載書自隨”,“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並常發書“對勘”,則表現了他治學的勤奮和踏實。這段寫他出遊,時間跨度幾十年,空間距離數千里,但記述井井有條,來去分明,中間插記他的言語,都是畫龍點睛之處,展示了顧炎武的內心世界,使他的形象更加血肉豐滿。
第五段,記顧炎武的辭聘和拒薦。首先是三次放棄舉薦為字的機會,不嵊位,不求名。“從一而終”的自白,表明了他心存明室,不事二姓;一死謝之的決心,則反映了他意志的堅強。對於講學求文的請求他也一概加拒,一則親戚接濟的辭謝,也都體現了他通經致用而不“以聚徒立幟為心”的高尚人格,為學精神以及耿介絕俗、自主自立的鮮明個性。
第六段,顧炎武之死及後事安排,其中著重寫作者是遵囑作表,從而引出王不庵之言,藉以作出對顧炎武一生的總論。“寧人身負沉痛,思大揭其親這志於天下”,“其幽隱莫發,數十年靡訴之衷,曾不得快然一吐,而使後起少年,推以多聞博學,其辱已甚”,評論非常精當。時人確有視顧炎武為“多聞博迷”的大學問家,但這機關報看法產東全面甚至未抓住主要的方面顧炎武更為可貴的是他的拳拳愛國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氣節,這才是他的真面貌、真精神。最後的銘文謂期期艾艾王佐之才,但未能施展,一生遭遇艱難,流露出作者無限的惋惜和沉痛之情。
全祖望生當康乾盛世,卻要著文表彰明清之際富有崇高民族氣節的抗清復明的英傑,下筆殊非易事。但作者卻處理得非常恰當。“少落落有大志”,“其時四國多虞,太息天下乏材以至敗壞”,“既抱故國之戚”,“志在四方”,“思大揭其親之志於天下”等句,反覆交代了顧炎武的政治態度。文章行文委婉含蓄,雖未涉一“清”字,但意思是清楚明白的。
顧炎武既是富有民族意識的節義之士,又是大學問家。文章對這兩方面的記述描寫,構成了兩條線索,分別展開又互相交錯。第二段記他的學問與著述,而以“尤留心經世之學”籠罩之;第四段記倉皇出遊與謁陵,又以“載書自隨”並常發書“對勘”作結;第五段寫辭聘拒薦,中間卻又穿插暢論為學。這些地方,兩條線索都交織得很好。
文章語言可用“簡潔”二字概括,乾淨利索,不枝不蔓,記事為主,兼有記言,人物語言均出現在關鍵之處,將人物觀點或心態揭出,使敘事文字大大增輝。此外,文章用詞像是信手拈來,行文流暢而無刻鑿痕跡,於樸實處顯示出一往深情,有很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