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句容縣亭子鄉
亭子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句容縣境內的寧鎮山脈中段。東與句容林場和丹徒縣高資相連,南與大卓、黃梅兩鄉接壤,西與江寧縣湯山鎮交界,北與寶華鄉、下蜀鎮毗鄰。鄉政府所在地亭子距句容縣城27公里,現轄10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全鄉1985年常住人口1.06萬餘人,其中回族11人,余皆漢族。是全縣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的山區鄉。全鄉總面積為63.1平方公里,呈橢圓形,東西長18公里,南北寬8公里。鄉境四周寶華山、大華山、九華山、空青山、武岐山等都在300至400米以上。境內重巒迭嶂,山峰聳立,崗凹相間,有33座山頭,400多道山壟。宜林山地5萬多畝,耕地1.07萬畝。解放前,這裡是“三日無雨田龜裂,一場大水田沖翻。”糧食產量很低。解放後,全鄉人民修築小水庫,開挖排洪溝,興建翻水站,建築引水渠,改善生產條件,全縣蓄水量最大的北山水庫在鄉境南部,長江提水站渠縱貫鄉境中部。1985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6382噸,比解放初增長6倍多。
境內礦藏資源頗豐。金、銀、銅、鉛、鋅、煤、硫、瓷土和石灰石等礦藏,已開採的有煤礦、硫鐵礦、鉛鋅礦等。山區以林產業為優勢,空青山、武岐山的雲霧茶曾於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牌。解放後山區人民民眾自覺封山育林,植樹造林,共營造用材林2萬多畝,經濟林6000餘畝。1985年全鄉成林面積占宜林面積的90%以上。如今,滿山遍野鬱鬱蔥蔥,一派生機,木材蓄積量已達6萬多立方米,毛竹、茶葉、板栗、油茶、桐油等林特產品已獲良好的經濟效益。山區還盛產太子參、南沙參、明黨參、茅蒼朮、山藥等一百多種野生藥材。還有山獐、野兔、野雞、狗獾、刺蝟、野狗、狼等多種野生動物。
鄉村工業有磚瓦廠、水泥預製廠、造紙廠、印刷紙箱廠、林木加工廠等。僅採石一項,年采量就達40餘萬噸。1985年,全鄉工業產值達688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為512元。
解放前,山區交通閉塞,出門爬坡。1985年全鄉村村通公路,為全省山區第一家。境內有公路4條,句蜀公路由中部縱貫南北;亭華公路橫穿西部,與湯龍線相接;新大公路從鄉境東部新橋直抵橋頭鎮、大道河港口;黃東公路由鄉境東謝向南抵黃梅。境內還有亭子抵灣山煤礦、東培山鐵礦專用線路。境內駐有南京林業大學實習林場、灣山水泥廠等省屬單位3個,縣屬單位8個。鄉政府所在地亭子集鎮,商業、學校、電影院、衛生院等服務業配套齊全。全鄉有中學2所,國小18所(其中完小8所)。
亭子鄉是茅山抗日根據地組成部分,當年新四軍後方醫院就設在螺絲宕村。石墨村黨支部是抗戰中全縣早期建立的黨支部之一。
廣元市蒼溪縣亭子鄉
簡介
亭子鄉,位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城西部,距縣城41公里,幅員面積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30畝,轄10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共有2500餘戶,9300多人。全鄉公路總長119公里,蒼劍公路穿境而過,嘉陵江水運暢通,每天有客船通航,交通方便。全鄉有500多戶安裝了光纖電話,1200多農戶有了閉路電視。轄區內有國小9所,成人教育學校11所。中國小安裝了有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和語言調頻網路各一套,有微機58台,投影儀1台。鄉政府安裝了會議視頻系統,部分單位辦公實現了自動化。氣候特徵
境內氣候溫和,鄉內以第一產業為主。農業中農民增收主要靠生豬、毛兔和外出務工為主。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159.5公頃,正常年景產糧5330噸,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常年油料播種面積282.7公頃,產量608噸。2003年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1800萬元,人均純收1792元,財政收入實現105.4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71萬元,招商引資100萬元,年出欄生豬1萬餘頭,勞務輸出3600多人。特色農業與農產品:主產優質水稻、高澱粉玉米、白皮大粒小麥、雙低油菜、無公害花生、蒼溪雪梨、優質碰柑、蠶繭及中藥材等優質農產品。畜牧業主要以優質無公害生豬、毛兔、山羊飼養為骨幹產業,水產品主要以魚類為主。2008年6月13日,在國家投資1793萬元的陵江鎮土地整理項目區,當地幹部民眾自發組織起來,敲鑼打鼓放鞭炮歡迎重災區—亭子鄉五福村避險搬遷的受災民眾安置落戶。在縣國土資源局安置點的永久房前,受災民眾與當地民眾互牽著手,問長問短,像一家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