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疑鄰竊斧,出自《呂氏春秋·去宥》和《列子·說符》
原文
人有 亡斧者, 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 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 無為而不竊斧也。 俄而 抇(hú) 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
譯文
不久,丟斧子的這個人在山谷中挖到了斧子。第二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一舉一動、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子的樣子。
注釋
亡斧:丟失斧子
意:懷疑,認為
顏色:容貌,神態
無為而不竊斧也:沒有一樣不像偷斧子的
抇 其谷:挖坑。抇,挖坑
他日:這裡的意思為以後。
亡:丟失。
其:他們,他。
他日:以往。
復:又,再
俄而:不久
成語寓意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準確的判斷來源於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亡斧者讓我們知道不要去隨便懷疑別人
習題:丟失斧頭的人首先是怎么認為的?後來是怎么認為的?
答案:首先認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後來撿到了斧子,又不像是鄰居家的兒子。
翻譯句子:
1、視其行步,竊斧也。
答案:他覺得那人走路的樣子,好像是偷斧子的。
2、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
答案:丟斧子的這個人在山谷中挖到了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