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最佳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
加強京津冀教育行政部門與雄安新區的教育規劃對接、政策對接和項目對接,支持優質教育資源與雄安新區合作。
北京市推動符合雄安新區定位的部分教育功能向新區轉移,全力支持央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北京市採取“交鑰匙”工程方式,建設1所幼稚園、1所國小、1所完全中學(含國中、高中)。通過派出優秀管理團隊、教師互派、課程共享等形式幫扶建設4所學校(幼稚園),提高學校整體教育質量。北京市實施支持雄安新區師資培養培訓項目,通過教師到京跟崗培訓、聯合面向全國招聘、組織優秀教學管理團隊進駐等方式,幫助雄安新區培養培訓幹部教師。
天津市發揮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作用,共同打造國際化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提升雄安新區高端技能人才培養水平。
河北省加強對雄安教育規劃建設的指導,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北京、天津、河北共同支持雄安新區高水平發展高等教育。
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
促進區域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繼續推動京津優質中國小(幼稚園)採取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結對幫扶、委託管理、開辦分校等方式,與河北省中國小(幼稚園)開展跨省域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在京部委屬高校到天津市、河北省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協作,共建附中、附小、附幼。
協作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深入推進中國小、幼稚園教師、校(園)長掛職交流,試點三省市教師資格、職稱職務互認。三省市聯合在河北省開展“教師校長百千萬工程”,合作培養百名名師名校長、千名優秀教師校長、萬名骨幹教師校長。推進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在河北省建設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京津兩市選派優秀教師到河北受幫扶地區開展支教送教,對受幫扶地區職業院校教師和管理人員開展系統化培訓。繼續實施“河北省千名骨幹校(園)長、教師赴京掛職學習”項目,河北省每年選派200名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校(園)長到北京市優質中國小(幼稚園)跟崗研修。落實津冀教師校長交流合作框架協定,擴大津冀之間中國小骨幹教師、校長交流合作,開展高校教師交流培訓。
加快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實施數字學校優質資源共享項目,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面向三省市教師學生全面開放。加強三省市校外教育資源的統籌使用,共建三省市中國小社會實踐基地、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校外活動中心、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資源。加強三省市體育、美育教育教學工作合作,建立青少年冰雪運動、校園足球等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推動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加快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建設京津冀職業教育對接產業服務平台,推動職業院校、職教園區與產業聚集區融合發展。推動技術技能人才聯合培養,推進跨省市中高職銜接,對跨省市就讀的職業教育學生在免學費、助學、培訓補貼等方面逐步實行同城同等待遇。
推進三省市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京津兩市發揮職業院校的比較優勢,輸出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對口支持河北貧困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最佳化高等教育協同育人體系。全面落實京津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在聯盟平台上探索培養方案互通,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生交流和短期訪學。
構建高等學校協同創新體系。引導京津冀高校健全協同創新機制,鼓勵京津冀高校發揮學科互補優勢,開展協同創新攻關與成果轉化套用,推動高校創新支撐服務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集群發展,共同推動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套用型轉變。
提升高等教育資源共享水平。實施高校教師、管理人員異地掛職交流計畫,建立高校教師訪學機制。建設若干開放共享的高校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實習實踐基地和實訓基地。加強區域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交流平台共享,引導和鼓勵京津高校畢業生到河北省就業創業。
創新教育協同發展體制機制
積極爭取教育部支持,建立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三省市高等學校招生計畫聯合會商制度和職業教育重要事項會商機制。
完善配套政策保障。研究制定支持、吸引疏解轉移學校的配套措施和優惠保障政策,將疏解轉移人口子女納入承載地教育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疏解轉移人口子女入學政策及學籍管理政策,為人口疏解提供便利。加強在同城化、一體化等方面政策協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