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亞瑪遜角蛙又名蘇利南角蛙或霸王角蛙,學名是(Ceratophryscornuta),此種是眼上突起最發達的,體色有褐、橘、綠、灰白等,喉部呈整片深黑色,口腔內為白色,後肢有發達的蹼。在日本是人氣最高的品種。進口量非常的少。分布在廣大的南美洲。喜棲於落葉林中,以哺乳類、大型昆蟲為食。大雨後會聚集在大水窪產卵。一卵塊內約有500顆卵。蝌蚪以同類或腐屍為食,蝌蚪全長約4.7cm。進口時有些個體會有拒食現象,期初必需以強制餵食(當本種威嚇時,將活物放入咽喉處,吻部輕壓住,避免食物再吐出來,直到吞下為止)才有存活的機會。體長15cm。形態特徵
亞馬遜角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體型。這些圓胖的兩棲動物可以長到8英尺長(20厘米),足以覆蓋一個大茶碟。它們常見於淡水沼澤和池塘,從哥倫比亞一直到巴西,足跡遍布整個亞馬遜盆地。體長70-150mm的大型蛙類,體重:480克。亞馬遜角蛙之所以能長的這么龐大是因為它們不管什麼都吃。典型的埋伏型獵食者,它們將身子縮在森里底層或落葉層里只露出頭部。只要任何比它們個頭小的生物經過,它們就會從泥地里跳出來將獵物整個吞下,用尖利的牙齒將它們緊緊困在嘴裡。雌蛙一般比雄蛙大,但雄蛙顏色更華麗,從深綠到灰土色都有。雌蛙通常都是褐色。科學家還不確定它們名字中角的作用,但好像可以協助偽裝,類似野外葉子的莖。生活習性
棲息溫度棲息於南美溫暖而較乾燥的大草原地帶,對濕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們的適溫環境為26-29攝氏度。利用雨量較為集中的夏季來繁殖,會選擇在池底產下200-1000顆宛如一個網球大小的卵塊。
生長過程角蛙是一種兩棲類動物。所謂兩棲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陸地,角蛙的幼體─蝌蚪必須生活在水中,而成體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濕環境中。這種生活方式是角蛙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角蛙類是由水中生活向陸地生活的進化中形成的過渡型類群。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然而,成體適應陸地生活,由鰓呼吸發展到以肺和皮膚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謂水陸兩棲中的水是指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乾燥、無水、陽光直射的環境是不可能有角蛙類生存的。大部分角蛙類的活動時間在晚上,白天則隱藏在隱蔽處,以防烈日和敵害。
類型角蛙類成體生活在近水潮濕的環境中,不同的角蛙類的具體生活環境又有差異。角蛙類有三種生活類型,即水棲型、陸棲型和樹棲型。水棲型中又可分為靜水生活型、流水生活型和湍流生活型;而陸棲型又可分為溪邊生活型、草叢生活型、土穴生活型;樹棲型不再細分。本書所要介紹的幾種角蛙,如牛角蛙、美國青角蛙和虎紋角蛙、黑斑角蛙屬於靜水生活型,棘胸角蛙屬於流水生活型,中國林角蛙屬草叢生活型。不同類型的角蛙生活在不同兩棲環境中,身體形態結構和習性同環境相適應。
顏色角蛙的體色是一種保護色,通常表現出與環境的顏色相近,不被敵害所發現,從而保護自己。在植物叢中的角蛙以綠色為主,並有斑紋。如林角蛙為綠色,棘胸角蛙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環境中體色會變淺。
