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亞洲校園” (“CAMPUS Asia”),全稱為“亞洲大學生集體行動交流計畫” (“Collective Action of Mobility Progr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是中、日、韓三國政府主導實施,旨在促進中日韓大學交流與合作,尤其是學生流動的項目。由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韓國大學教育協定會同中國教育部、日本文部科學省聯合制定的,促進三國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而制定的合作計畫。成立計畫的起因
2009年10月,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第二次會議時提出了關於加強三國大學交流合作的構想。為落實此共識,中日韓三國教育部門經過多次磋商,決定成立由政府部門、大學、評估機構、產業界代表參加的中日韓大學交流合作促進委員會,研究推進大學交流、學分互換、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等問題。三次委員會會議成果回顧
2010年4月16日,中日韓大學交流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會議就推動中日韓大學交流與合作達成以下共識:三國將聯合開展大學交流項目,該項目被命名為“CAMPUS Asia”;為此項目的開展設立兩個工作組:大學交流工作組和質量保障工作組。
2010年12月10日,中日韓大學交流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行。會議原則通過了《中日韓有質量保障的大學交流合作指導意見》和《中日韓大學交流“亞洲校園”計畫框架》,兩個指導性檔案明確了政府、評估機構、大學、產業界等在大學交流項目中的職責任務,同時會議就試點項目的實施達成了一致共識。
2011年5月17日,中日韓大學交流合作促進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韓國濟州島舉行。 會議就實施“亞洲校園”試點項目相關具體細節進行了充分討論,明確了試點項目參與院校範圍、交流小組及學生數量、試點項目實施期限、政府及大學對項目給予的支持等事宜。會議一致決定,10月底確定參加試點項目的院校,並自2012年4月起正式開始學生交流。
參與“亞洲校園”計畫的大學
參加亞洲校園計畫的大學名單:日本的大學
東京大學
名古屋大學
東京工業大學
神戶大學
立命館大學
九州大學
東北大學
一橋大學
岡山大學
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
韓國的大學
高麗大學
東西大學
釜山大學
成均館大學
首爾大學
浦項工大
韓國科學技術院
KDI國際政策研究生院
中國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吉林大學