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亞臨床甲亢,是指沒有臨床症狀,或症狀不確切、不特異,雖然血清FT3和FT4在正常範圍內,但血清TSH低於參考範圍,並除外可能引起血清TSH降低的其他疾病,僅由實驗室檢查結果而診斷的甲狀腺疾病。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亞臨床甲亢在女性中的發病率高於男性老年人常見。在美國黑人的亞臨床甲亢較白人常見,碘攝入不足人群中也常見。發病高危因素包括:甲狀腺腫、甲狀腺病史、甲狀腺疾病家族史、房顫、服用含藥物如乙胺碘膚酮等。

血清TSH正常範圍的低值定為0.45mU/L時,亞臨床甲亢的發病率約為3.2%,如血清TSH正常範圍的低值定為0.1mU/L時,發病率約為0.7%。在甲狀腺替代治療的病人中,亞臨床甲亢較常見,可高達14%~21%。美國一項研究發現,55歲以上的人群中2.5%的人TSH分泌受抑制。20世紀70年代英國的Whickham開始大規模的調查研究隨訪時間超過20年,研究發現2%成年婦女有甲亢表現,比男性高10倍;老年病人的亞臨床甲亢可能比有明顯症狀的甲亢更常見。Wickham調查中,TSH分泌受抑制而無明顯的症狀的人群高達2%~3%。Framingham研究2575例年齡60歲以上的人時發現TSH分泌水平受抑制的為3.9%而具有臨床症狀的甲亢僅0.2%。

病因

亞臨床甲亢的發病因素與甲亢相似。
1.內源性

在食物中碘攝入充足的地區,造成甲亢症最常見的病因是Graves病,而早期Graves病可表現為亞臨床甲亢。在碘攝入量不足的地區,多結節或單結節毒性甲狀腺腫是造成亞臨床甲亢的常見原因在病程演變中,首先出現亞臨床甲亢,繼而出現明顯的甲亢。
2.外源性

往往是醫源性因素造成,如對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病人,進行過於積極的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或對甲狀腺癌病人採用TSH抑制治療在自主性結節的老年病人,由於放射性造影劑、胺碘酮或其他含碘藥物及海藻等外源性碘負荷的增加也可誘發亞臨床甲亢。

臨床表現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亞臨床甲亢通常無症狀,但經長期隨訪,發現亞臨床甲亢可造成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影響骨骼代謝,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精神症狀和體徵。在TSH水平受抑制的亞臨床甲亢的病人中,情緒紊亂的發生率比有明顯甲亢的病人更常見。
1.心臟損害
(1)休息時,心臟舒張期灌注受損,活動時左室射血分數增加,活動耐量明顯下降。經β腎上腺受體阻滯藥治療後,可有所改善。
(2)心率加速,房性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縮。
(3)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見左心室肥厚。
2.骨骼代謝異常

婦女絕經後的早期數年,處於骨密度丟失的高危狀態,甲亢使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活性均增加,反映骨轉換的尿N-端聯結肽和骨鈣素增加,出現骨吸收的淨增長。因而,無論是亞臨床甲亢還是明顯甲亢,都將增加絕經後的骨質疏鬆。在有明顯甲亢的病人中,骨吸收的增加可能會引起高鈣血症,但更常見的是骨密度的下降,皮質骨比骨小梁受影響更為嚴重。
目前亞臨床甲亢對骨的影響尚無定論有研究發現,血清TSH水平在0.1~0.45mU/L範圍內的亞臨床甲亢病人中,骨折的發生率並未增加。而在65歲以上,血清TSH水平低於0.1mU/L的病人中,髖骨和脊椎骨折的發病率升高亞臨床甲亢對絕經前的婦女和男性的骨骼代謝影響,未見有肯定意義的報導。通過大規模的統計分析,得出的相似結論是,TSH抑制劑量的L-T4使絕經後而非絕經前婦女的骨密度有所下降。