幼體角蛙幼體─蝌蚪生活於水中,用鰓呼吸。初期蝌蚪用外鰓呼吸,外鰓在頭的兩側,各有3個分支。後期蝌蚪外鰓消失,變成4對內鰓。蚯蚓變態成為幼蛙後,內鰓消失,生出1對囊狀的肺,可以從空氣中呼吸氧氣。然而肺的構造簡單,由肺所吸取的氧氣不能滿足蛙的需要,因此要藉助皮膚來呼吸氧氣,由皮膚所吸取的氧氣,占總呼吸量的40%左右,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靠皮膚。尤其在冬眠期,幾乎全部靠皮膚進行呼吸。皮膚呼吸的必備條件是皮膚濕潤,乾燥的皮膚不能進行氣體交換。這就是蛙類喜歡棲息在近水、潮濕、陰涼環境中的道理。
性情
積極好鬥,甚至貪婪到過分的程度。有些被發現死在野外的角蛙,嘴裡還露著吞不下去的獵物,它們的貪食和巨口使他們和其他角蛙在寵物市場上贏得了“吃豆蛙”的外號。養殖情況
角蛙屬於兩棲動物中最大的一科:細趾蟾科(Leptodactylidae),這個科包括多種似蛙又似蟾蜍的動物,分布於南美洲。角蛙可以算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蛙。養過角蛙的人都知道,角蛙整天只是吃,一張大嘴占了身體的將近一半。這種構造可以說就是為了大量進食而演化的。角蛙的亞種至少有六種之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鍾角蛙(C.ornata),其次是南美角蛙。而最昂貴的就屬亞馬遜角蛙(C.conuta),又稱為霸王角蛙。身價數千人民幣。角蛙各亞種的原生棲地各自分離幾乎完全不相重疊,所以也就各自能夠保持較獨立的體色。但是因為人為的雜交和改良,又另外發展出許多變異的體色,使得要分辨亞種也是越來越困難。市面上的南美洲角蛙很多是雜交的,這裡所說的南美洲角蛙純粹泛稱而已。對於喜歡飼養兩棲類的新手而言,角蛙是個不錯選擇,但對於害怕經常進行換水、清理等工作之飼主而言,就最好別想了。另外想欣賞寵物動來動去之樂趣,這物種也不算是個好選擇。但喜歡以欣賞藝術品般心態的話,則當別論,因角蛙每天大部分時間只會花在打坐和冥想。飼養環境
角蛙可以飼養在任何有水的空間,一般角蛙會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極少移動,所以空間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過它身高的一半,它都可以活得很好。每隻角蛙應該獨立飼養,飼養缸裡面可鋪設無菌土,上放濕透的水苔,或一塊1-2cm厚之濕透海綿供其竭息,但切勿選用有尖銳硬角的石塊,以免角蛙因追捕食餌時刮傷。
溫濕度
飼養角蛙的濕度要求要高,85%或以上是少不了;另外它們的適溫在26-29度左右,晚上最好可以降低溫度約3-5度。在冬季則可利用電氈加溫,而夏天則不需要任何保溫設備,只要把飼養缸放在陰涼通風之地方角落。
餵食
角蛙是守株待兔之獵食者,可供應的食物包括所有會動的昆蟲、蚯蚓、金魚、乳鼠及蛙類等,基本上它們甚么都會吃。在養久了,甚至連肉類也會吃。餵食時用鉗子夾著,並擺動餌料誘食,或輕輕摩擦角蛙之口邊,刺激食慾。至於多久餵飼一次,以一隻不足3cm的角蛙而言,約2-3天餵飼一隻蟋蟀或小金魚。若餵飼過量,它們會出現反吐,甚至因而死亡。最好的投餵時間,就是清早和傍晚時間,當然下午也會進食,只是比較遲鈍些許吧。到角蛙較大時,可投餵乳鼠,但每次餵飼之間隔時間,則要拉長,差不多7-10天一次。若經常餵飼,會長大得很快,但只會長脂肪,而不長肌肉和骨骼。在原棲地角蛙的主要食物就是同類的幼體,所以不適合與其它蛙類或大小差異太大的同類混養。日常照料
要把角蛙養得好,緊記不要被太陽光或其它強力紫外線直接照射到,若要照明的話,可以使用水族箱用的螢光燈管,或一般白光管。飼養缸中的水及水苔最好每天更換,尤其是看到有排泄物時,更要儘快清理,因為排泄物中的化學成分會傷害角蛙(及其它兩棲類)的健康。南美角蛙在吃飽後,會把身體藏在底材中,只露出頭部。每天向飼養缸中噴灑清水,以維持缸中濕氣,令角蛙皮膚避免乾燥。飼主最好儘量避免,以手直接觸摸角蛙(及其它兩棲類),更換底材時以網或鏟把角蛙從後撈起,移至水盤清潔,接觸過角蛙及其它兩棲類後,必須要徹底洗淨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