診斷

外源性亞臨床甲亢可根據病史和實驗室檢查診斷。但因亞臨床甲亢無明顯症狀診斷內源性亞臨床甲亢時,首先應對甲狀腺進行認真的體格檢查因為存在甲狀腺腫可能提示甲狀腺功能異常;其次,對疑有甲狀腺功能異常、老年病人、有甲狀腺疾病發病危險因素者應行相應的實驗室檢查。

鑑別診斷:
應與非甲狀腺性疾病引起的血清TSH水平降低相鑑別。如妊娠垂體下丘腦功能不足等可引起血清TSH水平降低;使用糖皮質激素、多巴胺阿司匹林、呋塞米(furosemide)以及芬氯酸(fencolfenac)等藥物也可引起血清TSH水平降低。但這些因素引起的TSH抑制多為暫時表現,而且血清FT4也大多存在異常。即使FT4位於正常範圍內,也常在較低的濃度。亞臨床甲亢的FT4往往在正常範圍的高濃度區域。

檢查

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實驗室檢查:
1.血清TSH檢測

對於血清TSH水平低的病人,應追蹤檢查。對TSH水平低於可檢測低限水平時,應疑有甲亢TSH低於正常範圍,但仍可檢測出的病人,應在3個月後複查。而對於那些檢測不出血清TSH,且沒有接受過甲狀腺激素治療的病人,需進行進一步檢查。
2.血清甲狀腺激素測定

應檢查血清FT4、FT4(或指數),TT3或FT3以及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TMAb)和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如果血清中任何一項游離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可以明確診斷為甲亢。如果血中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即提示亞臨床甲亢,應數月後複查血清TSH,排除暫時性TSH受抑制如果甲狀腺自身抗體為陽性,則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存在,需要進行認真隨訪。
3.其他

血清TSH受抑制而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時,以下檢查可幫助確定是否存在亞臨床甲亢及其發病因素。
(1)TSH對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反應遲鈍或缺乏,提示亞臨床甲亢。
(2)甲狀腺攝131I率增高、掃描有高功能顯影區時,有助甲狀腺自主性結節的診斷。
(3)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g)測定:如果血清Tg在正常上限或高於正常,則提示存在內源性甲狀腺高功能狀態,並分泌過量的Tg。如果血清Tg在正常低限,那么內源性的甲狀腺高功能狀態可能性不大如果血清Tg受抑制,可以排除甲亢的存在。

其它輔助檢查:
根據病情選擇做心電圖、超聲心動X線檢查及骨密度等檢查。

治療

目前對亞臨床甲亢的治療尚存爭議,迄今沒有對亞臨床甲亢的大規模、長期、隨機的臨床研究報告。
1.內源性亞臨床甲亢的治療

針對內源性亞臨床甲亢的臨床表現採取對症治療措施。
(1)骨質疏鬆的治療:對骨質疏鬆可以用雌激素替代或二磷酸鹽治療。
(2)心動過速的治療:心動過速時可用β受體阻滯劑。
(3)TSH抑制的治療:TSH水平持續性抑制時可進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套用小劑量的甲巰咪唑(他巴唑)、卡比馬唑(甲亢平)或丙硫氧嘧啶,將血清TSH維持在正常水平。兩個小規模研究發現,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對骨質疏鬆也有一定益處。
(4)131I治療:內源性亞臨床甲亢最終也可用131I治療
2.外源性亞臨床甲亢的治療

對於替代治療病人,不是甲狀腺癌,而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如果出現TSH水平降低,應隔3~4個月調整甲狀腺素的劑量,直至血清TSH水平正常。一些學者提倡對亞臨床甲亢採取積極的治療,但另一些學者認為,出現明顯的甲亢再治療也不遲治療的適應證包括:老年病人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骨密度減少的婦女、有房顫危險因素的病人。必須結合具體病例分析治療的利弊研究治療亞臨床甲亢的最佳方案及其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